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季濕熱重,從飲食、生活中做好這幾件事,清熱祛濕不是難題

嗓子難受,感覺嗓子裡有痰咳不出來,咽不下去?倦怠、臉上容易出油、頭髮容易出油?這些都是濕熱的癥狀。

很多人都因為身體內濕熱而感到不舒適。其實祛濕是要從調整生活習慣做起的,除了要吃一些祛濕的食物,運用中醫保健的方法進行祛濕,雙管齊下才能有效祛濕。

環境中的潮濕固然可怕,存在體內的「濕」也不可小覷。 如果你經常覺得胃口欠佳、整天想打瞌睡、皮膚起疹子,可能是體內的濕在作怪。數千年前中醫就提到氣候環境變化對身體產生的影響,其中「濕」被視為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


一、飲食調理

飲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綠豆、空心菜、莧菜、芹菜、黃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溫助熱的食物。應戒除煙酒。不要熬夜、不要過於勞累。盛夏暑濕較重的季節,減少戶外活動。

盡量避免辛辣燥烈、大熱大補的食物,如辣椒、生薑、大蔥、大蒜、韭菜等;對於狗肉、牛肉、羊肉、酒等溫熱食品和飲品,以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溫助熱食物,應盡量少食和少飲;少吃甜食,忌吃飴糖、石榴、大棗、柚子,限制食鹽的攝入,否則會加重濕熱。濕熱之性酒大,且酒能留濕,所以要少喝酒。

食療方:

1、西瓜皮絲瓜湯

西瓜皮適量、絲瓜適量;鹽、香油、味精等待用。 將西瓜皮切丁,絲瓜洗凈去皮切片;熱鍋上油,加入絲瓜和西瓜皮,炒至8分熟,加些許開水,調入香油、鹽、味精等,煮3分多鐘即可。

功效:絲瓜可清熱利尿,西瓜皮一樣能消暑利尿,兩者對於脾胃濕熱所致的小便不利效果不錯。

2、烏草根梔子茶

取火麻仁、梔子、砂仁、甘草、陳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人蔘、白扁豆、桔梗、淡竹葉、紅豆等20味中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製成烏草根梔子茶。

功效:可以健脾祛濕、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但是注意,要堅持喝上一段時間,體內濕氣才能徹底排出去。

二、生活調理

1、身體最好要處於運動的狀態之下,因為這樣才能促進體內的微循環,才能很好的促進腸胃的消化,血液比較活躍的話,淤積的情況就會比較少了。

對於腸胃的傷害也會比較小。研究發現經常有規律鍛煉的人,看起來更加精神、更加年輕、心情也更加愉悅。這是因為身體處於運動的狀態就比較促進消化,這樣體內的毒素及時排出去,也就會更加年輕了。

2、在生活中會發現經常焦慮的人,容易食慾不著、易怒,焦慮時間越長,這些癥狀越明顯。而且經常焦慮還會發生神經性胃痛,影響胃腸道功能,更容易發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加重脾胃濕熱。所以精神上要學會放鬆自己,及時釋放壓力和不良情緒,多關注生活中美好、積極、健康的一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