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爸寶媽,你有幾成「焦」?

從懷孕之初到陪娃長大,焦慮就在那裡,從未遠去。有些時候,你可能還沒意識到……

~1~

角色轉換焦慮

角色轉換的焦慮是我們聽過最多的焦慮種類,最常見的是媽媽的產後抑鬱症。突然當了家長,很難直接就進入角色,產生焦慮感也很正常。其實,雖然很少被提起,爸爸的焦慮不一定比媽媽的少。

媽媽在孕期,一般會做很多知識儲備,心中已經做了很多場景的預演。爸爸的這些儲備可能相對媽媽要少一些。爸爸常常會對寶寶感到手足無措,尤其是當媽媽在場時,他們很容易懷疑自己的能力,而依賴寶寶媽媽來搞定一切。

尤其是在媽媽帶孩子時間長了之後,就會形成一套自己的育兒程式和思維,紙尿褲的穿著方式、洗臉抹油的步驟、喂輔食節奏……當換成爸爸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程式和節奏上稍微不對,有些媽媽可能會立即糾正,非要按照自己的方法來才行。從心理學上來說,這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深度依賴,這也是一種焦慮,會讓爸爸「不敢」自己帶孩子。

其實媽媽可以放下心,給爸爸和孩子共處的時間,比如說像換尿布、餵奶這樣的事情,完全可以放心交給爸爸去做。該放手就放手,要給爸爸機會來參與,而不是上來就要求他做成100分。

~2~

競爭焦慮

最近,一份幼升小的寶寶簡歷火遍全網,清晰的指出了當前孩子們嚴酷的升學環境。很多網友看到這份簡歷都感慨道,現在的孩子連上小學都這麼難了,起跑線真的不一樣啊!

在這樣的環境下,家長對競爭的焦慮,從很早就開始了。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會焦慮於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學區房要開始準備吧、興趣班要多上幾個把、出國旅行越多越好吧……

環境如此,產生這樣的焦慮很正常。升學壓力太大,使家長容易急功近利,使孩子沒有自由發展的太空。其實「花有百樣紅」,只要儘力為社會做貢獻就是成功的一生,不應該簡單的用學歷和金錢衡量成敗。家長應該學著放鬆自己,量力而行。

興趣班: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孩子亦然.。讓他們學最有興趣的、最有必要的,一兩個足夠了, 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 尤其是各行都是精英更不可能。應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

選學校:以方便為原則,沒有嚴格的界限。對於孩子來講,校園是交朋友的地方,學到什麼都不重要。老師負責任就足夠了。

~3~

分離焦慮

一般我們所說的分離焦慮都是指孩子的焦慮,其實在「分離」時,大多數家長也會產生焦慮。

有人說:母子間的感情應該是綿長而飽滿的,但對孩子生活的參與程度必須遞減。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母子一場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緣分,情深只在這漸行漸遠中才趨於真實。

媽媽們可以嘗試把自己的所有焦慮和不安用日記的方式表達出來,或者直接跟家人和朋友傾訴。慢慢找回「做自己」的正常模式。

這三種養娃焦慮中,你有被戳中的焦慮點嗎?想知道自己到底有幾成「焦」嗎?

關注孕婦小助理,讓您不再因百度而迷茫!!還有專家在線答疑!微信號:yunfuzhuli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