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季養腎,來年才能「腎」強力壯

冬季是從立冬日開始,經過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直到立春的前一天為止。朋友們,明天就是立冬了,是時候好好關愛一下自己的腎臟了。

「冬三月,此謂閉藏,草木凋,蟄蟲去,陽氣伏藏。」冬季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以斂陰護陽為根本。秋收冬藏,腎為先天之本,元氣之根,腎主封藏,主藏精。

寒為陰邪,常傷陽氣。寒為冬季之主氣,冬季要注意保溫,不外露皮膚,使陽氣外瀉。

起居篇 | 早睡晚起、避寒就暖

要早睡晚起,等到太陽升起起床。早睡有利於陽氣潛藏,晚起則利於陰精蓄積。子時(晚上11點)之前必須進入熟睡狀態,子時氣血流注膽經,如果子時未睡,肝得不到濡養而傷,繼而虧血傷陰,久之傷腎。

小貼士

睡前熱水泡腳,有利於氣血運行,一定要泡到腳腕。

運動篇 | 「無泄皮膚

動則生陽,因此冬季宜運動,但運動應在早晨,待陽光出現,在向陽的地方進行,晚飯後不宜戶外運動。應以靜態運動為主,微微汗出為度,汗多泄氣,劇烈運動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小貼士

避免汗出當風,淋雨涉水,嗜生冷、處寒室(如冷藏工人等)等以免寒邪入侵而罹患寒病。

精神篇 | 情緒平和、心神安靜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久視損精血,要學會「閉目養腎」,少看電視、電腦、手機等。

冬天萬物凋零,易導致情緒低落,可通過適當方式宣洩出來,如聽音樂、養花、郊遊等。冬季光照時間短,褪黑激素分泌增強,是產生抑鬱情緒原因之一,可以增加沐浴陽光的時間調養精神。

冬「藏」即神藏於內,思慮無窮,最傷精血,也能導致腎虛。因此要力求恬淡虛無,少私寡慾,避免煩擾妄動,遇事節怒,寵辱不驚。

飲食篇 | 滋陰潛陽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鹹入腎,因此飲食宜清淡,以防腎水過旺。中醫認為「五穀為充,五果為養」,主食攝入不足,容易導致氣血虧虛,腎氣不足。

因此,應補充熱能增加主食為主,但穀類含非優質蛋白較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可用薯類、澱粉類或低蛋白主食代替穀類,如蕃薯、土豆、藕粉、麥澱粉等,如有高鉀血症,薯類則水煮棄湯食用。

播放GIF

轉發一次

結一次善因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