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學隸書?很多有成就的的書家都力推《張遷碑》

學隸必涉《張遷碑》,這是很多書家的共識。

可是,你對《張遷碑》真的了解嗎?

《張遷碑》包含了漢隸中的眾多美的因素,

為漢碑中的精品,為雄渾、古樸書風的圭臬。

我們應如何表現出它古雅的意境和雄渾的韻味呢?

首先,讓我們觀察一下《張遷碑》拓本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此碑殘損較重,點畫斑駁且較粗,起筆轉折處多為方筆,筆畫大多平直簡潔,很少有像《曹全碑》那樣明顯的波磔。結體上,由於缺少大波磔和伸展的筆畫,在字的構件和整個字的形態上顯得方整,有些處理還顯得笨拙。正是以上的因素,《張遷碑》給我們的最大感受就是:樸質,雄渾,稚拙,平直中不乏勁健與厚重,方整中又顯得活潑而別具情趣,可謂大智若愚,耐人尋味。我們既要表現《張遷碑》拓本所呈現的韻味,就要運用我們的今天的書寫工具———毛筆,盡可能地去表現出拓片上原本的黑白分布,即要運用一定的書寫技法,進行二度創作的表現,從而再現其古樸、雄渾的審美風貌。

一、裹鋒筆法的運用

運用裹鋒筆法,可以造就出點畫的古樸感,這是由於用裹鋒可書寫出表面不光滑的筆畫,而這種不光滑類似石花的形態恰好與碑石中的自然損泐相吻合,從而顯得古樸自然,具有金石氣息。另外,裹鋒筆法的運用容易造就出沉穩、遒勁具有立體感的點畫,表現出金石感強勁的力度。

二、方形的表現

《張遷碑》字形的最大特點就是方。無論在用筆還是結體上,“方”的特點都被表現的淋漓盡致。也正是用筆之“方”和結體之“方”的緊密結合,使兩者相得益彰,共同塑造出粗獷樸拙的筆意和方整峻拔的字勢。用筆之“方”即是要求在點畫的起收處呈現出不規則的方形,結體之“方”則是要求在筆畫間的銜接轉折處,在字的構件和整個字的構形上表現出方的形態。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不能隻注重“方”,而忽略了“圓”,只有將兩者相互結合,才能在厚重中顯現出靈活。

三、點畫的“不平之氣”

點畫的“不平之氣”要求在行筆中,要積點成線,步步為營,可結合使用裹鋒或顫筆技法去書寫。做到直中有曲,暢中有阻,如折杈股、屋漏痕。另一方面,“不平之氣”還要求相同方向上的筆畫要避免平行或雷同,通過線條間粗細、曲直和取勢的不同體現出其中張力的變化,表現出雄渾的氣韻和耐人尋味的筋骨之力。

四、不同的波磔筆畫處理

相對於其他點畫而言,《張遷碑》中的波磔變化尤為突出。因此,處理好不同的波磔為《張遷碑》技法實踐中的難點。首先,《張遷碑》中的波磔大多表現含蓄、厚重,這就要求在出鋒時,要順時針撚動筆管,以形成樸厚的波尾,同時不要將筆鋒外揚,要做到含而不露,蓄而待發。其次,要注意出鋒的不同方向和波尾的大小、長短變化。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多加思索和體會,只有反覆錘煉,才能遊刃有余,下必有由。

五、樸拙、簡潔的點畫

《張遷碑》所呈現出的古樸,與其樸拙、簡潔的點畫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在用筆時,應減少波磔,以短粗、平直為主,做到直中有曲,筋骨內含,畫短意長。不以點畫的靈動媚人,而是以樸質、雄強質感的點畫和方整峻拔的體勢,來表現字形整體的渾厚和質樸的神采。

六、突出構件間的對比變化

在結體上,《張遷碑》中的一些字顯得奇拙而含蓄,我們要表現這種韻味,就要加強構件間的變化。當一個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構件組合而成時,我們就須使同一構件中的筆畫緊密結合,強化構件間的獨立。通過構件間輕重、取勢的不同,造成構件間的相對獨立而又相互呼應,以形成對比,從而表現出耐人尋味的結體姿態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