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地評線】金羊網評:讓鄉村博物館更好地賦能鄉村振興

農業與鄉村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幾年隨著鄉村遊的發展,二者之間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催生了一系列主題豐富、輕鬆休閑的農業鄉村遊體驗。近日,廣州多個鎮及鄉村遊景區入選2021年度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示範點,這些目的地正是廣州發展休閑農業鄉村遊的縮影,鮮明的主題和一站式的特色打造了都市人“復得返自然”的樂園。無獨有偶,端午假期期間,浙江的鄉村博物館成了民眾的新“打卡”地。據悉,浙江5年內將建設1000家鄉村博物館,鄉村博物館建設也被列入浙江省2022年“十大民生實事”。

文化不僅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國家、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軟實力”。過去一提到博物館,人們第一反應是那是一個“高大上”的地方,只有具有一定規模的城市裡才有。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進入新世紀來,特別是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一座座帶著泥土氣息的鄉村博物館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儘管各地鄉村博物館內容形式多種多樣,但都飽含著當地的文化基因、歷史記憶等。可以說,鄉村博物館不僅打通了群眾享受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成為廣袤鄉間一道多姿多彩的人文風景,也讓廣大村民擁有了“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從而得到更多更好的精神上滋養,有助於為農村美好生活“加碼”。

建設鄉村博物館,既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護和傳承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要渠道,也是鄉村振興的緊迫任務。那如何讓鄉村博物館“活”起來,更多更好地為農村美好生活“加碼”呢?

首先要高起點規劃建設。這就需要各地結合實際、人文特點、民俗民風等,因地製宜地統籌規劃建設鄉村博物館,既要突出“原真、原汁、原味、原生態”,又遵循“修舊如舊、保持原貌、以存其真”的原則,防止內容重複、形態雷同、特色不鮮明和同質化競爭,避免“千館一面”的發生。要讓鄉村博物館與鄉村母體保持緊密的文化關聯性,讓群眾看得懂、記得住、有觸動、有體驗,才能“留住鄉愁,激發共情”,成為“回得去的家鄉,到得了的遠方”。

其次要科學運營管理。鄉村博物館既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又是鄉村旅遊發展的重要載體,既擔負著文化傳承、文化傳播和文化創新等重要職責,又有利於通過“富腦袋”實現“富口袋”。這就需要各地加強人才培養,加大資金扶持,通過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提升鄉村博物館運營管理水準,讓農耕文化可見、可感、可傳承,逐步實現鄉村博物館從“活起來”到“火起來”,助力走出一條以文潤富、以文促富、以文化富、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另外,還要加強互動提升文化認同感。文化對內可以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匯聚共識、集聚力量,對外可以塑造國家形象,提高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和親和力。這就需要各地利用好鄉村博物館等文化平台,加強與群眾互動,力求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中,使其與節日慶典、禮儀規範、民風民俗相銜接,與文藝體育、旅遊休閑、飲食醫藥、服裝服飾相結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鄉村振興、道德建設、文化創造等之中,打造鄉村知名文化品牌,讓大家在具體化、互動化感知中提升文化認同感,進一步彰顯中華文化魅力。

“一犁泥水拖新月,幾點蛙聲沒暮煙”。自古以來,人們對田園農耕生活充滿嚮往,耕耘於天地之間,沉浸於自然之中,總能給人帶來如沐春風、輕鬆愜意的感受。近些年來,隨著農村生活條件大為改善,人們更加渴望回歸鄉村生活,每到假期,總能看到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到田園間,休閑放鬆,尋找農趣。期待有更多的鄉村博物館與鄉村旅遊有更深入的互動或合作,進一步賦能鄉村振興,為農村美好生活“加碼”。(金羊網 文/劉純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