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讀往丨納粹的孩子們:正義帶來的傷害

讀史的價值何在?比較聰明的人會說:以史為鑒。

確實如此,人性難以改變,所以歷史經常重複。多了解歷史,就能更好地應對將來。但要注意,這也給我們一種誤導,即:以為讀史就是讀規律。

太相信歷史有規律,人就不再相信偶然,把一些都視為必然,這就進入了新的迷信中——中世紀的人們也如此,遇到不能解釋的現象,便統統歸為上帝安排,因此是必然的。

其實,在規律世界之外,還有概率世界,偶然經常存在,以史為鑒並不永遠可靠。畢竟我們是不完全理性的動物,我們以為找到了規律,可事實常常嘲笑我們。

讀歷史,智者會以史為鑒,此外還有仁者,他們會因好奇、熱愛而讀史。也許我們和古人並不走在同一條邏輯線上,但肯定會有共同的情感,將彼此串聯起來。

從這個意義上說:不了解歷史,我們便都是孤兒。

“異世界”是怎樣建成的

近代世界史:《必然帝國:新世界的奴役、自由與騙局》

作者:(美)格蘭丁

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805年2月的一個星期三,船長德拉諾遇到一件蹊蹺事:他看到一艘販奴船漂流在海上,無法進港,便主動提供幫助。沒想到,對方船長表現冷淡,不論怎樣套近乎,他都緘默以對。

原來,這艘販奴船已被劫持,除了西班牙船長,船上所有白人都已被殺,船長好友的骸骨被放在船頭充當裝飾。在黑人領袖威脅下,西班牙船長負責糊弄過往船隻,以將黑人們送回故鄉——塞內加爾。

在德拉諾的幫助下,西班牙船長成功逃脫,最終,黑人領袖被絞死。3個月後,因內心崩潰,西班牙船長也撒手塵寰。

該故事被美國作家梅爾維爾改寫成中篇小說《班尼托·西蘭諾》,它被認為是《白鯨》之外的另一部代表作。其實,在長達兩百多年的、罪惡的黑奴貿易中,類似情況極少出現,歐美人已習慣性地認為,黑人沒有反抗的勇氣,條件再惡劣,他們也會馴服。

《班尼托·西蘭諾》顛覆了歐美人的陳舊觀念,因此得到推崇,哲學家施米特曾說:“我徹底被這種對外所處境遇全然無心的、隱秘的象徵性所征服了。”施米特認為,這是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隱喻。

施米特的意思是:通過這部小說,可以發現,歐美人意識中只有“必然性”,沒有“偶然性”,一切意外都必須找到足夠合理的理由。在中世紀,上帝賦予這種“必然”,而文藝複興後,則由理性賦予這種“必然”。

“必然”既必須如此、只能如此,這讓人得以坦然作惡。每個施害者會安慰自己:換別人來,他也一樣會這麽做。

在“必然”的指引下,歐洲人踏上奴役之路,他們奴役自然,也奴役同類,卻堅信這是為了傳播文明。其實,他們早已完成了對自己心靈的奴役,因此喪失了道德敏感,從而徹底扼殺了柔軟與悲憫。

本書準確地描摹了近代門檻前的惶惑,人們以為自己在創造歷史,將流血視為“必然的”代價,他們將世界變得千瘡百孔,卻自以為正融入偉大的事業中。在這個必然帝國中,奴役、自由與騙局被視為“專業度”,不僅可以公開表演,而且變成了一種榮譽。

作者用故事的筆法,呈現出“異世界”的圖景,為至今沉浸在必然王國中,拒絕接受複雜與多元的人們,敲響警鍾。

市場的力量真有那麽大嗎

人類學:《承襲的權力:一個驅魔師的故事》

作者:(意)喬萬尼·萊維

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商業將人類帶入現代化。”“先有商業革命,後有產業革命。”類似命題似已成定論,很少有人進一步追問:歷史真的如此簡單?

事實上,古代東方商業也很繁榮,為何沒能率先實現近代化?即使在歐洲,大陸國家,如法國、意大利等,都有悠久的經商傳統,但率先撞線的並不是它們,而是相對貧窮的北海國家——英國、荷蘭、比利時等。

人是喜歡創造規律的動物,規律給我們快感,讓我們產生無所不能的幻覺。

本書作者則選擇了實證,他聚焦與意大利薩沃伊公國的一個小村鎮——桑泰納,通過深入分析少量的、零散的歷史文獻,發現:在這個小鎮上,商品經濟離奇地失靈了——農民賣地時,會向親戚、朋友索要更多錢,大大高於對陌生人的開價;大宗優質土地很少出賣,一旦銷售,價格竟大大低於零碎土地。

究竟是什麽在扭曲市場規則?

作者發現,社會關係發揮了重大作用。由於土地是生產資料,農民很少出賣它,只有在疾病、厄運的壓力下,他們才會這樣做,此前他們已經向親戚、朋友告貸,當這些資助都被花光,“賣”地只是最後的補償而已,所以看上去價格很高,因為其中包含了已支付的資助費。

此外,鄉村大塊優質土地多被貴族佔有,是他們財富的象徵,沒有特殊原因,他們也不會將其銷售,當它們轉手時,僅代表雙方友情已發展到足夠密切的地步,由於只有很少的買方,導致雙方只有一個象徵性的價格。

至於零碎地塊,由於很難打理,它只是“名義上被銷售”,買方不可能真的去打理它們,所以相關交易只是富人對窮人的一種饋贈,導致這些零碎土地的價格反而超高。

本書試圖告訴讀者:從傳統到現代,絕非一市場就靈。在交易過程中,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心理價位,這不僅由供需關係塑造,也深受社會關係的影響。在前現代社會,因缺乏統一的貨幣制度,缺乏連續交易,導致供需杠杆很難發揮效用,人們的交易行為由社會關係來決定。

本書作者提出,在前現代社會,社會關係的重要性大大高於商業。在那個世界中,每個人擁有承襲的權力,今天看來保守落後的舉動,在當時卻是合理的。畢竟商品經濟並非“必然”,它更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異態”。

本書通過的驅魔師審判、徒弟交易、寡婦如何獲得生活保障、女兒嫁妝數量等細節,顛覆了讀者對現代世界產生過程的認知框架,展現出人類學在歷史解釋方面的優勢。

正義的背後是傷害

非虛構:《納粹的孩子們》

作者:(法)克拉斯尼昂斯基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歌德倫、艾妲、馬丁、尼克拉斯……表面看,他們是一群再普通不過的孩子,二戰結束時,他們才四五歲,可提起他們的父輩,卻讓人大吃一驚,分別是希姆萊、戈林、赫斯、法郎克、鮑曼、霍斯、施佩爾、門格勒……今天我們用“惡魔”來描述這些人。可在孩子們的眼中,父親就是父親,和別的父親沒什麽不同。

整體來說,父親都是親切的,都會對孩子充滿憐憫,都會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用溫和的方式對待孩子。然而,戰爭的結果讓孩子們必須改變自己的認識,必須當眾承認:他們的父親是十惡不赦的壞人,他們的一切都是有罪的。

除了本書作者外,很少有人想過,這會給孩子的一生帶來怎樣的影響:有的孩子選擇抗拒,堅決捍衛童年記憶,比如希姆萊的女兒,她始終認為父親“無罪”;有的孩子選擇遺忘,卻無法逃避內心的道德危機;有的孩子選擇認同,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作為世界規則的掌控者,成人們常常以自己為尺度,忽略了強加給孩子們的定論可能造成怎樣的後果。其實,孩子們一直在犧牲,只是納粹孩子們的遭遇更讓人驚心動魄。

本書視角獨特,呈現出歷史的暗面和真實的人性成長史。

“美國夢”獎勵了不守規則者

非虛構:《美孚石油公司史》

作者:(美)艾達·塔貝爾

出版:新民說·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如果要給“美國夢”做注腳,洛克菲勒與美孚石油是絕對無法錯過的兩個詞。

表面看,美孚石油完全白手起家,靠奮鬥與節儉,成長為世界最大的非政府油氣生產商和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天然氣銷售商,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煉油商之一。洛克菲勒被視為創業者的榜樣——專業,精明,勇於冒險,充滿慈善精神(洛克菲勒是一個矛盾的人,他確實捐了不少錢,但拒絕幫助乞丐)。

事實真的如此嗎?

本書作者通過大量研讀美孚石油公司檔案,輔以實際調查,發現這家明星企業之所以成功,更多依賴的是壟斷力量。與其說洛克菲勒是一名能乾的商人,不如說他是一位天生的公關大師,他特別善於鑽規則的孔子,此外能和每個人成為朋友。他始終堅信,只有合並成一個,才會形成秩序,才是最正確的。

在當時,石油運輸成本較高,作為一家規模有限的煉油廠老闆,洛克菲勒聯合當地所有煉油企業主,成功煽動起他們的恐懼感——為防止本地煉油生意衰敗,大家結合成一體。洛克菲勒趁機與鐵路運輸方談判,以這些廠每年總和運輸量大為名,要求更高回扣。與此同時,他要求鐵路提高運費,從而要挾原油開採企業主,要他們把企業廉價賣給自己,否則高額運費將使他們破產。

洛克菲勒的勒索式經營引起眾怒,數百家企業聯合起來,政府也不得不乾預,但洛克菲勒很快又換了一套新把戲——以入股的形式分化這些企業,通過收買動搖者,他不斷擴張著壟斷計劃。最終,洛克菲勒掌控了美國石油生產、煉油、運輸、出口的全部環節,在他成功的背後,無數中小企業被窒息,市場喪失了活力。

然而,面對這麽一家不道德的企業,美國歷任政府態度曖昧,因為美孚石油可以幫他們乾“髒活”,而且是稅收的保障,只要不引起集體憤怒,他們寧願坐視其瘋狂擴張。

於是,“美國夢”以扼殺“美國夢”的方式得以存在,但人們卻以為這是一個“美國夢”的故事,其實這個故事從來都不是現實。

節日塑造了現代社會

歷史:《革命與節日》

作者:韓曉莉

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節日是一個個地標,因為節日,我們有了時間感——節日提醒我們現在需要共同做什麽,我們因此又成為社會的一分子。從這個意義上說,節日是一所開放的學校,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悄悄地塑造著我們的觀念。

現代國家特別需要現代節日,因為現代國家的合法性不完全來自自然權利,還包括了許多理性建構,如何將這些理性建構植入到人們的意識中,視之為“本來如此,當然如此”,這決定了現代國家的能力。

本書從華北根據地這一獨特的視角切入,管理者面臨著清除腐朽傳統、提倡現代生活、培植抗戰資源等多方壓力,因此在節日上有較多乾預,通過鉤沉其變遷,可見近代化之艱難,以及不同乾預可能產生的不同結果。

一台好戲終於被唱砸了

冷戰史:《1945:大國博弈下的世界秩序新格局》

作者:(美)內伯格

出版:博集天卷·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1945年,是偉大的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的一年,也是各方力量面臨攤牌的一年。

英國希望維持老大帝國的地位,美國則堅持領導歐洲,蘇聯特別擔憂遭遇新的戰爭……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曾經的合作者開始互相猜疑。

各方都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建立世界新格局,他們試圖說服對方,自己的邏輯才是最完整的,最能規避風險,可結果卻異常吊詭——大家原本的共識是避免1919年《凡爾賽和約》中前輩們所犯的錯誤,可結果卻犯下了更大的錯誤,最終開啟了冷戰之幕。

令人唏噓的是,在這次失敗的分肥中,弱小民族一次次被出賣、被傷害。為抑製英國,美國主張各殖民地獨立,但獨立後,許多國家出現了經濟困難和政治動蕩,一些國家又被卷入了新的戰爭中,最終成為被軟性掌控的傀儡。

反思這段歷史,可加深讀者對真實國際政治生態的認識,懂得大國博弈的真實邏輯。

文/唐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