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珍稀罕見的宋代王府圖書典籍鑒藏印

一、有關“邸”的文字解釋及在宋代的適用

此“濮邸德茂圖籍”印,邊4.5厘米,呈正方形,台厚1.1厘米,通高3.2厘米。鈕身近矩形,頂稍顯弧狀,有一“上”字,穿孔位於鈕底。外表滄桑烏黑,傳世使用痕跡明顯。印文“濮邸”是印主真實身份宋代濮王府的代稱,“德茂”是對印主道德美盛、德行高尚的褒揚之辭。

《說文解字注》:邸,屬國舍也。顏注曰,郡國朝宿之舍在京師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歸至也。宋代《天聖營繕令》對官邸制度確立了最主要的原則,如對官邸、民捨的正名:執政與親王的官邸才能稱府,其余官邸稱宅,庶民曰家,對宋以後的影響較大。上海博物館孫慰祖《唐宋元私印押記》一書收錄有“南陽東宅印信、正陵洪卿宅記”印跡。近見一宋印,3.9厘米見方,高3.3厘米,印文“南陽家記”。另據報導,明代李廷相官至戶部尚書,兼翰林學士,加太子賓客。嘉靖十八年致仕歸鄉,在數方鑒藏印裡,有一方“濮陽李廷相家圖籍”印,應是入仕前或致仕後的鑒藏印。從而印證了《天聖營繕令》對官府、民捨的正名“府、宅、家”稱謂,從宋延續到明亦是如此。

二、有關《宋史》對親王府邸的代稱

《宋史》本紀卷十三:“英宗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諱曙,濮安懿王允讓第十三子, 母曰仙遊縣君任氏。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於宣平坊第。初,王夢兩龍與日並墮,以衣承之。及帝生,赤光滿室,或見黃龍遊光中。四歲,仁宗養於內。寶元二年,豫王生,乃歸濮邸。”據此可知,英宗趙曙本為濮王趙允讓之子,四歲過繼仁宗為子。仁宗子豫王出生,趙曙仍回濮王府邸。豫王早夭,後趙曙繼位是為英宗。

《宋史·楊礪傳》:“楊礪,字汝礪,京兆鄮人。曾祖守信,唐山南西道節度、同平章事,本宦官複恭假子也。祖知禮,後唐均州刺史。端拱初,真宗在襄邸,遷庫部,充記室入伍,賜金紫。”

《宋史·後妃傳》:“韋賢妃,開封人,高宗母也。初入宮,為侍禦。崇寧末,封平昌郡君。大觀初,進婕妤,累遷婉容。高宗在康邸出使,進封龍德宮賢妃。”

《宋史》楊礪傳中的“端拱初,真宗在襄邸”,表真宗為襄王時的親王府稱“襄邸”;後妃傳中的“高宗在康邸出使”,指高宗為康王時的親王府稱“康邸”。

綜上可知宋代親王與府邸的代稱關係為:“某王=某邸=某王府”。

三、有關《宋史》之外史書對濮王府邸亦稱“濮邸”

《萍洲可談》(宋·朱彧)卷一:“本朝置大宗正寺治宗室,濮邸最親,嗣王最貴,於屬籍最尊,世世知大宗正事。”

《文獻通考》(元·馬瑞臨)卷二百五十九·帝系考十:“大觀二年正月,詔: 自我英宗起於濮邸,入繼大統,濮王之後,於屬雖親,於服己遠。”

《續資治通鑒》(清·畢沅)宋紀六十一:“後四歲,與帝同育於禁中,仁宗常謂太后,它日必以相配,太后許諾。 既長,出宮;慶歷七年,歸於濮邸,封京兆郡君,於是正位。”

可見: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無論是宋還是宋之後的史書, “濮邸”都是宋代濮王府邸專屬之代稱。

四、濮王府是宋代最具使用“圖籍”印的王府

有關“圖籍”的一般解釋:1、圖簿,地圖和戶籍冊,指疆土和人口。2、圖書,文籍、典籍。

有宋一代在親王中先後設立了“嗣濮王、嗣秀王、嗣榮王、嗣沂王”,濮王為四大嗣王之首,而“世世知大宗正事”。宋朝大宗正司創置於仁宗時期,以皇兄趙允讓寧江軍節度使濮王首任知大宗正事,是管理皇室、親族內部事務的中央行政部門。掌糾合宗室外族屬而訓之以德行、道藝,接受其詞論而糾正其違失,以及管理宗室的人員、身份、屬籍、帝王陵寢及其祭祀等。將國事、家事有效的分離,是我國古代政治的一大進步。

宋代的圖書文化與繪畫藝術處於歷史巔峰,有三位嗣濮王在這方面頗有建樹。據《宋史》有關記載:趙宗晟,趙允讓之子。紹聖元年六月,以武安軍節度使判大宗正事,加檢校司徒嗣濮王。宗晟好古學,藏書數萬卷,仁宗嘉之,益以國子監書;趙宗綽,宗晟之弟,早年與英宗同學於官邸。官至河陽三城節度使,檢校司徒嗣濮王。據南宋洪邁《容齋四筆》載有:“宗綽蓄書七萬卷。……三館秘府所未有也,盛哉!” 為兩宋宗室藏書之最;趙宗漢,趙允讓之子,英宗幼弟也。元符初,以彰德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司空嗣濮王,判大宗正事,宗漢善畫,當作《八雁圖》,人稱其工。《宣和畫譜》記載趙宗漢畫作“今禦府所藏八:水墨荷蓮圖一, 水墨蓼花圖一,榮荷小景圖一 ,榮荷宿雁圖一,水葒蘆雁圖二 ,聚沙宿雁圖二。”

如是,濮王府無論是管理皇室宗族事務,還是藏書繪畫或鑒畫,而使用圖籍印都是順理成章的事。

五、對“濮邸德茂圖籍”印的考證結論

綜上述文獻史實記載到濮王府管理皇室宗族的職能,與其在藏書、繪畫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及從此印的篆文、形製、鈕式等特徵,與已發現和報導過的宋代圖書、圖籍印比較,都有時風近同關係。自然可以得出如此結論:“濮邸德茂圖籍”印當為宋代濮王府用印。

唐宋元時期的王府圖書圖籍印,之前未見任何報導。此印的出現既填補了空白,也提供了印學研究的新資料,實為珍稀可寶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