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常熟藏書幾大家族:趙錢毛張瞿翁

虞山藏書流派是文化源遠流長的常熟虞山琴派、虞山詩派、虞山畫派、虞山書派、虞山印派諸學術文化流派之一,又是在中國藏書史、學術文化史上最具深遠影響力的流派之一。

常熟藏書家、藏書樓數量在全國縣市中遙遙領先。據統計,中國歷代藏書家為4715人,省區分布江蘇為967人,佔20.5%,最多的10個縣市為:蘇州268人,杭州198人,常熟146人,湖州94人,紹興93人,寧波88人,福州77人,嘉興75人,海寧67人,南京60人。常熟僅次於蘇州和杭州,在縣級市中無疑當列為第一。明清兩代常熟一地有近300位藏書家。

那麽,常熟藏書大家族有哪些呢?

(一)趙氏文獻世家

脈望館,位於今常熟城區南趙弄10號

舊山樓,遺址位於常熟市城區北門外報慈橋。

趙氏文獻世家從趙承謙起,經趙用賢父子到趙宗建,趙氏藏書歷經十餘世,這在中國歷史上罕見。

趙琦美的脈望館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人藏書樓之一,與天一閣同時代,是中國古代藏書樓珍貴的活化石,現為國家文物保護部門。驚人秘籍《古今雜劇》正是收藏在這裡的。這部書先後被常熟錢謙益、錢曾、趙宗建、丁祖蔭等多位藏書家先後收藏過,現存國家圖書館。如果沒有這部書,我們今天無法了解元明雜劇全貌。

舊山樓這具“園林之勝”的趙氏報慈裡舊宅至趙宗建時已數百年。經1924年軍閥齊燮元、盧永祥混戰至日寇侵華戰爭,舊山樓毀滅殆盡。然而,舊山樓在常熟乃至中國私家藏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不可磨滅。

趙用賢藏書據其《趙定宇書目》所載為3000余種,至趙用賢子琦美藏書多達5000余種、2萬餘冊,並刊刻書36種、126卷。趙琦美去世後,其書盡歸錢謙益絳雲樓,見諸錢氏族曾孫錢曾《讀書敏求記》所載。然而,趙氏後人有能力藏書的悉心搜羅趙氏遺書,藏書聚散至趙氏舊山樓又蔚為大觀。

(二)錢氏藏書世家

常熟錢氏藏書世家,曾推為江南第一家。

當時大江南北藏書之富推錢謙益絳雲樓為第一,錢謙益又是常熟藏書流派的代表,錢謙益、柳如是為夫婦藏書家。錢曾得絳雲樓焚余之書,其書目著錄4000余種,超過《四庫全書》收書數。

錢謙益15歲,收藏《跋新語》2卷,並用紫色點過。除了繼承錢氏家族遺書、自己抄錄古書外,常不惜重金購求古書,曾得劉鳳、錢允治、楊儀、趙用賢4家遺書,以至於“東南文獻盡歸諸錢”。

錢謙益藏書處

拂水山莊,常熟城西廓錦峰之麓

半野堂,城北廓椐樹弄口

絳雲樓,白茆顧氏別業所築芙蓉莊,又名紅豆山莊、碧梧紅豆莊。  

絳雲樓收藏書了大量明代文獻。順治七年絳雲樓失火,所積圖書毀滅殆盡。錢謙益將遺書盡數贈給族曾孫錢曾。

錢曾藏書是常熟錢氏文化世家鹿園一支藏書的典型。錢氏鹿園支多好藏書。錢裔肅(1589—1646),字嗣美。錢岱孫。萬歷四十三年(1615)舉人。天啟間官史局,與中州王損仲商訂《宋史》,多有成就。愛好藏書,書販多帶上圖書上門兜售,所藏王偁《東都事略》宋刻本刻畫精好,受到族祖錢謙益稱賞。錢裔肅第三子錢曾繼承了其父親的藏書,成為鹿園一支藏書的集大成者;同時,錢曾又接受了族曾祖錢謙益絳雲樓焚余之書,又是奚浦一支藏書精華的傳承人。

錢曾藏書處:

述古堂,城西虹橋。

也是園,常熟賓湯門外南塘三裡橋,原名東園、翁家園,屢易其主,歸錢曾後,易名也是園,後歸翁雨麓,署名逸園。

(三)毛氏藏書世家

毛晉是全國乃至世界一流水準的私人刻書家,毛氏藏書84000冊,汲古閣抄刻之書風行天下,這在中外出版史上罕見。

毛晉藏書、讀書、校書之處有汲古閣、綠君亭、目耕樓、讀禮齋、載德堂、篤素居、寶月堂、追雲舫、續古草廬等名,以汲古閣最為著名。

汲古閣在原常熟橫涇(舊屬雙鳳鄉又俗稱東湖南橫涇)昆承湖南七星橋,今常熟市沙家浜鎮毛家宅基,原址現已無存。

毛晉藏書來源為購買、自抄和贈送。其藏書樂於開放,終身致力於傳播秘籍。因而,吳偉業《汲古閣歌》稱讚他“君獲奇書好示人,雞林巨賈爭摹印”。毛氏為買書、刻書花去大量資金,甚至變賣田產刻書。

毛晉一生刻書600多種,刊書版片多達109567塊。汲古閣先後形成了刻印世俗書籍的工場、刻印《經山藏》的經坊、專事印刷的印書處等具有相當規模的刊書工場,實行規模經營。

(四)張氏藏書世家

常熟張氏藏書世家自元代常熟南張始祖張孚始,至張廷桂光緒十四年(1888)重刻《蔚秀軒詩存》,歷500余年二十二世,代有藏書。特別是,張海鵬的借月山房刻書,張金吾的愛日精廬藏書,在中國藏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張海鵬借月山房刻書

張海鵬廣泛搜集宋金兩代遺集及錢曾、毛晉散出的藏書,儲於“借月山房”,致力於藏書、刻書、校勘。

張海鵬繼承先代藏書,有傳望樓,在常熟步道巷,原張文麟宅,子孫世守,朝績複建傳望樓、照曠閣,後為海鵬藏書之所。張金吾《愛日精廬文稿》有記。

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

張金吾(1787—1829),字慎旃,小字五十,別字月霄。光基子、海鵬侄。因金吾出世時,其父光基50歲,故金吾小字“五十”。

金吾25歲開始收書,至嘉慶二十三年(1818)編《愛日精廬書目》20卷,其間購書七八萬卷,至晚年藏書被債家同族侄子張承渙取去達10.4萬卷。

張金吾藏書分貯多處,有詒經堂、愛日精廬、世德齋、青藜仙館、詩史閣、巽軒、求舊書莊、墨香小艇、積書精舍,規模巨集大。

張金吾藏書多經部之書、宋元舊槧以及金元兩代遺集。張金吾在《愛日精廬藏書志序》中把藏書分為三等:“宋元舊塹有關經史實學而世鮮傳本者,上也;書雖習見,或宋元刊本,或舊寫本,或前賢手校本,可與今本考證異同者,次也;書不經見,而出於近時傳寫者,又其次也。”

張金吾反覆強調藏書為讀書,他在《愛日精廬藏書志序》中說:“人有愚、智、賢、不肖之異者,無他,學不學之所致也。然欲致力於學者,必先讀書,欲讀書者,必先藏書。藏書者,誦讀之資,而學問之本也。”

(五)瞿氏藏書世家

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與山東聊城楊氏海源閣、浙江錢塘丁氏八千卷樓、浙江歸安陸氏皕宋樓合稱為清代後期四大著名藏書樓,又有“南瞿北楊”的美稱。

瞿氏藏書以求精、重用見長,歷經瞿進思,瞿紹基,瞿鏞,瞿秉淵、瞿秉清,瞿啟甲,瞿濟蒼、瞿旭初、瞿鳳起等遞藏,新中國成立後瞿氏獻書歸公,事跡感人。

鐵琴銅劍樓位於常熟賓湯門外10裡之南塘古裡村,明代以來,這裡沃壤千畦,桑竹彌望,瞿氏購置經史,延師教子,是江南典型的耕讀之家。

鐵琴銅劍樓瞿氏繼承了常熟派藏書家好宋元刻本、抄本和稿本的傳統,所藏書多為精品,僅瞿氏鐵琴銅劍樓捐贈北京圖書館並載入《北京圖書館善本書目》的達242種2501冊。李致忠《宋版書敘錄》著錄北京圖書館宋版書60種,其中31種經常熟派藏書家遞藏過,而14種著錄的是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書,可見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書品質之一斑

(六)翁氏藏書世家

翁氏藏書被列為明清九大藏書之一,是江南典型的藏書世家。

翁氏家族耕讀而仕,逐步成為世家望族。翁心存、同龢父子兩代任帝師,立朝為宰輔,翁同龢又是同治、光緒帝師,翁同龢、曾源叔侄狀元,翁氏科第聯翩,簪纓不絕,如此世澤連綿的名門望族原因就在於翁氏世世代代重視藏書、讀書和為善。據《翁氏族譜》記載,明初,長洲縣相城裡翁壽一子翁景陽入贅常熟西南鄉四十九都廟橋璿洲裡,為常熟翁氏的始祖,即翁氏一世。翁氏七世萬春,蕙祥、懋祥、憲祥、應祥、愈祥,始有藏書記載。

翁氏藏書歷經數代聚集,數量巨大,但因戰亂等原因,散失亦多。

新中國成立後,翁斌孫幼子之憙經當時主持北京圖書館善本室的趙萬裡介紹,將所藏圖書分5批獻交國家,共3779冊,現藏於國家圖書館,載《北京圖書館善本書目》,其中有南宋淳祐年間(1241—1252)刻本《論語集說》、南宋鹹淳元年(1265)刻元修本《說苑》、南宋中期刻本《本草衍義》和《昌黎先生文集》,以及元、明、清刻本和明清抄本。

常熟翁氏老家的藏書中,經趙萬裡在翁氏故居“綵衣堂”複壁中發現的部分,其中有翁心存《知止齋遺集》稿本111冊、翁同龢《瓶廬叢稿》稿本26種30冊等等,均由北京圖書館收藏。

另一批書捐獻給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即今南京圖書館,該館有《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清點常熟翁氏捐獻藏書書目》,封面題“清點常熟翁氏捐獻書草目,一九五○年十二月廿日起至卅一日止,共清理七千余冊”。該書目按書籍造冊,共23箱,著錄書名、冊數,注明“殘”本、“鈔本”,另有用麻袋裝的“雜書”778冊。

常熟翁氏老家的又一批書400余種,1712冊,由翁氏後人捐獻給常熟圖書館。其中有《貞觀政要》、《才調集》、《羽庭集》、《皇極經世》、《今水注》等20種明刻本、清初刻本、抄本和稿本,以及翁同龢手校汲古閣刻本《後漢書》殘本、翁斌孫抄校本《東華錄》及翁曾源、曾榮、之潤、之廉等翁氏家族成員的藏書。

歸常熟博物館收藏的有稿本《皇朝兵製考》、稿本《笏齋日記》(光緒三十四年六月二十五日)等。

此外,上海圖書館藏有稿本《蓼野自訂年譜》、《翁鐵庵自敘年譜》等。

上述圖書大多屬於善本。

翁同龢曾為翁家石梅先祠思永堂撰聯並書:“綿世澤莫如為善,振家聲還靠讀書。”今存翁氏故居。聯語總結了翁氏家族數代人的人生經歷,又成為後代的祖訓,激勵一代代翁氏家族成員為之努力。

文章摘選自常熟市政協文史委員會編寫《虞山文化流派》一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