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隸書難點:“軟硬兩支筆”,搞懂了才有書法突破

總第一五八六期;歡迎關注。

《張遷碑》

漢隸一般是指漢代石刻隸書,為先寫後刻文字,手書墨跡經雕刻由刻痕再現。

又分為兩種形式:碑刻和摩崖。前者肅穆遒勁,法度嚴謹;後者渾厚宏闊,恣肆開張,均呈渾樸雄強天氣。

《西狹頌》

漢代同時還有竹簡、木牘、布帛隸書,是手寫墨跡。人工書寫狀態體現得淋漓盡致,筆意率意、輕鬆活潑,但是,筆法簡單、筆畫輕薄、結構單調。與同時期石刻隸書相比,筆畫結構靈動但少法度,審美意態隨性但缺少內涵,天氣不足,不能表現疆土遼闊民風淳樸、大漢帝國雄強大氣的精神風貌。因此,漢隸專指石刻隸書。

漢簡

漢隸渾樸雄強的審美特徵,與其完成方式即先書後刻有著直接的關聯。

漢代石刻隸書是由書手先用毛筆書丹或者墨在石上,然後再由工匠鑿刻完成。毛筆直接在石上書寫,就算技術再熟練的書手,筆畫都會可能出現不十分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枯筆、漲墨、筆畫不到位等情況。在鑿刻過程中就可以彌補這些不足,使之得到完善。在這一過程中,筆法、結構、整體章法,以及毛筆書寫的狀態等便被鑿刻工具刀或者鑿子固化到石頭上了。

這種固化是對毛筆手寫技法與審美特徵的概括提煉,使軟筆的筆畫沉著堅實,簡單的結構樸實凝練,實屬二度創作。所以,漢隸才擁有渾樸雄強天氣,有別於同時期的簡帛墨跡、手寫隸書。

因此,漢隸先書後刻是軟的毛筆和硬的刀鑿兩支筆完成的,是一種複合用筆法。漢隸的簡約內斂與雄強,恰恰與硬筆刀鑿的作用分不開。

《禮器碑》例字

毛筆書寫的自然狀態被固化後,似乎手寫的狀態被削弱了很多。其實,這種削弱是對自然書寫狀態的隱性處理,是審美的提升,是漢隸獨特書寫性的表現。

所謂書寫性一般意義上是指行為能力的程度。大小、快慢、高低、輕重、多少等,可量化,是形而下的。漢字書法書寫是人類行為的特殊能力,屬於審美思想情感表達範疇,其書寫性,指的是這種特殊行為能力的性質,是形而上的。

書法的書寫性對於行為能力的程度要求是最基本的要求,書法傳承中自身形成的文化體系、藝術理念、技法規律,以及與其相關聯的文化、思想和情感的承載提升的能力,特別是這種能力的品質要求才是其核心訴求。漢字書法篆、隸、草、行、楷,因其在演繹形成過程中的介質載體,方式方法,以及字體結構的不同,書寫性在各書體中的表現各異。

《張遷碑》例字

一般來說,行草書書寫動作明顯,筆意連貫,筆畫流暢,具有今體字的明顯特徵,較容易讓人感受到書寫程度的存在,書寫性比較顯見,而漢隸的書寫性是隱性的,是需要通過專修才能表現和察覺到的。

漢隸審美特徵的形成除了與軟硬兩支筆有著密切的關係外,還與其獨特的文字屬性有關。漢代隸書字體雖然是抽象符號表意文字,但是,由於它是直接從象形符號表意文字,即篆書蛻變而來,嫡傳了象形文字的古意,擁有得天獨厚的原始的神秘、原創的唯一性和先天的純正稟賦。

漢隸又創造 了漢字筆畫,橫、豎、波、磔、點,具備了漢字今體的全部結構元素,為草、楷、行等書體創立和發展創造了條件。漢代隸書書體上承篆書古文、下啟草、楷、行等今體,承古開今。

漢隸渾樸雄強審美特徵的形成,還與當時的社會生活背景和對文字本身的要求有關。

時到漢代,國家高度統一,疆土得到進一步擴大和鞏固。強大的政治、軍事、思想統治,使國家空前強大,人民生活安定。民族自信心倍增,逐步形成崇尚渾樸雄強的自然社會風氣。

再有,漢隸的藝術屬性是伴隨文字本身發展,在社會生活實際應用中附帶生產出來的;是不自覺或半自覺的情況下創造的結果。因此,極具隱性。這些因素與“軟硬兩支筆”共同創造了渾樸雄強的漢隸審美特徵。

梁啟超臨《張遷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