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去年過會率僅60%,2019年IPO回暖可期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用這句話來描述現在資本市場眾多人士的心情十分貼切。

2018年已經落下帷幕,對於資本市場來說,過去的一年充滿著磨練和考驗。大部分上市公司在過去這一年均遭遇了股價的折戟,包括在2018年登陸資本市場的不少新股也“慘遇破發”。從2018年下半年起,股權質押、爆雷、紓困這些關鍵詞便充斥著整個資本市場。

然而,2019年已經到來,那些向往資本市場已久的公司並未停下腳步,截至2018年12月27日,正常排隊IPO的企業仍有264家。

在解決了堰塞湖問題的同時,IPO也迎來了新的階段。

總體來看,2018年共有185家公司踏進了發審會的“考場”,其中僅111家順利過會,過會率約60%。相比2017年全年479家“批量審核”的數量,2018年IPO審核數量劇減,過會率相比2017年下降了約20%。

一家大型券商非銀分析師稱,“和以往相比,2018年IPO發行審核明顯趨嚴,過會率低於往年;發行節奏較2016~2017年有所放緩,每周下發許可證數量明顯減少;發行項目除了富士康和中國人保以外整體以中小企業為主。預計2019年這樣的發行趨勢將延續。”

與此同時,IPO中介機構也在2018年經歷了一個“寒風凜冽”的冬季。

2018年,隨著堰塞湖問題的解決,IPO審核趨嚴且發行逐步進入穩定區間,各類中介機構業績也出現分化。

相比往年的數據,頭部券商的投行業務越發顯現優勢,而2018年中小券商在投行業務上幾乎“顆粒無收”。不少大型券商人士也感受到了來自IPO業務的壓力,“以後項目不能再以多取勝,而要勝在‘品質’。”一位來自華南地區的投行總經理對記者表示。

未在2018年承辦IPO項目的一家中型券商的投行人士則對記者表示,對於IPO,心有余而力不足,過會率的下降導致自家券商內部在2017年就開始出現業務重心的調整,並購業務和發債業務逐漸轉為核心業務。

撤回企業數量超過上會企業數量

2018年,IPO過會數量及發行新股數量均創新低。

德勤發布的《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2018年回顧與2019年前景展望》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A股共有106隻新股發行,融資總額為1402億元人民幣,相較於2017年436隻新股發行數量和2304億元人民幣的融資總額,呈現76%和39%的大幅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018年12月27日,已有199家企業撤回IPO申請,數量超過了全年發審會審核的企業總數。而在2017年,撤回企業數量約在146家,這兩年間撤回IPO的企業共有345家。在2018年,更有不少企業“前夜出逃”,在發審會前一天臨時撤回申請,終止IPO。不難看出,大批的撤回企業也是堰塞湖得以疏通的重要原因之一。

“堰塞湖的解決和大批企業撤材料的現象與盈利標準提高、審核標準從嚴、現場檢查等因素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關於企業主動撤材料,我認為這是公司和中介機構基於對未來的預判共同作出的理性選擇。” 北京德恆(深圳)律師事務所的陳旭光律師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堰塞湖的疏通效果十分明顯,過去IPO企業排隊平均周期為3年左右,而目前已經縮短至1年左右。

德勤預計2019年A股市場將有110~150家企業上市,融資金額約1400億~1700億元人民幣

對於2019年IPO的走勢,記者採訪的多方業內人士均認為,2019年新股發行將持續勻速、低速狀態。來自新時代證券的分析師孫金钜認為,預計發審委在 2019 年將繼續嚴格把控首發審核的上會節奏,與 IPO 受理端的低流量供給保持一致,待審核企業庫存將保持在 250~300 家左右的均衡水準。而2019年新股在傳統IPO管道發行數量則大約在100家,合計募資規模大約在1000億元。

馬太效應加劇

IPO“堰塞湖”的解決,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企業主動撤回,新報企業減少。這對券商的投行業務必定有一些影響。

尤其從2018年券商承銷情況來看,馬太效應已經愈發明顯。

早在2018年9月就有一名大型券商的投行業務負責人表示,大券商手裡的項目無論從品質還是體量方面,都要優於中小券商的項目。

在他看來,目前在國內,券商的IPO業務面對的是強監管,在此環境下,券商的中台和後台直接決定了券商收割產品的品質,“建立強大的中後台對於小券商來說,成本過於沉重。所以就直接導致了大券商在項目品質要求上越來越高,項目品質高,通過率也就更高,優質的企業也更願意把項目交給大券商,這就形成了良性循環。2017年,證監會頒布的關於券商內控的指引,其中對於中後台的內核和風控的人員比例和薪酬都有具體要求,但是小券商很多都無法滿足。”

前述非銀分析師稱,大小投行業務會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主要系大券商在優質項目儲備方面更具競爭優勢,在會項目明顯多於中小券商,並且,較為嚴格的內核標準確保其過會率能夠得以維持,同時前端PE類業務的良好布局可以實現客戶開發的前置,更有利於獲取企業客戶。

除了券商外,其他中介機構對IPO業務看法各有不同。

陳旭光認為,未來的IPO市場前景還是光明的,還會有一段發展期。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隨著A股審核從嚴的持續,企業的規範程度相較之前也應該會更高。

但是根據上述會計師的說法,IPO業務並不是一個“肥差”,“說實話,我也不願意去做IPO項目。首先,我認識的一些會計師對於IPO態度都挺消極的,還有人做IPO項目一半就離職的。因為IPO項目周期太長,幾年就盯在一個項目上,工作繁雜,相比工作量回報率並不高。不過這其實也和事務所業務好壞有關,四大相對就沒有這方面的壓力。”

創投機構目前的整體壓力也不小。

此前,達晨財智董事總經理李永林曾在參會時表示,其內部探討的一個數據顯示,2017年上市的A股公司,到現在滿一年,估值倒掛的比例也不低。

考慮到A股有一年的鎖定期,所以創投機構所承擔的風險也比較大。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創投經理對記者表示,創投機構近兩年的退出壓力劇增。事實上,港股、美股市場中,由於大部分投資者對於中國企業不了解,導致行情並不十分理想。而在A股市場,儘管目前不用再擔心之前A股堰塞湖造成的時間成本,但項目如果被否,對於創投機構的打擊也很大。

科創板是否能打破僵局?

科創板的出現無疑是給創投機構和券商投行的“雪中送炭”。

上述創投人士表示,對於創投行業來說,科創板的到來就意味著寒冬即將過去,募資難和退出難的情況都將有所緩解。但是更值得期待的是科創板的規則,“2018年出海美股、港股的項目很多,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如果科創板能夠取代港股和美股,那對於我們來說兩全其美,一是企業無需出海,二是機構不需再動用美元基金。”

券商方面,目前已經有一些中小型券商渴望在科創板中尋求機會,打破僵局。其中不少已在和企業對接和洽談,也有部分券商為了在科創板分一杯羹早已在全國範圍內尋找科創板“黑馬”。

但是,投行的馬太效應或將延續到科創板,上述分析師認為,科創板的落地將對於投行的新興產業客戶儲備、資產定價能力、客戶銷售管道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券商在以上方面更加具備競爭優勢,科創板將會推動行業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

前述來自華南地區的投行總經理表示,相比中小券商,大型券商的經驗相對豐富,經手的項目多,能接觸到各行各業公司,以創業板為例,2018年創業板的過會率相比主機板和中小板較低,而其中過會率較高的皆是大型券商的項目。

科創板是否能帶來資本市場的“春天”,2019年即將揭曉答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