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天起,「遊戲成癮」正式被列入精神疾病!遊戲還能好好玩嗎?

早在年初的時候,大家就聽說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的決定。你知道嗎?相關的規定從今天起正式生效了!WHO將通知世界各國政府,將遊戲成癮納入醫療體系。

WHO表示,遊戲成癮的癥狀包括:無法控制地打電玩(頻率、強度、打電玩的長度都要納入考量)、越來越經常將電玩置於其他生活興趣之前,即使有負面後果也持續或增加打電玩的時間。這些癥狀你有沒有?

其實,電子遊戲是一把雙刃劍,雖然遊戲成癮已經被列為精神疾病,但也有很多研究認為,適度適度玩遊戲有利於開發孩子的智力。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科學家對電子遊戲對激發和活躍人類思維方面的研究,並了解一下家長和孩子們應該怎樣對待遊戲吧!

先做玩家,後有發言權

有一條共識:協調能力差,智商偏低的人是當不了遊戲高手。最早下此結論的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認知學教授詹姆士·奇。引發其研究興趣的原因是,他使出渾身的解數也贏不了自己8歲的孩子。豈止是贏不了,而是相差懸殊。同時接觸一個新遊戲,孩子很快便遊刃有餘地開始更新,而他卻多次陷入茫然,不得不向孩子請教操作秘訣。於是詹姆士·奇決定弄清楚電子遊戲對人的智力和思維到底有什麼影響。

詹姆士·奇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技術記錄了初玩遊戲者的大腦葡萄糖的代謝率。葡萄糖代謝率能顯示大腦消耗了多少能量,因而也可以據此推斷大腦做了多少功。掃描結果顯示,初玩遊戲者的大腦葡萄糖消耗量很大。而玩過一段時間後,遊戲水準明顯提高了,可是大腦的葡萄糖消耗量卻顯著降低了。這足以證明遊戲的難度鍛煉了遊戲者的操控能力和思維能力。

生活中總是會有心靈手巧的人,他們既會修電視機、收錄機,也會修自行車和洗衣機,成為人們誇讚的能人。什麼原因使他們如此能耐?原來是技巧帶有普遍性,加上觸類旁通的機敏使然。那遊戲的技巧自然也帶有普遍性,同樣能夠用於現實世界。據詹姆士·奇在紐約市貝斯 - 伊斯雷爾醫院的調查,每周玩三小時左右電子遊戲的腹腔鏡外科醫生的手術出錯率比那些不玩遊戲的同行低近40%。這從側面說明,有節製地玩遊戲的確鍛煉了人的手眼協調能力和關鍵時刻的靈敏反應。

用科學實驗證明觀點

生活中還有一種說法——有玩電子遊戲習慣的人做事注意力會不集中,尤其會對我們的學習成績產生不良影響。為了驗證此觀點的正確與否,詹姆士·奇專門選有玩遊戲習慣和沒有玩遊戲習慣的人做了一個實驗。兩組志願者分別在封閉嘈雜的環境中閱讀20分鐘,然後對他們的大腦進行磁共振掃描,根據血流的分布情況,來判斷他們精神集中的狀況。

結果顯示,即使在條件惡劣的情況下,能夠迅速集中精神關注焦點的,正是那些有遊戲習慣的人。因為他們的大腦能釋放更多的神經遞質多巴胺。多巴胺系統能刺激遊戲者為得到獎勵而不停探索新方法,所以他們的精神更容易集中,並相對保持較長的時間而不分散。從實質上講,多巴胺不是獎賞,它是激勵人們去嘗試新的知識,沒有它,我們的大腦就會退化,更談不上知識的更新。

綜合大量的事例,詹姆士·奇發現,玩電子遊戲的優點是:他們對系統有深刻的理解,他們善於探索,並依靠自身的經驗重新審視自己的目標,他們思考問題更客觀、全面,辦事更有耐心和韌性,還能有效調動周圍的一切積極因素,以便自己獲得更大成功。

做一個自律、有節製的玩家

客觀地講,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一些學生因整日沉湎遊戲而影響了學習成績。在中國目前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沒有高分就無法擠進好的學校,老師和家長對此的焦慮是不難理解的。

而作為一個聰明的家長,發現孩子喜歡遊戲後,應該要學會主動介入其中,和孩子一起玩。因為得到大人的尊敬和重視是孩子內心渴望已久的。孩子們只有在意識到自己很重要並得到一定重視的情況下,才願意與你們溝通,只有在順利溝通的情形下,引導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教子無方的家長才板著面孔,不懂裝懂。

需要提醒小夥伴們的是,你如果還是一名學生,或是自製力較差的人,一定要在徵得父母允許的情況在玩遊戲,一次最好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另外,在遊戲的選擇上,也需要家長為孩子把關決定,因為不同的遊戲適合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剛剛玩遊戲的新手,打好有節製的基礎,不接觸不健康的遊戲,是至關重要的。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