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模擬練習-每日一案(第735期)

劉某,女,28歲。昨日受涼後,出現鼻流清涕、噴嚏、頭痛、頭暈、微惡風寒,咽癢,舌苔薄白浮黃,脈細數。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瀉心湯(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趙某,男性,53歲。

發現高血壓20多年,常頭疺失眠,近1月來常鼻衄,煩躁心慌,大便乾,血壓170~200/130~140mmHg,舌苔黃,舌質紅,脈弦數。

舌苔黃,舌質紅,脈弦數,煩躁,大便乾,裡熱燥結。鼻衄,熱傷血絡。常頭痛,心慌,失眠,熱上擾。

綜合分析:證屬裡熱上犯,治以清泄裡熱,與瀉心湯。

處方:

大黃10g,黃連6g,黃芩6g,生地黃炭10g

結果:上藥服3劑,大便通暢,心煩已,睡眠好轉。時有胸悶。

改服大柴胡湯令桂枝茯苓九加生石膏,服1個月,鼻衄未作,血壓雄持在 150~160/100~110mmHg。

原文複習

《金匱要略?驚悸吐血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

各家論述

《醫宗金鑒》:心氣「不足」二字,當是「有餘」二字。若是不足,如何用此方治之,必是傳寫之訛。心氣有餘,熱盛也,熱盛而傷陽絡,迫血妄行,為吐、為衄。故以大黃、黃連、黃芩大苦大寒直瀉三焦之熱,熱去而吐自止矣。

《金匱要略淺注》:此為吐衄之神方也。妙在以芩、連之苦寒泄心之邪熱,即所以補心之不足;尤妙在大黃之通,止其血,而不使其稍停余瘀,致血瘀後釀成咳嗽虛勞之根。

《金匱要略今釋》:黃連、黃芩治心氣不安,即抑製心臟之過度張縮,且平上半身之充血也。大黃亢進腸蠕動,引起下腹部之充血,以誘導方法,協芩、連平上部充血也。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