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飲食清淡,反而吃出一身病?原來問題出在這裡

對於中老年來說,三高是個避不開的話題。為了避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發生,越來越多的人決定跟肉「徹底決裂」,崇尚素食即健康。這樣做真的對嗎?

吃素就不會有三高嗎?吃素就能治便秘嗎?吃素就能健康長壽嗎?對不起,結果可能讓你失望了。

據報導,湖北武昌的一位老婆婆吃素近30年,洗完澡後不小心滑倒在地,造成了骨折。經醫院檢查後發現,這位老婆婆的骨頭骨質疏鬆已經非常嚴重,最後只能換上人工關節,不然隨時會危及性命。

而且,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86歲的劉婆婆,已經20幾年未沾葷腥。最近在活動時閃了下腰,疼得下不了床。檢查發現,老人胸椎12節脊柱全都發生了壓縮性骨折

的確,我們一直建議大家飲食清淡,但不少人一不小心就會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變得完全不佔葷腥了

對此,我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有關專家指出:

我國老年人營養狀況令人擔憂,超過一半的老人存在營養不良風險。我國曾按照國際通用的營養不良篩查標準,針對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 5 個城市 65 歲以上老人進行營養狀況調查後發現,超過 50%的人存在營養不良風險。

這5個城市都是發展較好、生活水準較高的城市,農村的情況一定更為嚴峻。

而不科學地吃素就是造成我國大部分老年人營養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胃口好基本上是所有長壽老人的共同特點,這也反映出吃飯對於健康的重要性,天天隻吃素食,小心沒病吃出病。

1、遇到小病就容易倒下

吃素意味著蛋白質、脂肪攝入不足,而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因此長期吃素,會致使人體質不佳,遇到點小病很容易就倒下。

專家表示,老年人的合成代謝在不斷下降,但分解代謝卻呈增加的態勢。所以如果飲食搭配不好,純粹吃素,就易導致營養不良的發生。

另外,蛋白質供應不足時,會導致免疫系統的免疫球蛋白減少,從而使身體抵禦外來危害、尤其是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下降,更容易患感染流行性感冒和各種疾病,甚至會增加腫瘤的發病風險。

2、快速老化

長期素食的人因為蛋白質攝入的減少,會加速皮膚的老化,導致女性卵巢功能下降,卵巢提前衰老,可能會出現閉經、月經紊亂以及內分泌失調等問題,這些問題會致使女性更容易衰老。

3、同樣有脂肪肝風險

吃素就能和脂肪肝絕緣了嗎?事實並非如此。據《武漢晚報》報導,2014 年武漢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曾對當地兩座寺廟的僧人進行體檢,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受檢的 30 名僧人中接近一半都患有脂肪肝!

4、依然可能有三高

魚肉蛋奶一口都吃不著,只能靠澱粉(糖)、油、鹽這些東西來「彌補」,再加上精白主食吃得多,久而久之,原本健康的飲食搖身一變就成了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發病因素之一。

5、膽結石


研究發現,長期吃素的人更容易患上膽結石。相比一般人,老人因肉食的減少而患膽結石的幾率更高。

6、便秘


隻吃水煮食物,或隻吃水果,腸子裡沒一點「油水」。在進食量不足的情況下,胃腸運動會減慢,粗纖維食物的水分被腸道吸收,腸內容物乾結,更容易導致便秘。

小貼士

當然,掌握正確的吃法食素也是可以通便的。建議大家吃蔬菜時,可將菜在沸水中焯幾分鐘(時間不宜太長),再滴入幾滴油拌一下再食用。

這樣不但有潤腸的作用,還能減少水溶性維生素的流失,同時還能降低蔬菜中的草酸等成分,以避免影響蛋白質和鈣的吸收。


很多人誤以為,清淡飲食就是水煮青菜這樣的「吃草」式飲食。

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每天隻吃這些食物,往往會造成營養不良、貧血、免疫力降低等問題,反而會越吃越不健康!

實際上,清淡飲食是相對於「肥甘厚味」而言的。所謂肥甘厚味,就是中醫所說的膏粱厚味,一般是指非常油膩甜膩的精細食物或者味道濃厚的食物

這類食物脂肪和糖的含量都很高,容易造成肥胖等不良影響;而且過食油膩食物,還會減弱消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及胃腸功能紊亂,從而影響對營養的正常吸收。

所以,清淡飲食並非隻吃青菜,只是建議不吃過於油膩甜膩以及味道過重的食物。

而且,除了食物的原材料,烹飪方式對於清淡飲食也很重要。若是用大量食用油炒,即使是青菜也不算清淡的飲食哦!


真正的清淡飲食是指在膳食平衡、營養合理的前提下口味偏於清淡的飲食方式

清淡飲食的一個標準是:少油少糖少鹽忌重口味,以及正確的烹飪方式

從營養學角度來說,清淡飲食最能體現食物的原汁原味,也是最大程度地保存食物營養成分的一種飲食方式,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大有脾益。


01選擇正確的烹飪方式

日常飲食裡,我們大吃貨民族的烹飪方式簡直是數不勝數:炒、爆、溜、炸、烹、煎、燒、燜、煨、焗、扒、燴、烤、熏、氽、燉、熬、煮、蒸、涮等等。

但如果要健康飲食,我們最好還是選擇清蒸白煮涼拌等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營養、最低限度增加脾胃消化消耗的烹飪方式。

02少油

很多人喜歡吃大魚大肉這種油膩感比較重的食物,即使在家炒青菜也會放很多油,但對於健康而言,這樣吃是很不利的。尤其是一些消化能力比較差的中老年人、三高人群,食油過多,容易引發很多疾病。

為了健康,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吃得清淡一點,油放得少一點。

03少糖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每天的糖攝入量應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過25克。

25克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大概是一般吃飯用的杓子2杓左右。

另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大家盡量少喝含糖飲料,因為這樣身體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攝入超過50克的糖。

食用大量添加糖,會刺激胰島素水準急速上升,從而加快脂肪合成,甚至還會引發糖尿病的發病風險。所以,清淡飲食,一定要少喝含糖飲料,少吃糖分高的零食,盡量減少糖分攝入。


04少鹽

成人每日攝入鹽量不應超過6克,吃得太鹹會讓體內的代謝廢物不能很好地排出,水分滯留在體內容易造成水腫和肥胖。

除了在炒菜時少放鹽、少吃醃製食物、加工肉類之外,平時還要少吃一些零食,比如薯條薯片、炸雞餅乾、椒鹽花生、奶油瓜子、鹽津梅子等,因為絕大多數零食裡面,都加了不少含鹽的調味料。

05忌重口味

重口味大致分可為辛辣類以及油膩類。過食辛辣類,會刺激消化系統,傷害脾胃。過食油膩類,則會增加脾胃消化負擔,增加過多脂肪,而且這些過於厚膩的東西如果沒有辦法及時排解出去,輕者讓人發胖,重者會引發三高、脂肪肝等疾病。


清淡飲食應該做到食物多樣化,在控制飲食總量的前提下確保營養全面且均衡。我們已經為您整理出一份最健康的食譜,照著吃準沒錯~

肉類不超一拳

動物類食物不僅是鈣、維生素D和多種微量元素的重要來源,更是骨基質中有機物如膠原、蛋白多糖、脂質的重要來源,只要不過量食用,一般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具體標準如下:

每天吃不超過一個拳頭大小的肉類,包括魚、禽、蛋、肉;關於吃肉,還有個口訣——吃畜不如吃禽,吃禽不如吃魚

如果做不到每天都吃魚肉,可改成每周吃 2~3 次魚。平時,應盡量多吃白肉(如禽肉及魚肉),少吃紅肉(如豬、牛、羊肉等)。建議每周吃 2~4 個雞蛋。

吃紅肉到底多少合適?將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伸出來,其他手指握拳,每天吃紅肉的體積就是兩個手指的這麼大。

不吃肉的人也可選擇雞蛋、奶等替代肉類供應動物蛋白質,以滿足身體需要,保持營養平衡。

穀物兩拳

每天吃兩個拳頭大小的穀類,包括粗糧、雜豆和薯類。

豆、奶製品兩拳

每天保證兩個拳頭大小的豆製品和奶製品。

五拳蔬果

每天吃不少於五個拳頭大小的蔬菜和水果。而且吃的時候最好選擇應季的水果蔬菜,不僅價錢實惠,還新鮮安全。

大家在飲食上一定要保證食物的多樣性,盡量做到每天穀類2~3種,肉類1~2種,蔬菜5~8種,同時再搭配上20克左右的堅果,這樣就能全面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營養了。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