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區分濕疹和腳氣?誤把濕疹當腳氣

專家提醒,對於敏感等特殊體質的人群或是曾有過皮膚病史的人,更要在春季做足調理功夫,有效地防禦足部皮膚病。今天主要來看濕疹和腳氣。

別把濕疹當腳氣

腳氣發病伊始,往往以水皰為主要皮膚損害,因而,不少人一見腳上出水皰並伴有瘙癢,就認為是腳氣。

除腳氣以外,在腳上表現為水皰、瘙癢等癥狀的還有多種皮膚病,如濕疹、丘疹性蕁麻疹、接觸性皮炎等。

腳氣是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膚損害往往是先單腳開始,數天、數周或數月後才感染另一隻腳。

患者一脫鞋,散發出刺鼻的臭味。水皰主要出現在趾腹和趾側,最常見於三四趾間,也可蔓延至足底。腳氣的皮膚損害有一個特點,即邊界清楚,可逐漸向外擴展。

足部濕疹系過敏反應,過敏原往往不易查清。其發病常雙側同時出現皮損,呈對稱性與腳氣不同,水皰邊界不清,可見於足底、趾腹、趾間、趾背、足背等。一堆堆的小水皰,可滲出黃色黏液。

濕疹腳氣的區別

1、成因不同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也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手足癬是由致病性真菌感染引起,部分患者往往會因皮膚表層出現皮疹且瘙癢難耐便輕率地以為是患上「濕疹」。但是,皮疹和瘙癢不是濕疹的獨有特徵,患者不應該以此當做診斷濕疹的標準。

2、癥狀表現不同

手部濕疹與腳氣都是常見的手部皮膚疾病。手部濕疹患者屬過敏體質,其癥狀為水皰、丘疹、鱗屑、糜爛等,冬季有破裂等特點。皮疹表現為暗紅斑,皮膚表面乾燥、粗糙、角化肥厚、皸裂等特點。但是,兩種疾病都具痛癢這一癥狀。

3、看發病部位

濕疹皮疹好發部位在手背、手掌,具有反覆發作特徵。腳氣皮疹一般發生於單個手掌,瘙癢不很明顯,嚴重時可波及手背、足部。

腳氣具有家庭集聚現象

腳氣一般都因真菌感染所致,這種病菌不僅不易徹底殺滅,而且傳染性很強。如果不注意腳部衛生,同樣會造成腳氣反覆發作,甚至連累家庭其他成員傳染上腳氣。

在陰暗不通風的鞋櫃中,就很容易使真菌大量繁殖。而且,散落在鞋櫃裡的皮屑也帶有很多真菌。本來很乾凈的鞋子如果放在這樣的鞋櫃裡,就可能沾染上帶菌的皮屑和被鄰近的「臟鞋」所汙染,感染真菌。

所以,即使沒有接觸腳氣患者的鞋襪也可能通過鞋櫃等其他途徑傳染腳氣。

腳氣、腳部濕疹怎麼辦?

1. 原料:白茅根10克,薏苡仁80克。

製法:先將白茅根煎煮後取汁,再用該汁與薏苡仁煮成粥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白茅根性寒,味甘,可清熱利尿、涼血止血。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可清熱利濕。兩葯合用,共腠清熱、利濕、止癢之效。

2. 原料:當歸、生地黃、熟地黃、僵蠶各10克,粳米80克。

製法:將當歸、生地黃、熟地黃、僵蠶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取汁。用該汁與粳米一同煮成粥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當歸性溫,味甘,可補血、活血、調經。生地黃性寒,味甘,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熟地黃性微溫,味甘,可補血滋陰、益精填髓。僵蠶性微溫,味辛、甘,能祛風止癢。本粥對血虛風燥症有療效。

(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 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 將適量鹽溶於水煮沸20分鐘,晾涼後泡腳每日一次,後外用菲芬克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日常一定要注意

1、注意飲食結構

飲食上,有過敏的患者切忌少吃海鮮、羊肉等食物,避免飲酒和食用刺激性食物,平時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減少皮炎濕疹的複發。

2、減少皮膚刺激

搔抓或熱水燙洗皮膚,都會加重皮損狀態,患者應選擇合適的方法代替這些可能的誘發因素。平時的穿衣要注意選擇柔軟寬鬆的衣物,避免一些密封不透氣的衣服。

3、生活起居有常

無規律的生活作息,以及月經異常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皮炎濕疹的發作,怎樣預防皮炎濕疹複發,患者保證充足的睡眠很重要,同時要注意合理的生活習慣,遠離疾病的困擾。

4、避免致病因素

生活中,很多因素能夠引起皮炎濕疹的發生,熱水洗燙、用力搔抓、用藥不合理等都是常見的因素。病情複發要注意多加總結,尋找發病原因,減少疾病的出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