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山藥怎麼吃治耳鳴?先確定是不是腎虛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華葯海》、《中華臨床中藥學》、《中醫補益大成》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這篇文說,咱們來和您聊聊關於耳鳴食療的辦法。

用什麼呢?我們今天說的,是用山藥。

這個山藥,是生活中的常見食。近些年被炒得很熱。我們所熟知的,就是山藥能健脾。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常常吃山藥是不錯的選擇。那麼,山藥為什麼能調治耳鳴呢?

首先,我們知道,這個山藥色白。中醫講,白入肺。山藥多黏汁,故而山藥可以幫助我們保養肺陰,是能養肺的。接下來,肺屬金,而腎屬水,中國傳統的哲學理論告訴我們,金能生水,故而養肺金,就能養腎水。這就是所謂的「虛則補其母」。這一番道理,在《醫經溯洄集》裡面是明確闡述的。

所以說,通過山藥,我們可以養腎陰,對於腎陰虛導致的一系列問題,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接下來一個問題是,耳鳴和這個「腎陰虛」之間,到底有多大關係?

跟您說,關係很大。腎開竅於耳,腎陰不足,則耳竅失養,於是發為耳鳴。可以說,腎陰虛,作為「腎虛」的一種「類型」,所引發的癥狀中,耳鳴、腰膝酸軟、煩熱不眠、盜汗低熱,是比較典型和常見的癥狀。看舌頭,往往舌紅少苔。

這樣的人,往往伴隨一點乾咳。因為腎水不足的人,反過來會引發肺陰的不足,從而引發乾咳。

這裡面需要跟您仔細交代的,是對於耳鳴癥狀,我們一定要分辨清其具體原因。看它到底是不是腎陰虛造成的。有的人,偏於腎陽虛,就是在耳鳴、腰膝酸軟、乏力頭暈的基礎上,多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的寒象。這個時候,用山藥就不合適。還有的,屬於脾虛,氣血虛少不能濡養頭面造成耳鳴。這樣的人,往往有消化系統癥狀,比如長期的消化不良、便溏、腹瀉等等。這些不難被辨別清楚。

說了這麼多,咱們具體怎麼用山藥呢?驗方如下——

淮山藥50克,山萸肉20克,粳米100克。淮山藥和山萸肉水煎,去渣取汁,將葯汁和粳米一同入鍋煮粥即可。每日早晚溫熱服用,5到7天為一個療程。為什麼多加一個山萸肉啊 ?山萸肉能固澀。補進的陰精,咱們得固澀住啊,所以用山萸肉來幫忙。山萸肉其實也是入肝腎經,陰陽並補的。此方擇選自《中醫藥膳學》。

好了。文說到這裡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