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乾眼症」分型論治:肝腎陰虛證

乾眼在中醫眼科屬於「白澀症」範疇,又稱「神水將枯症」。其發病與外感六淫、內傷七情久致臟腑功能紊亂、氣血津液失調有關,如各種原因導致的肺、肝、脾、腎津傷液耗,不能正常發揮其生理功能,而影響氣血津液的生成、輸布,目失濡養發為本病。

肝腎陰虛證

眼乾澀畏光,雙目頻眨,視物欠佳,白睛隱隱淡紅,久視則諸症加重;全身可兼見口乾少津,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夜寐多夢;舌質紅,苔薄,脈細數。

因伏案工作日久,或因熬夜、失眠等損傷肝腎之陰液,肝腎陰虛,精血虧虛,則淚液生化之源不足,致淚液生化無源,或陰虛火旺,虛火上炎,津虧淚少,目失潤澤生燥,而發為本病。

肝腎陰虛論治

治法:補益肝腎,滋陰養血。

主方:杞菊地黃丸(《醫級》)加減。

常用藥:枸杞子、菊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牡丹皮、澤瀉、當歸、蟬蛻。

指南:白澀症的分證論治中主方杞菊地黃丸適用於肝腎陰虛證患者。

●杞菊地黃丸滋腎養肝明日,用於肝腎陰虛之白澀症。症見兩目昏花,視物模糊,或眼睛乾澀,迎風流淚等。治以補益肝腎,滋陰養血。

●方中熟地黃味甘純陰,主入腎經,長於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葯。山茱萸酸溫,主入肝經,滋補肝腎,秘澀精氣;山藥甘平,主入脾經,健脾補虛,澀精固腎,補後天以充先天,同為臣葯。

澤瀉利濕泄濁,並減熟地黃之滋膩;丹皮清泄虛熱,並製山茱萸之溫;茯苓淡滲脾濕,既助澤瀉以泄腎濁,又助山藥之健運以充養後天之本,俱為佐葯。六葯合用,三補二瀉,以補為主;腎、肝、脾並補,以補腎陰為主。

劑量:熟地黃24g,枸杞子9g,菊花9g,山茱萸12g,山藥12g,茯苓9g。

用藥要點:臨床以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口燥咽乾、舌紅少苔、脈沉細數為使用要點。

方中熟地味厚滋膩,有礙脾運,故脾虛食少便溏者不宜使用。配伍知母、黃柏以加強清熱降火之功,可退骨蒸潮熱;與覆盆子、煆龍牡配伍,更能發揮澀精止遺之功。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杞菊地黃丸能調節Th細胞的功能,對細胞和體液免疫均有調節作用;能改善氧自由基代謝的抗氧化作用,增強過氧化物酶活性,顯著降低血清過氧化脂質含量,增強機體抗氧化防禦功能;

降低血液黏稠度,抑製血栓形成;通過抑製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達,降低血漿一氧化氮水準,從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保護肝臟和心臟,改善腎功能,消除蛋白尿,調節鈣磷代謝等。

開闊眼界微信ykjk66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