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清明節的5個冷知識:寒食節的傳說就是個妥妥的悲劇

許多沒有完整性格的中國節日都會被餃子這種食物佔領。清明節就不一樣,清明節有一百個理由不吃餃子吃青團。其實,每個節日都有幾個被人遺忘了的所謂“冷知識”,今年我們從清明說起。

1

清明節,字寒食,號悲劇的誕生

清明節有個孿生兄弟叫寒食節,現在已經不過這個節了,但是它是清明節的親哥哥。

寒食節的傳說就是個妥妥的悲劇。

晉文公重耳被父親追殺流亡他鄉,他的仆人割下一塊肉給他充饑,割股奉君啊,誰能不感動!重耳先生感動的方式是啥呢?燒死介子推——

重耳即位之後忘了掉肉的介子推,而介子推秉持著“我愛你但就是不讓你知道”的心態,隱居山裡了。

重耳想起介子推時,決定放火燒山逼介子推出來,結果當然是把人燒死了!

什麽是相愛相殺,這就是。

拿什麽填補心中的愧疚和腦袋的愚蠢啊?重耳決定把介子推打造成全民偶像,在他忌日這天全民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謂之寒食。

第二年,晉文公到介子推墳前,見老柳樹死而復活,他給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寒食就在清明節的前一兩天,日子太近了,時間長了,就不過節了。但寒食的靈魂留在了青團裡,被吃貨們代代相傳。

2

吃青團時宜想象鑽木取火

其實吃寒食還有一個原始崇拜的意義在其中。

點亮人類文明的一大要素火,曾經啟發了波斯帝國的瑣羅亞斯德教以及赫拉克利特,也啟發了青團。

中國古代人對火也有一番獨特的原始認識。火也是會用舊的吧——聽起來很好笑,但你和我的祖先就是有這樣天真可愛的想法。蘇軾說的“且將新火試新茶”,也就是在清明這個時候。

為了更新一下火的系統,滅舊火生新火,在冬春之交這叫“改火”。在鑽木取火出新的火苗之後,就吃一些寒冷的食物吧。

3

掐指一算,今日當五行缺火

東北的朋友先不要誤會,這個“缺火”,不是在罵人。

對大地認識不足的時候,祖先便開始仰望星空,希望從遙遠的星辰裡獲得世間的奧秘與生存的啟示。

他們看到天上的一顆星,當時叫做“大火”,現在我們叫這顆星為心宿二,他是天蠍座最亮恆星天蠍座α星。這顆星是一顆紅超巨星,有強烈的紅光。

春天心宿二從東方夜空升起,東方是“木”位,古人認為此時“火盛”,所以人間就要禁火,火都禁了所以只能寒食咯。

不過寒食這個習俗後來也成為了陋習,因為嚴格執行禁火吃寒食,北方寒冷,老少羸弱常常會因此生病,曹操還為此發布過《明罰令》廢止禁火。

4

那些春天的節日,都是春遊的借口吧

春天節日真的很多,清明節、寒食節、花朝節、上巳節……而且都比較像,大概是萬物復甦大家要多找幾個理由出去玩吧!是的,唐代的時候,寒食清明放假7天

清明假期最後一天,7號是農歷三月三上巳節,這個節比清明節古老多了,《周禮》裡頭說上巳節有修禊的習俗,說白了就是到水邊去春遊。杜甫寫過“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一句話,把時間地點人物交代得十分清楚嘛。

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是一篇無與倫比的春遊遊記。春遊時,他們會玩一下曲水流觴。

這個遊戲是這麽玩的:大家排排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基本就像擊鼓傳花。

文人喝酒,群眾吃雞。一般百姓通常是玩曲水流雞蛋的遊戲,男人在溪水上流投雞蛋,少婦們在下遊收搶雞蛋,西晉張協寫過“浮素卵以蔽水,灑玄醪於中河”。

據說這種奔放的玩法可能與商王朝的起源有關,“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傳說商王祖先簡狄就是吃了玄鳥的鳥蛋才生下了商的始祖契。

5

杜牧給清明節下了魔咒嗎?

清明時節經常會降溫及下雨,不斷地驗證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是杜牧給清明節下了魔咒嗎?

大唐“氣象預報員”杜牧可以說非常擅長觀察自然了。

冬至之後太陽北直射點開始北移,到了4月,北半球氣溫逐漸上升,位於西太平洋的海上副熱帶高壓開始抬頭,海洋暖濕氣流北上進入大陸,南方水汽開始向北方傳遞,容易帶來降雨。

此外,春天南方的暖濕氣流和北方的冷空氣常常相遇,一互動就降雨了,但也就是紛紛的小雨。

其實,清明時節無論是踏青還是祭祀,都是一種對生命的追逐。站在萬物復甦的春天裡感知自然,或是在追祭親人的儀式裡敬畏生命。原來有那麽一刻,我們跟王羲之在《蘭亭集序》裡的感慨是一樣的:生命,永遠可感、可觀、可歎。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原來千百年來,我們過的是同一個清明節。

編輯 |曹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