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人為什麽要“吃”玉?

在我國歷朝歷代的出土文物中有不少玉器。然而在長達四個世紀的魏晉南北朝,出土玉器的情況十分少見。連貴族墓中,都少有玉器的陪葬品。原因是什麽呢?

答:被吃掉了......

為什麽魏晉時代的人要吃玉?

魏晉時期戰爭紛亂、朝代迭起,東晉時期就有16個國家。這種長期混亂的局面,讓魏晉時期的人民變得與眾不同。

阮籍

他們與長期佔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說再見,擺脫了禮教的約束。例如“竹林七賢”中的阮籍,雖然是大名人,但是看到他不喜歡的人,就會毫不猶豫地翻白眼。

儒家思想被拋棄之時,正是道家思想上位之日。接連不斷的戰爭、天災都給芸芸眾生帶來的死亡,生命顯得特別的短暫而寶貴。

人人都希望長壽,道教的神仙信仰便在此時深入人心,成為當時的主流思想。修仙成了人人樂道的事情。既然提到了修仙,自然離不了服食仙丹妙藥。

玉,自古被人奉為通靈之物。要是讓魏晉人得到一塊玉料或是古玉,他們肯定不是在想如何欣賞或是雕琢成器,而是想著該怎麽吃。

在當時興起了“吃玉養生”的風尚,認為玉石是長生神藥中的上品,還形成了特殊的食玉文化。

黃帝

其實食玉的傳統,古已有之。《山海經》中就有記載黃帝食玉的傳說。《周禮》中也有關於古人食玉的最早記載。只是到了魏晉時期食玉已經變成了潮流風尚。

古人是怎麽吃玉的?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可以入藥食用的玉共有六種。分別是玉屑、玉泉、白玉髓、青玉、璧玉、玉英。

和田玉

而對玉的材質方面也很有講究。在古人眼中,不管是作為觀賞的玉器還是食用的玉料,和田玉永遠是第一位。

東晉著名的煉丹家葛洪總結說:於闐國白玉尤善。於闐國就是指今天的和田。李時珍也說:服食者惟貴純白,他色亦不取焉。

葛洪煉丹圖

葛洪的《抱樸子·仙藥》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對玉的食用方法有記載。

兌水喝

將玉磨成玉屑,然後和露水一起喝。《史記》裡的漢武帝就是這麽食玉。據說能長生不死。

漢武帝

《本草綱目》裡則說,玉屑若是直接服用,有很好的排除髒腑毒素的功效。

煮水喝

《抱樸子》中記載,將玉與一些神奇的仙草同煮,能煮出讓人長生不老的瓊漿玉液。關鍵是,還很好喝。

搓成丸子,燒成粉

玉丸和玉粉是《抱樸子》中記載的另外兩種食玉方法。

然而,不管用那種方式來吃玉,量很關鍵:“其道遲成,服一二百斤,乃可知爾”。而且通常要連續吃一年以上,才能達到一定效果。

古人煉丹圖

可見,魏晉時期玉的消耗量是很大的。所以,為什麽這時期的玉器極少出土,真的可能是被吃掉了啊。

據不少考古發現,魏晉時期貴族墓的墓主通常較年輕,跟生前大量服用仙丹、玉屑不無關係。古籍中也記載長期服用這些金石,終會落得“鬼幽面貌”的下場。這也是食玉之風迅速消亡的原因。

雖然誕生在吃貨的國度,但無暇美玉還是欣賞就好。

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