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別人家的爸爸”怎樣與孩子相處

看“別人家的爸爸”怎樣與孩子相處

文丨張聰

按理說,這個世界上既然存在“別人家的孩子”,就應該相應地存在“別人家的爸爸”(當然,還有媽媽)。

如果說,在“別人家的孩子”身上匯集著人父人母們對於自己兒女的一種理想主義的期待;那麽,在“別人家的爸爸”身上,我們也應該可以找到人子人女們對當下幸福生活的渴求。

歷史上,誰最有資格被譽為“別人家的爸爸”呢?在我想,頭一個就要數南宋大詩人陸遊。這位“陸爸爸”共有七個兒子(子虡、子龍、子修、子坦、子約、子布、子聿),並沒有一個十分出名的,既沒有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也沒有贏在人生終點線上。但,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好好讀讀“陸爸爸”詩集(《劍南詩稿》)裡記述家庭生活的詩作,一定會掩卷而歎:人生在世,如果能遇到陸遊式的爸爸,著實是件幸運的事情。

陸遊

“陸爸爸”的優點很多,頭一樣可人之處就是絕不吝惜誇讚自己的兒子。錢鍾書先生在《談藝錄》(三七)裡說,陸遊平生有二癡事,其中一件就是“好譽兒”——這對於在含蓄內斂的中國文化裡成長起來的“陸爸爸”而言,是很不容易的。不必說古代,即便到了今天,在不少中國人看來,兒女仍只是父母的一件“附屬品”,即便他們做的再好,也只能由別人來稱讚,自己不但絕不能誇耀一句,還要時時加以申斥,禁怕兒女臉上露出一絲得意之色——大家可以回想《紅樓夢》裡“大觀園試才題對額”的場景,父親賈政心裡明明因兒子寶玉的才學沾沾自喜,可嘴裡偏要“蠢材”“畜生”地罵個不停。這叫“人前訓子,背後教妻”,不如此便不能彰顯父親的權威。至於兒女們的人格和尊嚴簡直渺小到根本不值一提。

然而,“陸爸爸”卻不是這樣的,他不但能用一種欣賞的目光來看待兒女的言行,還能形諸筆墨,寫成詩句。我們且看他的《喜小兒病愈》——

喜見吾家玉雪兒,今朝竹馬繞廊嬉。

也知笠澤家風在,十歲能吟《病起詩》。

一床共置朝回笏,百屋常堆用剩錢。

何似吾家好兒子,吟哦相伴短檠前。

(見《劍南詩稿校注》卷十九)

詩寫於淳熙十四年冬,詩題中的“小兒”指的是“陸爸爸”的幼子陸子聿。詩句中的“笠澤”指的是唐代詩人陸龜蒙。這兩首詩淺白得很,第一首稱讚小子聿十歲就能寫詩,不愧陸氏家風,第二首說即使金滿箱、笏滿床,也比不上我家燈前吟哦的讀書郎——自得之色,溢於言表。

示兒

……

讀書習氣掃未盡,燈前簡牘紛朱黃。

吾兒從旁論亂治,每使老子喜欲狂。

不須飲酒徑自醉,取書相和聲琅琅。

人生百病有已時,獨有書癖不可醫。

願兒力耕足衣食,讀書萬卷真可益!

(見《劍南詩稿校注》卷二十二)

此詩作於紹熙二年。“吾兒從旁論亂治,每使老子喜欲狂。不須飲酒徑自醉,取書相和聲琅琅”——蘇子美以《漢書》下酒,而“陸爸爸”連酒都不必飲,只要聽到兒子高談闊論便已陶醉不已,我們想象他可掬的憨狀,真要啞然失笑了。

“陸爸爸”還有一首《燈下晚餐示子遹》:”……艱難幸複致一餐,餔啜燈前百憂散。遹子挾冊於於來,時與乃翁相論難。但令歆向竟同歸,門前藉湜何憂畔。”(卷六十四)——飄飄然以西漢的學者劉向、劉歆父子自比,和兒子辯駁論難不比饑餓時搞到一頓晚飯更令人開心嘛?

睡覺聞兒子讀書

夢回聞汝讀書聲,如聽簫韶奏九成。

且要沉酣向文史,未須辛苦慕功名。

人人本性初何欠,字字微言要力行。

老病自憐難預此,夜窗常負短燈檠。

(見《劍南詩稿校注》卷二十五)

這首詩作於紹熙三年。自己一覺醒來,聽到兒子的讀書聲,這聲音太動聽了!簡直就像能招引來鳳凰的簫韶之樂一樣好聽——語言雖然浮誇,卻很能寫出“陸爸爸”心裡的那份殷殷之情。

關於兒子的讀書聲,“陸爸爸”還寫過不少:“春寒催喚客嘗酒,夜永臥聽兒讀書”(《閑居》)“婦女晨炊動井臼,兒童夜誦聒比鄰”(《閑居初冬作》)“兒饑讀書到雞唱,意雖甚壯氣力微”——他得是多愛聽!

當然,從這首詩裡我們還可以看到“陸爸爸”的另一樣可人之處——他絕不用“功名”兩個字禁錮孩子的成長——“且要沉酣向文史,未須辛苦慕功名。”

陸遊自己是學問家,是真正懂得讀書的樂趣的人,所以他絕不催促兒女們犧牲自己的成長來換取現實的利益。他勸勉孩子讀書的詩幾乎都是這個調子:別著急,慢慢學、慢慢讀,把書一字一句讀到心裡去,通過踐行好好成就你們自己的一生。

新涼夜坐有作

老夫任運本騰騰,一念軒裳實未曾。

閑似苔磯垂釣叟,淡如村院罷參僧。

硯屏突兀蓬婆雪,書幾青熒蓮杓燈。

稚子可憐貪夜課,語渠循舊未須增。

(見《劍南詩稿校注》卷二十五)

“稚子可憐貪夜課,語渠循舊未須增”——兒子讀書熬到半夜,“陸爸爸”勸他只需循定例讀書即可,不必貪多。這是理學家們普遍的態度:學習貴在有恆。一時搶跑,反倒容易跌倒。

夜坐示子聿

久客誠當去,無心偶小留。

掃空閑夢想,閱盡舊朋儔。

學術非時好,文章幸自由。

不嫌秋夜永,問事有長頭。

(見《劍南詩稿校注》卷四十七)

“學術非時好,文章幸自由”——是“陸爸爸”的夫子自道,有這樣淡然的心態,兒子們怎能不獲得廣闊自由的成長太空。

老學庵

窮冬短景苦匆忙,老學庵中日自長。

名譽不如心自肯,文辭終與道相妨。

吾心本自同天地,俗學何知溺秕糠。

已與兒曹相約定,勿為無益費年光。

(見《劍南詩稿校注》卷二十五)

“已與兒曹相約定,勿為無益費年光”——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陸爸爸”的詩作中極少有居高臨下、指點教訓的話。《劍南詩稿》裡僅以“示兒”或“示某兒”為題目的就有二十多首,我們讀其中的每一首都能感受到他和孩子說話時平和、真誠態度,很多時候他還要把自己也擺進去,顯得更加富有生活意趣——這其實是“陸爸爸”的又一可人之處:

示子遹

敢恨吾生後聖賢,六經雖缺尚成編。

本來堯舜身親見,孰謂丘軻道不傳?

妙理豈求逢掖外,淳風寧在結繩前。

此身未死還堪勉,更伴吾兒學數年。

(見《劍南詩稿校注》卷六十一)

即事

陶令常耽酒,龐翁不出家。

安貧炊麥飯,省事嚼茶芽。

池滿浮雛鴨,庭荒噪渴蛙。

詩成賞音絕,自向小兒誇。

(見《劍南詩稿校注》卷三十四)

白發

白發今年一倍增,閉門養此老無能。

牛羊被野霜天晚,禾稼連雲歲事登。

未午舂炊余脫粟,乍寒包裹有粗繒。

自憐未廢詩中業,父子蓬窗共一燈。

(見《劍南詩稿校注》卷二十六)

“詩成賞音絕,自向小兒誇”,“自憐未廢詩中業,父子蓬窗共一燈”,“此身未死還堪勉,更伴吾兒學數年”——倘若有人問我什麽是“好的家庭教育”,我一定把這幾句詩出示給他們看,詩句勾勒出的就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教育場景:父母絕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的陪伴者,他們要和孩子共同努力成長!

教育的本質是情感的相互激蕩、心靈的相互印證、精神的相互激發、生命的相互推動,自己停滯不前的父母永遠不可能理解成長中孩子的甘苦,彼此間很容易形成情感的隔膜。沒有平等相契,就談不到真正的理解與尊重。

很多失敗的家庭教育不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的嗎——孩子,你要按照我說的道理去做,但不要學我做事的樣子。父母的言行是“兩張皮”,孩子自然也不會本著一顆“誠心”來面對自己的生活。

除了以上列舉的諸多可人之處外,陸遊能成為“別人家的爸爸”,還有一些更為根本的、更為要緊的原因。其一是“陸爸爸”這個人是一個充滿童心童趣的人,所以能夠敏銳地體貼到孩子的感受——

南門散策

結宇溪一曲,兩山左右之。

橫木以為門,斷竹作短籬。

本無剝啄客,門牡固不施。

甃路壞莫補,石罅生棘茨。

野蔓不知名,丹實何累累。

村童摘不訶,吾亦愛吾兒。

(見《劍南詩稿校注》卷六十九)

喜小兒輩到行在

阿綱學書蚓滿幅,阿繪學語鶯囀木,

截竹作馬走不休,小車駕羊聲陸續。

書窗涴壁誰忍嗔,啼呼也複可憐人。

……

(見《劍南詩稿校注》卷一)

詩中的“阿綱”與“阿繪”是子修與子坦的小名。周作人先生對於陸遊的這兩首詩最為看重(參見《立春以前·關於教子法》),覺得詩中對待孩子的態度(不管是自家的還是別人家的)簡直可以與東晉的陶淵明相比——讀著這樣的詩,“想見其人慈祥戲謔可觀也”!——這種對於孩子的柔和親切的態度是裝不出的,非從內心深處生長出來不可。與孩子一起生活,對於成年人而言是一種修行,需要我們“為道日損”,重拾自己的那顆赤子之心。

書適

老翁垂七十,其實似童兒。

山果啼呼覓,鄉儺喜笑隨。

群嬉累瓦塔,獨立照盆池。

更挾殘書讀,渾如上學時。

(見《劍南詩稿校注》卷二十六)

讀著這樣洗盡鉛華、返璞歸真的詩作,真是讓人不禁感慨:有父如此,夫複何求!

“陸爸爸”還有一方面的態度也很值得注意,相信與他教育子弟的思想也不無關係,就是強調——“莫安排”。

“莫安排”這三個字本出自胡瑗之口,指的是要聽任自然的力量,盡量不要妄自使用機心人力來乾預人生的路線。陸遊詩中常常提到這三個字:“昔人言可用,第一忌安排”(《村社雜興》),“先師有遺訓,萬事莫安排”(《兀坐久散步野舍》)“百年從落魄,萬事忌安排”(《北齋書志示兒輩》)

今天我們在教育上遇到的很多問題,都來自於——我們太想“安排”了,我們太想擺布孩子的整個生命了,我們太想設計孩子的整個人生了,卻忘記了更重要的事情:感受孩子的生命律動,傾聽孩子的內心呼聲,享受與孩子同行過程中看到的好風景。

在“父親節”這一天,我誠摯地祝願:“陸爸爸”不僅活在古人的書裡,還能活在現實中,活在我們的身邊!我們要給予孩子的不僅是一個值得憧憬的未來,還有一個既簡單又快樂的當下!

作者:張聰

張聰,小學教師。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