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服用消化性潰瘍葯後靜臥10分鐘

一旦出現了消化性潰瘍,首選都是選擇藥物治療和藥物控制。那麼,在服用這些潰瘍尖藥物時,應注意些什麼,很多人並不清楚。


目前常用藥物有三大類

一是抑製胃酸分泌葯:臨床常用的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普拉唑等適用於各種難治性潰瘍,還可與抗生素的協同作用可用於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

二是黏膜保護劑:目前已不屬於治療潰瘍的一線用藥,但與抑酸葯聯合服用後,可提高潰瘍癒合品質,減少潰瘍複發,常見的硫糖鋁、膠體鉍枸櫞酸鉍鉀、米索前列醇等。

三是胃腸動力葯:主要用於出現噁心、嘔吐、腹脹等癥狀的患者促進胃腸排空,緩解癥狀。

目前臨床上常採用的治療方法是以上三類藥物的聯合應用,具體如何搭配,取決於醫師的習慣和患者的身體情況療效並無大的差異。

服藥後需靜臥10分鐘

很多人服用消化性潰瘍藥物後,都喜歡在椅子上坐一會或走動一下或是一杯水,認為這樣有助於葯的吸收。恰恰相反,其實這些做法不利於藥物發揮作用,尤其是大量會使胃黏膜表面附著的顆粒物被稀釋,屏障作用被破壞,從而會減弱藥性。

消化性潰瘍藥物後要在床上或沙發上閉眼靜臥10分鐘左右(不要看電視、玩手機、看雜誌,也不要與別人說話),這樣不僅能減慢藥物排空速度,延長藥物作用在局部的時間,能減少十二指腸液的反流,減輕對胃黏膜的腐蝕作用,有利於提高藥物的療效。

消化性潰瘍葯不可隨意亂停

從臨床觀察來看,90%的消化性潰瘍患者都有腹痛現象所以給患者止痛也逐漸成為胃潰瘍疾病治療的首要目的。當然,不是治好了腹痛,消化性潰瘍就會好了,最重要的是通過藥物治療促進潰瘍面癒合,防止併發症發生。所以,即便患者使用藥物後,腹痛感覺消失了,也應繼續按標準療程來治療,不可隨意自行停葯。過早停葯可能會影響潰瘍面的癒合品質,增加複發可能性。

為了減少藥物性潰瘍的發生,不要長期大量使用某一種潰瘍藥物一旦出現胃部不適,應當減量或停止使用該類藥物,並及時去醫院就診。有胃病的人選擇對胃部損害小的藥物;在飯後服用,以減少對胃腸的刺激。

王瑞玲 副主任醫師 火箭軍總醫院

★全國郵發代號:36-43 80-151

★微信搜索:JiaTingYiXue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jtyxzz.com

★郵購地址:鄭州市經二路13號家庭醫學刊社

★健康是福|關愛家人|關注家庭醫學|健康一手掌握

我們是您的家庭小衛士|歡迎致電我們!

0371-65968289/ 65954441

掃一掃健康一手掌握

關注我們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