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太極拳勁的裏和擰

播放GIF

文|沈行佐 沈行佑 編輯|禪音

播放GIF

楊式太極拳的中正安舒,使太極拳進入到一種如行雲流水般寧靜飄逸的境界。這是我們今天常看到的一種影響。認為太極拳就該如此,或本該如此。其實謬也;揚式太極拳在繼承發揚其他拳種的同時,也創發了自已裏和擰的體系。這就是楊班候,楊少候,一式一練中所表達的,今天在田派勢式中還是有所表現的。

由不習慣到慢慢認識是我對太極拳修練包容過程的感悟。由此悟出了楊式太極拳後所創的吳,武,孫的後續拳種的意義和發展歷程。

裹和擰分為內外兩個方面,內部的裹擰著重於氣韻和筋骨行為。外部裹擰主要運行於身,手,腰,腿。而以內促外,以外輔內是大多數裹擰的必要特徵。

裹擰不僅體現在太極拳之中,八卦,形意等拳中都有體驗。為什麼會體驗出這種能力,我認為;

一,與綿綿不斷的勁力有聯繫,這種勁力的摧生,出現勁斷意不斷,意斷神不斷的變形。是神意相連,意勁相隨的體現。也是勁的疊加複合的變現。

二,與架子變小有密切關係,步伐的小,架形的開闔收縮促成了裹擰關係,在裹擰中得以動作發揮,勁力的暴發。和其中的彈抖,毫釐勁有關係。

三,內外一致勁,勁一致的效果表達。這種勁決不是現在推手中手一揮就有的凌空勁,也不是簡單的肌肉一彈就蹦蹦跳所能達到的勁力。是時機的把握,運功軌跡的恰到好處,是真正內勁的處延。

四,是隱勁的需要,隱勁在我們技打中是一門專門的功課,是小,精,尖,的功夫,是手法的隱蔽,動作的精悍,腿法的利落有關,具有精準的打擊手段,具有穩,準,狠的國術特徵。

裹和擰不是身體的簡單扭動,是由內到外,由外到內的聯動表達,這種表達是建築在不做作,不強製,無過而無不及,中正亦不失中的要求規範裡的。

千萬不要作假,千萬不要玄虛,這是種實勁。是能量,能力,技巧,時機集於一身的功夫,是四兩拔千斤的具體了。是比較極端條件下練就的功夫,是對手磨練而就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