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走著走著,花就開了:南京棲霞古寺淨善法師談佛教古籍保護

我們佛教界更要重視起來,要積極發起呼籲,要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和認識到恭敬三寶的意義,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進來。

——淨善法師

棲霞古寺位於南京市東北處的棲霞山上,始建於南齊永明七年,江南佛教“三論宗”的發源地,擁有建於隋代建立的我國最大的舍利塔。1983年被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同年創建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

南京棲霞古寺外景

南京棲霞古寺隋代舍利塔

棲霞古寺歷代祖師大德輩出,留下了燦爛的精神文化遺產。其藏經樓內,透過歷史的塵埃,諸多佛教典籍熠熠生輝,從明代刻印的《南藏》,到清乾隆年間的《龍藏》,以及明代刻版《華嚴經》,歷代高僧祖師的血寫經書、手抄本等,無一不是堪列中華古籍精品的傳世珍寶。

棲霞古寺一直對古籍普查工作非常重視。2014年12月,棲霞古寺順利成為南京第一家‘’五星級檔案部門‘’。為了盤點歷史遺存,並讓這批珍寶得到妥善修複並建檔歸類,在方丈隆相大和尚的支持下,淨善法師帶著一支居士義工團隊,默默工作了五年之久,取得了令人讚歎的成績,引起了中國佛教界和古籍保護界的關注和讚賞。他們整理出龍藏10432冊,散本32664冊,續藏經1398冊,頻伽藏714冊,民國影印宋蹟沙藏556冊等,並對46296冊文獻進行了編目工作。

2018年12月24日,棲霞寺淨善法師應邀專程來到浙江三門多寶講寺,在"恭敬三寶”文化交流會上,接受嘉賓訪談時,從分享棲霞寺藏經樓古籍保護的角度,分享了以下對恭敬三寶的見解:

淨善法師應邀參加多寶講寺“恭敬三寶”文化交流會

這次因緣匯集,能夠親自到多寶講寺來,經過接近一天的學習,自己內心頗有感觸。今天,全國各地各兄弟寺院各個方面的人才,聚集到多寶講寺來,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大的善事,正如《彌陀經》所講的“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大家做的恭敬三寶的事業,是非常有功德的一項事業。

淨善法師在“恭敬三寶”文化交流會上

我來自南京棲霞古寺,修書是我發自內心的一項個人愛好。我讀書是在南京讀的,原來學的是中醫。那個時候我是一名虔誠的在家居士,喜歡到古玩城、到路邊攤,去淘一些破爛不堪的佛經,包括破損的一些佛像,後來就從事於佛教典籍版本的研究,以及文獻的研究。大學畢業以後,我在南京棲霞古寺剃度出家,發心希望能對寺院的經典加以整理。

我們棲霞古寺有1500多年的歷史,歷代高僧輩出,收藏的東西非常多。古寺現有三個國寶級重點保護文物,一是唐朝時期的一塊碑,還有1500多年的石窟群,以及隋朝時期的舍利塔。寺院主體建築是江蘇省文保部門,珍藏了寺院歷代祖師們大德們所書寫的一些經典。我出家的時候,就和我們大和尚稟告,我能不能發心,利用我空余的時間,把這些東西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下來。我們大和尚非常慈悲,滿足了我的心願。

南京棲霞古寺內,淨善法師在修補古籍

我和這批法寶非常有因緣。我是1984年出生的,而棲霞古寺裡除了《龍藏》以外的所有經典,也正是於1984年用當年的報紙包起來的,存放在幾間庫房裡。我和團隊接下來花了三年,對這批四萬七千多冊的佛教經典逐一進行除塵。就經典庫存量來說,我們在全國寺院當中應該是名列前茅的。接著我們又用了兩年時間,把四萬七千多冊古籍輸入電腦,一一存檔。當看到這些古籍保存下來時,我從內心非常讚歎這些祖師們的功德。

南京棲霞古寺內用報紙包裹的古籍(部分)

我這十幾年,幾乎都是和古籍打交道。全國大的寺院的藏經樓,我幾乎都去過。全國公共的圖書館,有藏、有藏經的地方,我幾乎也都走過。經過這一番走訪,我發現整個社會上的古籍,流傳最好的、版本最好的,就是佛經。國家圖書館珍藏了唐代的《佛說觀彌勒菩薩上兜率宮經》,應該是迄今有歷史年號記載的第一部經典。所以說,佛經的推廣,直接推動了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發展。所以現在我們國家現在能保護下來的列入國家名貴古籍珍錄的,六成以上都是佛教經典。另外,像我們早期的敦煌遺書、唐人寫經,幾乎都是祖師們、信徒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完成的。就拿北宋的《開寶藏》來說,從開版到最後的重工,用了十三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的。

淨善法師在藏經樓

浙江也是一塊寶地,佛教《大藏經》有二十幾種版本,浙江就有普寧藏、思溪藏、徑山藏、嘉興藏等,好幾版《大藏經》的出版印刷都在浙江。所以說,浙江是佛教古籍的一個重鎮,以前浙江很多寺院都在刻經、印經。嘉業堂目前還存有二十餘萬塊雕板。如果沒有這些佛經,其他能在全國古籍排上號的就太少太少。為什麽佛經會流傳這麽多呢?就是老一輩的祖師們,用他們的一個信仰,一點點、一點點把它傳承下來、保護下來。

這幾年,我們也走了好多寺院,看到了古籍保護的一些現狀,應該來講不是太理想。為什麽會有這種局面呢?就是因為大家認知度、重視度不是太高,特別是年輕一輩,更是對這些不重視。很多藏經和古籍,就鎖在藏經樓上,每天都在損壞。社會上對古籍保護非常重視,我們佛教界更要重視起來,要積極發起呼籲,要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和認識到恭敬三寶的意義,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進來。

2016年,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到棲霞古寺去看了以後非常震撼。因為我們用了接近五年的時間,把接近五萬冊古籍的除塵和編目工作全部完成。他說,一個公共圖書館要做同樣的工作,最起碼要用二十年的時間。在這裡,我要非常感謝我們的一些義工、一些居士,他們每天吃過飯以後,發自內心地在做整理、做除塵,周而複始,不畏辛苦。所以說,我們佛教界做這些恭敬法寶的事情,是比較有力度的,因為有這麽多的人願意發心來做這個事情,所以我們才取得這麽大的一個成績。

國家圖書館張志清副館長等人在南京棲霞古寺

古籍修複室內觀看古籍修複照片

我剛剛也聽了多寶講寺的這麽多的義工,在諸位法師的帶動之下,做了這麽多恭敬三寶的事情。我建議,我們要把我們所做的事情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重視起來。

我在棲霞寺做的古籍修復工作,是我的一個業餘愛好,我正式職務是監院,每天的事情也很多,包括對外接待、對外活動等,但我只要在寺裡,每天保證必須到樓上修複室去修一點古籍。我們現在寺院現在辟出一個場地,大概有四百多平方米,作為古籍修複室。我也希望能培養出佛教界更多的古籍修複人員。其實社會上會修書的人也可以修,但是他修書的時候,是沒有發自內心的恭敬心,沒有帶著一種信仰。而佛教古籍修複,最主要的是靠我們的發心。希望通過我們不斷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保護佛教古籍的重要性和價值性。

淨善法師在藏經樓

這幾年,我們對棲霞古寺珍藏的善本、孤本,進行了古籍再造。2019年,是棲霞古寺中興一百周年,我們將和南京大學圖書館聯合舉行一場佛教界古籍保護論壇。我們就是希望,讓社會的力量也能融入進來。因為我們出家人念經修行是可以,在古籍保護這一領域,還必須依靠外來的一些力量,給我們進行一個培訓,然後我們再要培養專業人才。

剛剛那位發言的那位居士提到佛像修補的費用很高。確實是這樣。古籍的修複費用也很高。用紙,已經成了現在最大的一個問題。嚴格來講,紙的壽命可以達千年,我們現在看到的敦煌遺書、唐人寫經,其實已經超過千年。這些紙張是非常好,特別是宋代的藏經紙非常好,現在已經失傳。好紙的壽命非常的,人的壽命和紙相比時,非常短暫。這幾年,上海複旦大學楊玉良院士聯合在紙和墨方面有研究的全國專家,每年在浙江開化舉辦一場論壇。浙江開化,在明清兩代就產好紙,上貢朝廷。目前這種紙在消失了一百五十多年之後,重新又被研發出來。據他們研究,這種紙的壽命可以達到兩千八百二十五年。從原材料到紙的成品呈現,要經過七十二道工序、長達三年時間。

多寶講寺“恭敬三寶”文化交流會現場

唐人寫經

我個人建議,今後我們在印經的時候,盡量多選一些好紙。因為民國以後的佛教經典的修復工作,已成為一個世界難題,因為它的紙張,酸性特別大,就像我們的報紙,你放了幾年以後,會發黃,開始脆化、脫落。民國的這些佛教文獻,已經出現這些問題,修複是太難太難了。只有好的紙張,才能更好地把佛法傳承下去。這也是對我們三寶的一種恭敬。而且印刷的品質盡量要好,因為印得好的經書,大家看了以後會特別珍惜。你看我們仿古的一些法本,用錦盒包裝的一些法本,在寺院的流通處一放,善男信女們很快就把它請走了,回去以後也會把它恭敬地放起來。如果我們印的經典,沒有選擇好的裝璜形式,沒有好的紙張,大家就不重視,感覺這些東西來得太快,隨地就把它扔掉。

剛才從一個方面講到修複的成本高,但是我個人又感到,只要我們發心,這個成本又不高。為什麽這樣講?修書是一個很傳統的行當,其實不需要太多的儀器和專業工具。比如我在寺院修書,就一支毛筆、一個小水杯,我們壓書用的工具,就是從山上原來老的寺院遺址扛下來的石頭,就可以壓書,很簡單。我們也到過公共館,他們的壓書機、裁紙機,一套要幾百萬元,個人感覺沒有必要。因為後來還是要靠人工去進行修複,只要你能耐得住性子,慢慢地是可以把它給修複好的。書不怕破,就怕我們沒有這顆心。我有時候也給團隊這樣鼓勁:我們棲霞寺有四萬多本古籍,我們大家要好好地發心,我們現在做的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我們現在隨便做一做都是幾個億的工程,為什麽這樣講呢?因為佛經的價值太高了,我不是指它的經濟價值。很多人就問:師父,這麽多的書,你什麽時候能把它修好?我說,只要我們發自內心的,有恭敬心,慢慢地去做,“走著走著,花就開了。”只要往前去走,往前去做,不管有什麽困難,有什麽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通過這幾年的推廣,我們寺院更多人對此重視起來。我們去年對藏經樓進行改造,投入接近二百萬元;然後我們藏經樓又添置了六十個金絲楠木的書櫥;我們現在在建一個大的修複室,也是希望讓更多的人能夠重視古籍保護工作。

南京棲霞古寺內古籍修復工作台

南京棲霞古寺藏經樓

南京棲霞古寺藏經樓,淨善法師帶領的

古籍修複團隊在工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