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至|心若不明,五臟皆病!斷根還靠養心!夏季養心,莫失艾灸!

明日夏至,代表「炎熱將至」,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即將到來。夏至過後,溫度高,濕度大,擾亂心神,使人心緒不寧,煩躁不安,心臟負擔也隨之加重。因此,夏至過後,養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養心!

一、心,身體的最高統帥



《黃帝內經》裡說:「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意思就是,如果把身體比作一個國家,那麼心就好比君主,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心主宰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的生理活動。只有心「在其位謀其政」,臟腑、經絡、氣血才能被管理得服服帖帖,並且各安其位地認真工作;反之,若心發生病變,或不安於位,或失去管理能力,機體就會陰陽失衡、臟腑失調、經絡失暢、氣血失和、神志不安,各項生理活動就會紊亂,人就會生病。

所以,心(君主)出問題,整個人(國家)就會癱瘓。


二、治病當「身神同治」



中醫認為「心主神明」,「神明」就是指精神、思維、意識活動及這些活動所反映的聰明智慧。心之神可統五臟之神,脾之意、肺之魄、腎之志、肝之魂,皆由心神所主管,也就是說,心掌控人的情緒。只有把心神調整好,讓心緒平復下來,五臟之神才能得到調整,身體才能健康。

因此,人的身(生理)和神(心理)是相通的。以女性常見的乳腺肌瘤為例,《外科正宗》認為它的發病原因是「憂鬱傷肝,思慮傷脾,積想在心,所願不得志者,致經絡痞澀,聚結成核」。故而,治療乳腺肌瘤必須重視情志調養,如果一邊治療,一邊生悶氣、多思多慮,治療效果肯定大打折扣,甚至無效。

所以,我們常說「西醫治病,中醫治人」,中醫將人看作一個整體,治病強調「身神同治」,不管治療什麼疾病,都要重視舒緩心理,這樣治病效果才能好,才能徹底斷根。


三、女人病,治病先養心



心與腎心陽不足,則腎氣不足

1


女屬陰,多陽虛,尤其腎陽虛之人特別常見。一般人聽說腎陽虛,便會直觀地認為這是腎出了問題,殊不知,腎陽虛也與心脫不了乾係。

我們常聽說一個詞:心腎相交。這個詞就形象地描述了心和腎之間的關係。心屬火,位居於上而屬陽,腎屬水,位居於下而屬陰。中醫常說「陰陽平衡」「水火相濟」,就是說心腎二者的交流一定要暢通無阻。比如,心火每時每刻都要下降,把陽氣送給腎,腎才不會寒;而腎水也必須每時每刻上行,以滋養心陰,心火才不會過旺。

臨床上,女性腎陽虛患者幾乎都有心陽不足的毛病,心無法把陽氣送給腎,讓腎整天處於寒冷狀態,不斷消耗本就不足的腎氣,時間一長,腎陽虛自然在所難免。很多女性經常服用一些補藥、膏方、葯膳補腎,但怎麼補效果都不明顯,像這種情況,就應先補充心陽,振奮心臟的陽氣。

心與脾心思重重,則脾失健運

2


現實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生活富足,飲食精細,但卻身體瘦弱,形容憔悴。究其原因,無他,思慮過度也!她們操心的事兒太多,一會兒操心老公的事業,一會兒操心孩子的學業,一會兒操心自己的婚姻,過度思慮就會勞傷心神,進而導致心陽不足。

我們都知道脾主運化,食物必須經過脾的運化,被人體消化、吸收後才能變成血液。但是,如果沒有心陽,脾的運化功能就無法實現。所以呀,長期思慮過度,必定影響脾的運化功能,造成少食、腹脹、身體乏力等「心脾兩虛」的癥狀。從這個角度說,脾失健運也要分清病因論治,如果是思慮過度所致,建議少操點兒心。

心與肺心不行血,則肺失宣降

3


《太平聖惠方》曰:「夫肺居膈上,與心相近,心主於血,肺主於氣,氣血相隨,循環表裡。」


心主血,人體的血液運行於脈管之中,必須依賴心搏動才能循環不息,因此血液循環的原動力是心臟。肺主氣司呼吸,而血是氣的載體,因此肺吸入的清氣需要通過血液的循行才能分布全身,濁氣也要依附於血液才能到達肺部,通過肺的呼吸排出體外。

也就是說,只有心功能健全,心血充盈通暢,體內濁氣才能正常地和大自然的清氣互動替換。這就是中醫上常說的「血為氣之母」「血以載氣」的道理。否則,就會出現心悸氣短、咳嗽喘息、口唇青紫等氣虛的證候,林妹妹就是這樣,先天就有「不足之症」,加上後天「七情太過」,導致心血過耗,時間長了,必然耗散肺氣,年輕輕就撒手人寰。

心與肝心血瘀阻,則肝失疏泄

4


上文說了,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原動力,而肝臟是貯藏血液的重要器官,因此,心臟泵血正常,心血才能旺盛,肝血才能貯藏充盈,才能營養筋脈。如果心血不足,或心臟無法正常泵血,就會導致血虧肝虛。

很多上了年紀的女性,尤其心臟功能不好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這群人,經常會伴有筋繹痙浦、手足痔孿、抽搐等癥狀,她們往往認為是腿腳除了問題,一味地補充骨關節,但總是效果牽強。這其實就是心血過耗、肝失所養、血不養筋造成的病理變化,必須從心論治。

還有,女人天生敏感,愛鬧情緒,心情抑鬱時,我們常感到心前區憋悶,兩肋也有疼痛感。這是因為心情抑鬱就會導致血運無力,心血就會瘀阻脈道,進而影響肝的疏泄功能。而兩肋是肝臟所在的位置,也是肝經經過的位置,肝氣鬱滯就會引起兩肋疼痛、脹悶。

綜上所述,心作為君主,它出現任何不適,都會累及臣下。尤其是女人病,如腎陽虛、消化不良、氣虛咳喘、乳腺疾病等,都與心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治病首在治心,先調節心神,把心放寬,心神一安則臟腑自調、百脈自暢、氣血自平,人體就會從無序狀態歸於平衡,就能徹底斷根——「百病成效皆求諸於心」就是這個道理。


四、夏季養心正當時



《素問·六節藏象論》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可見,中醫認為「心與夏氣相通應」,夏季養心事半功倍。

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首先,夏季最大的特點就是炎熱,此時人體陽氣最旺,陽氣容易外浮,引起內裡虛弱,人就容易出現與心臟相關的疾病。通俗點兒講,就是:夏季炎熱,新陳代謝旺盛,人體能量消耗多、血液循環快、出汗多,這些都會導致心臟負擔加重,使得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加重。

其次,從精神角度來講,心是人體精神活動的主宰,而「心主陽氣,惡熱」,所以,炎熱的夏季,人容易情緒焦躁,心神不安。

故而,從身體和精神兩個角度綜合考量,夏季養心正當時。


五、夏季養心,首選灸法


前幾天,我們提到,艾是一種有靈性的醫草,艾灸就是身與心對話的過程,它本身就蘊藏著「天地人、身心靈、精氣神」的自然法則。我們都知道艾灸補益五臟,從身心合一的角度而言,心臟毋庸置疑是受益最大的臟腑。

心為陽臟,主陽氣,心的陽氣負責推動血液循環。因此養心要以疏通經絡(尤其是心經、心包經)和扶陽固本為原則。那麼,說到疏通經絡與扶陽固本,還有哪一種療法敵得過艾灸呢?何況,夏季炎熱,此時艾灸可以讓天地之間的陽氣與艾灸的純陽之氣一起進入人體,讓體內病邪被雙重陽氣排出體外,在身體健康的同時,還能讓心靈輕鬆自如,是真正意義上的修心養性。所以,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養心效果可以達到最佳。

當然,養心不是隨便艾灸幾個穴位就可以,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簡而言之,就是:心神不寧就養心神,心陽不足就養心陽,心陰不足就養心陰,心血不足就養心血,建議取穴如下:

養心神:
心俞穴:寧心安神、通調氣血;
膻中穴:寬胸理氣、活血通絡、舒暢心胸;
神門穴:鎮靜安神、舒緩神經。

養心陽:
至陽穴:督脈上陽氣最盛的地方,它最樂於效忠「君主之官」心臟;
極泉穴:強健心臟的大穴,緩解心經鬱滯。
神門穴:交會心肌氣血,振奮心臟陽氣。

養心陰:
大陵穴:清心瀉火;
太溪穴:滋補腎陰,水生火自滅,有助於緩解陰虛火旺。

養心血:
天泉穴:補益心血;
勞宮穴:補充心血、清瀉火熱、開竅醒神。

備註:更多辨證配穴顧問可以關注 「艾灸匠心居」微信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