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茂集團增資壽險出清產險 劉益謙這次勝算幾何

【財聯社】(研究員 萬千)12月3日,天茂集團(000627.SZ)公告稱,已和湖北3家國有企業(湖北巨集泰、武漢地產和江岸國際)共同完成對國華人壽以現金方式增資95億元。其中,天茂集團出資48.45億,其余三家公司合計增資46.55億。天茂集團目前持有國華人壽51%股份,增資完成後股權佔比不變,而國華人壽的投資方將由4家變更為7家。

來源:企查查、財聯社

據上市公司公告,若增資成功,國華人壽總股本將從38億股增長到48.46億股。新增的3家股東,湖北巨集泰公司以自有資金出資40.55億元,佔總股本的9.22%;武漢地產以自有資金出資5億元,佔總股本的1.14%; 江岸國資以自有資金出資1億元,佔總股本的0.23%。

但此次95億增資交易並不是萬無一失,仍存有審批是否通過的不確定性風險。 此外,若4家企業的任意一方遲延支付增資款項超過30日,守約方有權單方面書面終止協定。

國華人壽業績大降

國華人壽的官方業績數據也隨之披露出來。據天茂集團公告,2018年前三季度,國華人壽的總營收235億元,不及去年全年的一半。2018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為15億元,而2017年全年為27.34億元。下圖為財聯社根據公告繪製,可以直觀看出業績下滑。

來源:天茂集團公告、財聯社

國華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管道來自兩個方面,個人壽險(99.4%)和團體保險(0.6%)。個人壽險銷售管道包括:銀行保險(96.6%)、公司直銷和互聯網(1.4%)、保險行銷員和其他管道。2018年上半年,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90億元,同比下降15.13%,壽險業務面臨結構調整及優化挑戰。下圖為財聯社對天茂集團2018年中報的截圖:

來源:天茂集團2018年中報

分出保費比例奇高 成業績下滑主因

天茂集團的保險業務由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進行,而保險業務佔天茂集團總營收的97%以上,主營為壽險。財聯社研究發現,天茂集團營業收入已經連續4個季度負增長。尤其進入2018年以來,一季度作為行業旺季但營收卻同比下降34%,二季度下降幅度進一步擴大至69%,三季度營收仍延續頹勢下降51%。淨利潤跟著營收一起下跌,天茂集團2018年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僅為1.64億元,同比下跌22.77%,環比大降67.7%(二季度淨利潤為5.09億)。

來源:Wind、財聯社

總營收的下滑,主要原因在於急劇增長的分出保費(即向分入分保公司支付的再保險業務的保費),2018年前三季度的分出保費合計達到144.2億元。這筆費用第一次出現時,是在天茂集團2017年中報上,當時僅390萬元。到了2017年四季度,這筆分出保費猛漲至16.9億元,2018年一季度漲至令人驚訝的142億元,這也是2018年前三季度中最大的一筆支出。從下面財聯社製圖可以直觀看到,今年3個季度的分出保費比例。

來源:Wind、財聯社

再保險也稱“保險的保險”,再保險保費主要與直保業務的風險保費掛鉤,意味著原保險保費收入越高,分出保費也越高。根據銀保監會數據,發達國家直保公司的分出保費佔原保險保費比例為20%,而在中國這個比例常年保持在4.5%左右。但國華人壽2018年一季度的分出保費令人怎舌,分出保費佔原保險保費比超過了50%。從下列Wind截圖可以看到,天茂集團的前三季度分出保費排名第三,但保費業務收入僅315億元,完全無法與其他千億級別的保險公司相比。列表上其他幾家保險公司的分出保費佔原保險保費比例分別為:中國人保6%,中國平安2.6%,中國太保5%,中國人壽0.72%。

顯然,國華人壽的分出保費比例高的不正常,意味著一半的業務都進入了再保險保單。這有可能是跟再保險公司達成了交易,按約定好的(比例或非比例)分出原保險訂單,這樣一來,一半的經營風險連同營收一起轉移給了再保險公司。

來源:Wind

在實施對國華人壽增資之前,天茂集團對全部股東進行了一次派息。2018年8月30日的董事會上,天茂集團計劃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3元,分配利潤1.48億元,佔全部可分配利潤的82.7%。新理益集團、劉益謙和王薇為一致行動人,共計持有共計65.53%的股份,此次利潤分配中就分得9700萬。這是近10年來最大的一次分紅,上一次派10送0.3還是在2008年的時候。

賣掉產險獲10億回報

股權投資大佬劉益謙的金融版圖投資甚廣,財險、壽險、券商、基金、期貨五牌照俱全,涉及國華人壽、安盛天平、長江證券三個重要金融板塊。但近日,天茂集團稱,為進一步完善和調整公司產業和投資結構,更好的發展公司的壽險主業,決定出售全部安盛天平股份給法國安盛。事實上,法國安盛原本持有50%安盛天平股權,此次擬46億元收購剩餘50%股權,這部分股權由包括天茂集團在內的5家中資企業持有。

來源:企查查、財聯社

劉益謙於2004年通過新理益集團發起成立了天平財險,作為主要發起人,劉益謙彼時控股持有天平財險20%的股權。天平財險的目標直指A股上市,早在2009年就接受過國泰君安的上市輔導。可惜籌劃多年卻一場空,IPO計劃於2013年宣布暫停,同時劉益謙引進了戰略投資——全球保險巨頭安盛,出讓了4771萬股,價值4.4億元。合資後天平財險改名“安盛天平”,而股東排名中劉益謙被擠到了第四位,持股9.25%。

引進戰投後,安盛天平的業績並沒有在安盛這個全球保險巨頭的帶領下欣欣向榮。據公開消息,2013至2017年,安盛天平車險保費節節走高,卻增收不增利,承保虧損加劇,5年合計虧損鋼彈16.42億元。據審計報告,2017年安盛天平轉盈為虧,淨虧損2185萬。

11月26日,天茂集團發布《出售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公告》,宣布將全部9.25%的安盛天平股份(剩下的7828萬股)受讓給安盛,交易對價為8.51億元。相比當初引入戰投的出讓價9.25元/股,此次交易價為10.87元/股,5年僅增值17.52%。不過,據公告披露,這7828萬股的持股成本為2.28億元,即2.9元/股,

劉益謙在這次出清安盛天平股份的交易中大賺273%,合計6.23億元。由此推算5年前的那筆受讓,成本為1.4億元,也賺了3億元。至此,劉益謙從出清產險業務中得到了近10億元的收益。就是不知道,砍掉產險板塊轉而集中發力目前業績下滑的壽險,對天茂集團來說是不是最佳戰略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