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聚焦 | 每月花幾千塊錢租房的人為什麽還不買房?

導讀

寧願租房,也不買房的人,要麽缺錢,要麽缺心眼兒,但實際沒人缺心眼兒,大家都是缺錢的人兒~

我們經常會討論,買房劃算還是租房實惠?

其實站在不同立場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買房的人覺得,我買房可以升值,當然更劃算。租房的人覺得,每月像被追債般的高額支付房貸,其實並不是生活的本質,房子最終是為了生活。

在這麽一個本該消費更新的時代,確實有很多人為了一套房子過起了所謂的消費降級的日子,比如吃飯穿衣走網購,找優惠,但那些不為一套房子而降低生活水準的人其實也沒有多麽順理成章的就讓自己的消費更新起來,雖然背起LV的包包,但每月信用卡的透支度也像是追債般的存在。

前一陣,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一小哥在電梯中給女友打電話,女友催他趕緊回老家結婚,被逼急了的他,在電話裡怒吼著,等自己賺夠了錢就回去,還順帶著把格子間,公寓間相貌堂堂,衣冠楚楚的白領們諷刺了一頓,說其實大家都一樣,表面風光,內地裡不知道被多少因素或者金錢關係牽製著。

經濟的發展,每個人都有追求更好物質和更好精神享受的權利,我們可以在白天分析著金融大數據,理財利率,房貸利率上浮多少,那筆投資又賺了多少,也可以在晚上回到自己的小家,吃一碗泡麵,結束一天的勞頓。但真正能夠代表我們生活水準和品質的還是手中的資產和自身的財富。

要麽擁有有形的資產,要麽擁有無形的財富,空談理想和抱負似乎在這個時代並不通行。

有些人就是因為看不到太長遠,所以才會一輩子與財富擦肩而過。

我們來理想化地算一筆账:

一套100萬的房子,貸款30年,加上利息,按200萬來計算,可以居住70年,那麽,每天的花費是78元,一個月的費用是2400元,和每月的房租其實差不多。

不同之處在於,買房70年後,你手中還有一套拆遷房或者是一筆賠償金,相當於你只是花了2年的房租,即6萬,並利用30年的時間還了200萬的貸款,在70年的時間裡,在住房方面一共花費了206萬,然後就得到一套價值200萬的房子或者至少200萬的賠償。實際上,在這70年的時間裡,買房的人一共花了6+200-200=6萬。

租房的人每月2400的房租,租房70年,一共花費了200萬。

以上,建立在房子不升值,不貶值,房租不漲價,不降價的前提下,計算結果採用四舍五入的方式。

有些人說,我不一定租房70年,有些人說,我不一定租2000多的房子,有些人說,70年後不一定賠你200萬。

算了,不計較這些了~

一個看的是當下,一個看的是未來。雖然說要把握當下,活在當下,但房產這事吧,涉及子孫後代,還是看長遠的比較好。

這麽看來,怎麽最劃算,其實一目了然。

租房70年,那就是實打實的70年的消費支出,買房70年,產權到期了,雖然房子沒了,但有補償,相當於只是付了70年的房租,買了個永久飯票。想想,當然是後者劃算了。

買房,還貸時間久了,你就會覺得,房子還是買的挺值的。

租房,時間久了,你會總有在給別人還房貸的感覺。

作為手中沒多少錢的人來說,我們真的比別人再明白不過:租房是無奈之舉,買房是迫不得已。如果現在手中有點小錢,誰會放著長遠的好處不乾,而去浪費金錢在租房這種賠本的買賣上。都是被金錢困死了罷了。

有人發問:我選擇租房是因為,誰知道5年後 ,10年後,我還在不在這個城市生活和工作。

為什麽要擔心五年後,十年後自己在哪兒工作,會不會回老家種地,做生意?為什麽就不會覺得自己有能力,有本事在一個大城市扎根,在大城市創下一番自己的事業?

租房,是為了選擇自己當下想要的生活。買房,是為了選擇自己想要的未來。對所有人來說,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隻不過是讓未來更美好。

未來或許房價真的會廉價無比,會不值錢,但值錢的是房子下邊的土地。你以為腳下的土地是你的,錯,是郭嘉的,郭嘉給你劃了一塊兒地,你才能永久使用,不給你劃,你就永遠漂著,不準落地。

挺殘忍的,我為這個城市付出了十幾年,幾十年,竟然不讓我扎根。

有人說,能用錢生錢的就是投資,不能,就是負債。這麽來看,買房是錢生錢,租房只能是負債。那些每月花幾千塊錢租房的人,為什麽寧願負債,也不願意錢生錢呢?或許是真的缺一筆錢吧。希望大家早日實現錢生錢的美夢。

-End -

本文版權歸【聊宅】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