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子智慧:為什麽足不出戶卻能“知天下見天道”?

老子說話的特色,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正言若反”,老子善於正話反說來說明深刻的道理。

比如《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此章是《道德經》中最難理解的章節之一,因為這與我們的生活經驗完全相反。

從生活經驗來說,多接觸、多觀察外部事物,才能認識他們,以及發現背後的客觀規律。但老子偏偏說,不出門,就能知道天下事,不看窗外,就能了解天時。

我們認為要長見識,須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但老子偏偏說,出門越遠,知道的反而越少;有道的聖人不必經歷就能知道,不必親見就能明白,不事作為而能成就。

老子在此表達的觀點與我們常有的認識世界的方法完全相反,所以曾經遭到批判,認為其是十足的唯心主義,害人不淺。

其實,老子對自然世界之觀察非常細致,對事物細微發展之變化毫不陌生。

比如,他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又說:“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些,全是建立在他對客觀事物細致觀察的基礎之上。然而為什麽此章表達的觀點如此“唯心”呢?

我們看看《道德經》接下來的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於下。”以此章再來回看四十七章,也許可以霍然開朗。

“為學日益”,是指對現象界之認識,對現象界之認識是越學越多的。比如人之始生,必從認識父母、兄弟開始,之後認識花鳥蟲魚,山川草木;及至長,漸漸認識人倫關係、社會規則、科學規律……這是一步步深入和增多的過程。

“為道日損”,學道的話就不一樣了,是一天一天減損的,減損什麽?減損我見、我執。

因為道是一個絕對的無限的永恆的存在,你用現象界的任何東西來比擬它、理解它,都不會是道本身。任何人生存於世界,無不以自我的感官與後天的觀念來認識世界,這有多少偏執與我見啊。

為道,就是減損這些東西,減損到毫無偏見,就達無為之境。可見這個無為,非不為也,而是放棄我見、我執之後的作為。道既然是絕對的,人不能絕對的認識道,只能從道的運作特色來勉強認識它。

道的特色是生育、養育萬物,但不佔有、不把執、不主宰。聖人效仿道,就是效仿道的這種虛、靜的功夫,越矯揉造作,反而離道越遠。

所以,“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指的是修養的功夫,你能不為我執所縛,不為外境所轉,就能入道。

所以,“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就是說,對道的體悟,不能向外追逐,只能回歸內在,這個內在,根本而言,就是致虛守靜的功夫。

“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可以對應四十八章所說:“無為而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不行、不見、不為,就是無為。有道之聖君明王讓萬民各得其生,各得其養,不以政令騷擾之,足以致天下太平。

莊子形容理想的政治,就是“上如標枝,民如野鹿”。上位的君主像大樹上的枝條,高高在上不干涉萬民,萬民如野鹿一般,自我成長,自我發展。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牗,見天道”,說的道理就是,不必向外求道,“致虛極,守靜篤”,自然見道。君王之治國,不在於多發號令,在於以道心觀照自身、家、邦、天下。

儒、道兩家都講修身治國,其修養都強調無私,其根本目的都是養育生命,讓生命幸福安樂。但區別在於,儒家的德是仁德,它重有為。我有仁心仁德,必發之於外,才是真的仁德,所謂“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但道家講道德,這個德是來自於道的某種賦予,它重無為。因為人人都從道中獲得了某種天賦,他就有條件自正、自富、自樸,並不需要太多的干擾。

儒家仁德濫殤之處,可能造成上位者從施惠民眾的善意出發,有意作為,卻搞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道家之道德主張萬民自為自養,自富自正,反而與今日尊重個性、尊重自由的價值觀更為切合。

看來,欲有為之政治,需無為而實現之。

觀老子五千言,字字處處是愛民、重民、惜民的情懷。老子的思想本來就是為了治世之用,漢代立國之初採用黃老之術治國,就是道家思想在政治上的某種應用。

另一方面,老子的道論對個人身心的安寧有著巨大的作用,所以,後學也開啟了道家的另一條路徑,即由修身悟道而至靜美人生。

最後,發揮一下對“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的理解。“不行”非不行也,不自行也;“不見”非不見也,不自見也;“不為”非不為也,不自為也。

道家最高的智慧,就是把個人的思、為完全融合於大化之中。

陶淵明有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這是何等光明磊落至靜至美的人生境界。

(編輯:西銘)

聲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