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3.15打假日,來看看身邊有哪些摻假的食品吧

今天是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是保護消費者權利與利益的日子;現在很多商家為了牟取暴利會製作出大量劣質假冒食品,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

那麼我們身邊主要有哪些摻假的食品呢?

1.蜂蜜:蜂蜜摻假主要成分包括糖漿、玉米糖漿、葡萄糖等。

如何分辨:從外觀看,還蜂蜜應該是潤澤的膠狀液體,有著蜂蜜特有的光澤,但又不像水那樣透亮和澄清,並且一般來說,蜂蜜越稠越好。

2.牛奶:牛奶摻假主要成分包括:奶粉、尿素和凝乳;更惡劣的還有利用尿素、洗滌劑、蘇打和脫脂奶粉製成的假牛奶。

如何分辨:好牛奶口感均勻而順滑,倒在乾淨玻璃杯裡,停幾分鐘,再倒出去,杯壁上均勻一層薄薄的掛杯。

3.橄欖油:橄欖油是摻假最嚴重的油脂,常見冒名頂替品包括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等。

如何分辨:一是酸性值,可食用的橄欖油酸性值不超過3.3%;二是認準「特級初榨」四個字;三看產地,一般從西班牙、義大利、希臘這3個國家進口的橄欖油質量較好;四看色澤,一般越清亮越好。

4.咖啡:咖啡摻假主要成分包括烤玉米粉大麥粉等;速溶咖啡摻假主要有麥片、澱粉等。

如何分辨:真咖啡應具有特殊的咖啡香氣;真速溶咖啡沖泡後立即溶解,無浮漂和渣滓。

5.鮮榨果汁:果汁摻假主要成分有葡萄柚汁、高果糖玉米糖漿、添加劑、香精等。

如果分辨:鮮榨果汁味道稍淡,顏色沒有那麼鮮艷,選擇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劑較少的。

6.葡萄酒:葡萄酒摻假主要成分有酒精、水、添加劑和香精的混合物;另一種摻假是以低價的葡萄酒重新灌裝在高檔酒瓶中。

如何分辨:摻水的假酒,可用酒度與最低固定酸值度的比值進行判斷,但若同時加入酒精,該法失效;有經驗的品酒師能從外觀、口感、香氣等方面分辨真偽,但感官檢驗無法量化,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

7.!牛羊肉:一般假的牛羊肉製品出現最多的是在火鍋店、烤肉店、滷肉店及一下小飯館;摻假主要成分是鴨肉、醃製劑、澱粉、色素、添加劑牛、羊脂肪增味。

如何分辨:一是蛋白質鑒定法,二是分子鑒定法,但都不適合我們普通老百姓,如果想吃牛羊肉,還是建議買生肉回家做。

而除了這些摻假的食品外,生活中濫用添加劑的食品也是比比皆是。

1.水產養殖裡添加含有強致癌性的「孔雀石綠」

2.鴨蛋裡添加致癌性的「蘇丹紅」

3.奶粉裡面添加「三聚氰胺」;牛奶中添加「水解皮革蛋白」

4.肉裡面添加「瘦肉精」

5.開心果、麵粉....添加「增白劑」

6.乾貨、腐竹、粉絲....添加「吊白塊」

...............

濫用添加劑的食品太多了,除了這些摻假、濫用添加劑的,生活中還有地溝油、殭屍肉...........這些也是隨處可見啊,平日裡購買食品,一定要注意多看,多觀察,畢竟是吃進肚子裡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