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徐談茶第96期:昔歸、老班章有熟茶?喝起來還是那個特性嗎?


(請在連接Wifi的情況下觀看影片,土豪隨意)

走遍千山萬寨,帶您發現普洱古樹茶的價值!

行走於普洱江湖,信奉的是真實與自然!

——《老徐談茶》

最近茶友們給我寄了一些名山名寨的普洱熟茶,要我給他們品鑒一下。喝了一些之後感到有些東西必須和大家聊一聊,避免大家以後再次入坑,算是給各位提個醒。大家都有親身的體會,只要是賣茶葉的都會有不少名山名寨的普洱茶,尤其普洱生茶,熟茶到是不太多見,問題可能就在這兒了。不多見,也許茶友們就會認為稀有,名山名寨茶本身也就稀少,對吧?對於比較喜歡熟茶的茶友就難免心動,這心一動,手動的可能性就大增,一動手也許你就掉坑裡了。



是不是名山名寨的熟茶就都是坑呢?

這個就得從頭說起了,大家都知道普洱熟茶是人工將普洱生茶渥堆發酵而成的,在渥堆發酵過程中,茶裡的多酚酶、有益菌共同發酵,再加上一定的氧化的作用,茶中的許多物質會發生分解轉化,比如茶多酚,鹼類物質等等,它改變了茶葉中的物質結構,將許多茶本身具有的地域特徵弱化了,變得很不明顯,就算是經驗豐富的茶友也很難分辨出來它的原產地。如果發酵程度低一點還好,比如65%左右,如果發酵成熟度超過75%的話就更難鑒別。因此,很少有人將名山、名寨的茶用於製作普洱茶熟茶。

比如你用昔歸茶的原料來生產熟茶,等你冒著比較大的風險將茶發酵好,做成成品後,你說這是昔歸熟茶,估計你的目標客戶沒有幾個會為此掏腰包,因為此時的它與原本的它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根本對不上號,沒人會用高於昔歸生茶的價格來購買。



前面提到的兩個地方需要給各位解釋一下:一處是生產熟茶的風險問題,另一個是同樣品種的熟茶比生茶貴。

生產熟茶的風險大約在兩個方面,一是人的因素,在於發酵司機的經驗技術。如果程式、過程拿捏有偏差,或者責任心不強,那基本上就涼了。

二是自然因素,行內人都知道用同樣的人,同樣的工藝,同樣的原料,如果分兩次發酵,做出來茶的滋味、口感都不大一樣,尤其是在存放了一段時間後,差異性就會更加明顯。因此才會有某年某批茶更好,也更加貴的市場現象,這就是發酵時的自然因素所適成的,比如氣候,環境的溫度、濕度,以及細菌的分布都有關係。而且這是整個發酵周期問題,不是一兩天的事兒。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是目前人力所無法控制的,也許在實驗室能做到。就目前的條件而言,很難在量產中做到。



為何同樣品質的熟茶會比生茶的成本高?

這是因為將生茶製作成熟茶的過程中會有損耗。一般情況下,這個損耗約10%—15%之間,這對於名山、名寨茶來說這可是個很大的數字了。舉例來說, 5000一公斤收購來的生茶毛料,生產成熟茶的成本約為5800一公斤,這還沒有把它的風險溢價算進去。如果產家出售這個茶低於7000元一公斤,它是絕對不會做的,即便能賣7000元一公斤,毛利率也就20%左右,那還不如直接賣生茶來的更合算。並且目前整個市場的真實情況是生茶比熟茶的價格要高許多,因此我常對茶友開玩笑說會有費盡精力,冒著風險經過50來天的搗騰,壓上百萬資金,為的就是將本來可以賣1000元的茶,弄成只能賣200元的人嗎?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