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喝粥不一定養胃,卻有可能讓它廢

冬天最令人驚喜的事,大概就是早晨起床後發現外面一片潔白。

隔著窗戶似乎都能感受到雪的柔軟,以及空氣中特有的冬天的味道。

每當這個時候,特別想來一碗熱乎乎的粥,再配點小菜,就是最完美的早餐~

喝粥,似乎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飲食,已傳承幾千年之久。豆漿油條的早餐搭配多少有點不健康,但粥配小菜卻無可指摘。

喝粥養胃,喝粥減肥,喝粥方便......

江湖上關於粥的傳說這麼多,卻不是每一個都是真的。

有些錯誤,在你不知不覺中發生並放大,而原本,這些都可以避免。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粥

不一定養胃

喝粥養胃這種說法之所以一直存在,其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第一,粥裡的米經過熬煮已經很爛,相對易消化、吸收,尤其對於「受傷」的胃來說,不會有特別大的負擔。

第二,粥的主要成分是澱粉,相對好消化分解。

但是,對於容易反酸、燒心的胃食管反流胃病患者來說,喝太多的粥容易損傷食道。而且,通過長期喝粥來養胃或者治胃病,容易營養不良。


用進廢退

腸胃功能正常的人不能經常喝粥,正是因為粥太容易消化,如果長時間喝粥,則會影響腸胃正常的消化功能。這就好比一個人長時間整天不動趟家裡就極容易廢了。

正常人喜歡喝粥的話,可以在粥中弄一些根莖類、雜豆類、穀物類的粗糧加到粥裡,不僅可以增強腸胃蠕動感,還能夠延長飽腹感,為機體攝取更多的營養物質。


糖尿病患者少喝粥

粥好消化的特點,使得人們餐後血糖升高,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不利於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最好選擇添加有粗糧的粥


煮粥不當破壞營養

有次去朋友家吃飯,發現他煮的粥特別稠,看起來很香。好奇地問了問,他很自豪地說加了鹼才會這樣。當時還不了解,現在才明白加鹼的方式只是投機取巧,其實非常不好。

加鹼的粥煮的快,還很稠。它的原理是:使澱粉失去旋光性,加速穀物中澱粉的溶解,提高穀類食物在煮製時的成熟速度;改變穀物澱粉的結構,使澱粉更易吸水糊化,增加粘性。

但是,鹼的加入使蛋白質中的必需氨基酸轉化成一些新的氨基酸,降低了蛋白質的營養;維生素在鹼性條件下易分解,破壞了維生素

所以,如果想要喝到更營養的粥,應該小火慢煮,如果想讓粥稠一點,可以加些糯米,還能豐富粥的風味。


喝粥的真實用處

補充水分

秋冬乾燥易上火,尤其是在北方,人們常吃的麵食中水分較少,而粥的含水量通常鋼彈90%甚至更高,且粥裡的水和澱粉結合,通過消化道的速度較慢,在人體留存的時間較長,比單獨喝水讓人感到更加滋潤。


控制體重

通過減少膳食能量,控制體重。100克大米飯所含能量100多千卡,而100克稠粥只有30千卡左右。粥的體積大,讓人更容易飽,利於預防能量過剩。雜糧豆粥,飽腹感更強。

要減肥的人喝雜糧豆粥,就可在不感覺飢餓、不減少營養攝入的前提下,有效減少主食的能量,輕鬆減肥。


有益腸胃

腸胃功能低下,發生腸道感染、腹瀉等情況時,其他食物會造成腸胃負擔,而不需要加工的粥則可舒緩腸胃。或者吃了太多的油膩、高蛋白食物,喝點粥能讓胃腸暫時休息一下。

不過,不推薦白米粥,它雖然易消化,但營養價值較低,對於控制血糖和體重都極為不利,最好用雜糧豆類來煮粥。


以上才是關於粥的正確認識,對你的一貫認知產生衝擊了嗎?

喝粥對於身體,就像休息對於生活。看起來令人嚮往,但如果作為常態,就會變成一種病態。

拒絕做一個廢人,同樣拒絕一個沒用的胃,你同意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