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藏書樓,千年余韻泛書香

中國是世界上熱愛讀書和藏書的國家之一,延綿數千年的藏書文化是我們堪為珍視的傳統文化。據史料記載,中華大地曾有過數以千計的藏書樓,隨著歲月變遷,世事滄桑,除少數幸運兒外,現留存於世寥若晨星的藏書樓命運大都岌岌可危。

回望千年的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藏書樓,我們為曾擁有燦爛的藏書文化而自豪,也為損毀於時局變遷與戰亂風波中的藏書樓與古籍而惋惜。

中國藏書文化追本溯源,已有逾千年的歷史,最早的藏書家應該是孔夫子。他為教育學生,準備教材,搜集文獻,“刪詩書、定禮樂”,逐漸形成了最初的私家藏書。秦漢以來,私家藏書與官藏並駕齊驅,成為中華文化保存和傳播的兩大重要渠道,特別是從唐代出現雕版印以後,書籍開始普及,私家藏書有了重要物質和技術的支撐,宋元以來漸成風氣,明清則達鼎盛時期。

據文獻中記載,中國最早私人藏書樓始於北魏,在此後的一千五百多年中,相繼出現過幾千座藏書樓,其中有一定影響的達1000多座。中國藏書樓的規模、歷史和功績在世界文明史上都是獨具特色的,它們對於中國古代典籍的收藏、保護,乃至古文獻的研究、校勘、刊布發行等方面,都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北四閣南三閣”:

《四庫全書》珍藏之所

《四庫全書》是清乾隆年間編纂的我國歷史上卷帙最大的一部叢書,與萬裡長城、大運河一起,被譽為古代中國的三大工程。從乾隆三十七年(1772)開始設館,歷時十年才纂修完成的《四庫全書》,共收書約三千五百種,七萬九千余卷,分經、史、子、集四部。

《四庫全書》當年僅繕寫了七部,分別藏於北京、沈陽、揚州、杭州等地。紫禁城的文淵閣、圓明園的文源閣、盛京皇宮的文溯閣、避暑山莊的文津閣,稱為“北四閣”。揚州天寧寺的文匯閣、鎮江金山寺的文宗閣、杭州聖因寺的文瀾閣,稱為“南三閣”。閣與書歷經滄桑,伴隨著中國近代史上的頻繁戰亂而飽受摧殘,目前只有文淵、文津、文溯、文瀾四閣尚屹立人間。

“南三閣”之一的文瀾閣位於杭州西湖孤山南麓,現在的浙江省博物館內。初建於公元1782年,是清代乾隆皇帝當年為珍藏《四庫全書》而建造於江浙的“南三閣”中碩果僅存的一處。其余兩閣,鎮江文宗閣與揚州文匯閣於道光二十年和鹹豐三年先後毀於兵火。

文瀾閣是一處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築,由原來收藏《古今圖書集成》的藏經閣改建而成。據時人記載:“閣在孤山之陽(南麓),左為白堤,右為西泠橋,地勢高敞,攬西湖全勝”。經過複勘校正的《四庫全書》鈔本正式入藏於此。

與“北四閣”不同的是,文瀾閣內允許讀書人到此看書並抄書。如清代江蘇上元(今南京)籍藏書家朱緒曾在浙西做地方官時,就曾經到此抄錄過不少宋元時代人撰著的秘籍。

鐵琴銅劍樓與海源閣:

藏書界的“南瞿北楊”

晚清著名藏書家葉昌熾在《藏書紀事詩》中說道:“藝芸散後歸何處?盡在南瞿與北楊。” 在我國藏書界有著“南瞿北楊”之說,這“南瞿”,指的便是瞿氏創辦的鐵琴銅劍樓。

鐵琴銅劍樓是“晚清四大藏書樓”之一,位於江蘇常熟市古裡鎮,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最多時藏書達十萬餘冊。

鐵琴銅劍樓藏書主人瞿鏞(1794—1840)致力於收羅江南珍本古籍和文物古董,曾購得鐵琴和銅劍各一件藏於樓中,故名“鐵琴銅劍樓”。他曾自詠其樓道:“吾廬愛,藏弆一樓書,玉軸牙簽頻自檢,鐵琴銅劍亦兼儲,大好似仙居。”

鐵琴銅劍樓藏書對於中國圖書事業的貢獻極大。上世紀初當地縣圖書館成立,曾將藏書複本、鄉賢著述和地方史志的副本貢獻其中。後來《四部叢刊》的編印,以瞿氏家藏珍本為底本者,居當時私人藏書家之冠。

“海源閣”是當時與“鐵琴銅劍樓”齊名的惟一一座北方私藏書樓。它的創始人是山東聊城人楊以增(1787—1856)之父,時稱“袖海堂”和“厚遺堂”。隨後楊以增在任官各地之際,從西南到西北,留意搜集當地書家散出的藏書,在北京得到過清宗室樂善堂舊藏之書,並輾轉得到了蘇州黃丕烈士禮居等舊藏的圖書,於是異軍突起,與瞿氏“鐵琴銅劍樓”爭雄於藏書界。其藏書陸續積至三千七百部、二十二萬卷左右,其中宋元珍本達到四百六十九種。

“海源閣”位於聊城舊城南的萬壽觀前街東首,原楊氏故宅的東跨院中,俗稱“楊家藏書樓”。1840年,楊以增取《學記》中“先河後海”之語,自題“海源閣”三字於匾額之上,並自述說:“蓋寓追遠之思,並仿鄞范氏以‘天一’名閣雲。”

嘉業藏書樓與天一閣:

著名私家藏書樓

在解放江南之初,周恩來總理曾特別指名要求南下部隊對兩座私家藏書樓加以保護,一為近代中國有名的嘉業藏書樓,另一座為寧波天一閣。

嘉業藏書樓的主人,便是近代著名刻書家劉承乾(1882—1963)。上世紀二十年代初,他開始在家鄉浙江南潯小蓮莊西側建造新的藏書處,1942年落成後稱為嘉業藏書樓。其樓系兩層磚木結構,中西合璧風格,前後兩進用廂房連接成“口”字形,中鋪方磚,為晾曝圖書之所。全樓上下共有五十二個房間。

劉承乾致力於收集典籍,是當時舊家藏書的重要歸宿地之一。北京、揚州、蘇州和杭州等地著名藏書家的遺書,如百川歸流,源源不斷地匯入嘉業藏書樓。藏書量達57萬餘卷,計18萬餘冊。除了數量可觀,其版本質量也非同一般。宋元版本、稿本鈔本和校勘本以及地方史志為世所公認的三大藏書特色。劉氏還組織人力從事古籍流傳工作,刻印了《嘉業堂叢書》、《吳興叢書》和《求恕齋叢書》、《留余草堂叢書》。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天一閣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落成後的天一閣,是一座坐北朝南、六開間雙層的木結構藏書樓。范欽平生喜歡收集古代典籍,後又得到鄞縣李氏萬卷樓的殘存藏書,存書達到了七萬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錄最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詔開始修撰《四庫全書》,范欽的八世孫范懋柱進獻所藏之書638種,於是乾隆皇帝敕命測繪天一閣的房屋、書櫥的款式,興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閣”,用來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庫全書》,天一閣也從此名聞全國。明清以來,文人學者都為能登此樓閱覽而自豪。

范欽的私人藏書歷經十三世,保存四百餘年,雖然也有過幾次大的失竊,但事後范氏族人又會想方設法不惜重金贖回。歷代藏書家很多,其藏書能保存百年以上的並不多見,而范氏藏書卻保存至今,與范欽對藏書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據記載,范欽為了保護藏書,訂立的族規頗為嚴格,如女子不得上樓,“煙酒切忌登樓”、“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等措施,另外,“外姓人不得入閣”一條,也使得天一閣的藏書不為外人所知。直到1673年,黃宗羲才有幸成為外姓人登閣第一人,獲準在天一閣翻閱了全部藏書,他把其中流通未廣者編為書目,另撰《天一閣藏書記》留世。自此以後天一閣才進入相對開放的時代。

古越藏書樓:

近代公共圖書館之發端

古越藏書樓現位於浙江紹興城內勝利路133號,落成於1902年,系晚清士紳徐樹蘭(1837—1902年)獨立捐資建造。該樓建屋四進,前三進樓房為收藏典籍之所,其中間一廳為大眾閱書之處。讀者憑閱覽牌到此看書,供應茶水,兼辦膳食。

徐樹蘭本著“存古開新”之旨,將自家收藏的經、史書籍和一切實用書籍捐獻出來,還另外斥資購買了大量的翻譯著作、科學、農學圖書,共藏至七萬餘卷。其他流行的畫報、學報和日報乃至標本,也有收羅。編有《古越藏書書目》。

為加強管理,徐樹蘭還製訂了《古越藏書樓章程》印行於世,共七章三十節。規章宣告該樓的宗旨是“存古”和“開新”,認為:不讀古籍,無從考政治學術之沿革;不得今籍,無從借鑒變通之途徑。徐樹蘭還明確表示該樓同時接受社會人士捐助寄存之書。張謇在1904撰寫有《古越藏書樓記》,盛讚徐氏“不以所藏私子孫而推惠於鄉人”的嘉行。

古越藏書樓的誕生,被認為是我國封建藏書樓時代的終結和近代公共性質的圖書館發端的重要分野。

本文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