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養育孩子不是在維護精密儀器——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最近微博中有一媽媽問我:「醫生,爸爸對孩子的陪伴有那麼重要嗎?我家孩子爸爸長期在外地工作,只有放假才能團聚,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嗎?」門診中也有媽媽說:「孩子平常都是我在照顧,爸爸就負責開車接接送送,能對孩子產生啥影響?」孩子養育過程中,爸爸和媽媽誰最重要呢?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對於孩子而言爸爸、媽媽都非常重要,有山有水、山水相依才能人傑地靈。英國著名文學家哈伯特說過: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校長,足見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之大。母親是小嬰兒的主要養育者、陪伴者,母愛是那麼的純粹和偉大,實際上父親參與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也是意義深遠。

1、成長環境完整性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成長環境的完整性

孩子的成長環境最小的部門為1+1=3的三口之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為新手爸媽加油助力。爸爸媽媽相親相愛、孝敬長輩、家庭和諧可以給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模仿和學習。

一般的情況下孩子的成長環境,媽媽的愛比較細膩和溫柔,媽媽的天性決定了她對孩子的保護,不想孩子冒險受傷害;爸爸可以是力量、權威、智慧的化身,爸爸天生豁達,不拘小節,擅長運動,並具有冒險精神。個別的家庭中爸爸媽媽的角色會正好相反,不管怎樣,兩者優勢互補讓孩子可以在愛的環抱中學會善良、果敢、善於思考、勇於探索。

在兒保門診中,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寶貝醫生會手把手教爸爸媽媽幫孩子做髖關節操來促進發育,媽媽聽到發育不良這幾個字眼就會心亂如麻,有的媽媽就直接哭了起來,爸爸們相對錶面比較鎮定。教操過程中我深有體會,教爸爸比教媽媽簡單多了,每個做操要點爸爸更容易掌握,一邊兩邊就學會了,可是爸爸白天要上班,白天的操還得媽媽來做,好多媽媽都是邊做邊哭,操作要點一個都記不住,「發育不良」這四個字佔據了滿腦子,怕做操弄疼孩子、怕孩子發育不好影響走路、各種怕……,有一個媽媽反反覆復、哭哭啼啼、進進出出教了2-3小時才教會。其實,家長在幫孩子做操同時可以收穫孩子的良好發育,這個時候更需要理性對待。

2、爸爸媽媽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自己的成熟過程:

共同收穫成長

新手爸媽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學習做爸媽的過程,不是天生就會做爸媽,做爸媽不難,做好爸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個孩子個體差異,雙胞胎的性格都不盡相同,針對不同性格和氣質類型的孩子家長要因人而異的帶養和教育。

孩子的成長過程會狀況百出,磕著、碰著、摔了、病了、鬧了、不聽話了、不愛學習……遇到孩子的各種狀況和疾病爸爸媽媽要有商有量,可以請教有經驗的長輩、朋友、醫生,共同找到解決的方法,孩子逐漸長大,爸爸媽媽逐漸收穫育兒經驗。

兒保門診中孩子體檢,寶爸和寶媽們可能在帶養孩子方面有各種各樣的分歧,聽醫生正確指導一下,用科學的態度、正確的理念來養育孩子。還有好多的爸媽在孩子養育過程中起到輔助的角色,爺爺奶奶才是主力軍,醫生教爸爸媽媽訓練孩子翻身、爬行,爸媽們會說:「爺爺奶奶,你們看好嘍!回家給我家寶貝好好訓練!」其實,孩子的長大過程爸爸媽媽一起參與,點點滴滴的足跡將會給您帶來無限的驚喜和美好的回憶,這些都交給爺爺奶奶了,那麼你孩子的孩子由誰來帶呢?

3、孩子的教育爸爸、媽媽需要角色分工:

爸媽的角色分工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人格形成、學習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爸爸媽媽就是孩子的第一任人生導師,教育孩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長想讓孩子按照你們設想的藍圖成長必須以身作則,要求孩子的必須自己先做到,爸爸媽媽要注意角色分工,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因人、因時、因狀況而定進行角色導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良好的習慣從小養成,依從性好的易養型孩子往往很容易聽從家長,而依從性比較差的難養型孩子就會讓爸爸媽媽們很是頭痛,有的孩子吃軟不吃硬(好好安撫可以,硬性製止只會讓孩子更加哭鬧和叛逆);有的孩子吃硬不吃軟(安撫解決不了問題,明令禁止或嚴厲才能製止);還有的孩子是不吃硬又不吃軟,不達目的不罷休。

俗話說:孩子的教育爸爸媽媽需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指在解決有關孩子矛盾衝突的過程中,一個家長充當友善或令人喜愛的角色,另一個家長充當嚴厲或令人畏懼的角色。爸爸媽媽男女搭配乾活不累,根據孩子的特點角色分配,讓孩子知道這樣可以與不可以,對吃軟不吃硬的孩子,告訴TA不可以,給予相應的安撫讓孩子有個台階下;對吃硬不吃軟的孩子,讓TA對某位家長稍有畏懼和膽怯,另一位家長稍稍安撫心理得到撫慰;對不吃硬又不吃軟的孩子,爸爸媽媽要統一戰線「冷處理」,不睬、不滿足、不責罵,讓TA自討無趣、自我反省。

爸爸媽媽您們準備好了嗎?您們的榜樣作用和適度理性的愛對孩子很重要!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