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職擴招100 萬,還需邁過如何招、誰來教、怎麽教這三道坎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楊思琪

全國兩會閉幕已經月余,有關高職擴招100萬人的計劃仍是坊間議論的焦點。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

高職擴招100萬人這一規模前所未有。對比來看,近年我國普通專科招生人數2016年為343.21萬,2017年是350.74萬,2018年為368.83萬,顯然,這種少則七八萬、多則十幾萬的擴招規模,與此次的100萬不可同日而語。

高職擴招100萬的政策發令槍究竟為何鳴響?100萬的“小目標”又如何實現?

擴招迎來重磅利好

事實上,我國高職院校已連續多年深陷“生源危機”,職業教育正面臨嚴重的生源短缺。

黑龍江省某高職院校去年招生4600多人,低於5400人的計劃招生人數,30%的省外招生名額基本招不滿。

中職院校的情況也不樂觀。據哈爾濱輕工業學校校長阮培毅介紹,該校每年計劃招生1300人,實際招生1000人。一些工作條件較差的專業,比如焊接、機械加工等,報名人數僅為個位數,不足招生計劃的三分之一。

另據了解,黑龍江省41所高職院校中,只有8所需要考試,其他都是免試入學,只要學生來,學校就收。

面對高職院校的“生源危機”,擴招100萬人無疑是重磅利好。

“擴招100萬,釋放了職業教育發展的積極信號,職教發展迎來了春天。”黑龍江職業學院副校長鄭福貴認為,面向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擴招,可以滿足這部分群體的學習需求,又能明顯補充職業院校生源,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迎來的重大利好。

哈爾濱九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寅表示,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能有效緩解企業技工荒。今年,其公司新建多個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需增加1000多名員工,其中三分之一由職校委培,三分之二需向社會招聘或雇用當地農民。“希望職業教育培養更多產業急需人才,為傳統製造業轉型發展、實現智能製造提供有力保障。”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孫百鳴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從失業保險基金結餘中拿出1000億元,用於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設立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等舉措,給職業教育學校帶來很大激勵。學校將抓住這些機遇,加快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職業技能水準。

如何招

擴招100萬的“小目標”絕非一蹴而就。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發現,目前部分職業院校在產業需求對接、師資隊伍建設、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存在諸多短板,製約著職教水準的提升。瞄準100萬擴招目標,還需邁過“如何招”“誰來教”“怎麽教”這三道坎。

黑龍江省教育廳2018年發布的一項中等職業教育調查顯示,全省中等職業教育實際招生報名人數比例約為:一產(農業類)20%,二產(加工製造業類)8%,三產(服務業類)70%。

“製造業發展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但實際報名人數最少,這一比例顯示出我國職業教育在產業發展需求與學生報名意願間存在很大偏差。”阮培毅評論說。

在鄭福貴看來,目前“重普教、輕職教”“藍領不如白領”的傳統教育理念仍然根深蒂固。加之當前“90後”“00後”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大部分家長不願意讓孩子選擇職業教育。尤其是“苦髒累”的專業,學生也不願意學。“在人們的觀念中,職業教育仍然沒有突破層次教育的範疇,與類型教育仍有很大距離。”鄭福貴說。

為轉變社會傳統觀念,我國職業教育一方面正努力構建一條屬於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上升通道。在這個通道中,未來職業教育培養的“工匠”“大師”在人才評價上將等同於普通教育的碩士、博士。另一方面,我國也在大力提高職業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相關待遇,給這一群體更重要的社會定位,進而引導學生從普通教育向職業教育轉化,從根本上扭轉職業教育發展困境。

破解“一線人才緊缺、大學生無業可就”的困局,順利實現擴招100萬的目標,還需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互通機制,鼓勵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擴大優質中等職業學校招生範圍,推動初中畢業未升學學生和相關從業人員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加快頒布職業教育領域的行業標準、專業標準、課程標準等。

誰來教

實現擴招100萬的“小目標”,還要在提升職業教育師資力量上努力。

當前,新產業、新技術不斷發展,各行業、各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更新迅速,對職業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職業教育還面臨教師隊伍能力水準與職業教育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的情況,有的甚至嚴重脫節。

某職業院校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該校教師隊伍老齡化嚴重,一半教師年齡在50歲以上,學習知識速度慢、專注度不夠。外聘教師又不夠穩定,不利於師資建設。

也有一些職業院校教師分析,學校師資力量不足、水準不高的原因,一方面是老師大部分時間忙於備課、完成課時,很難再有精力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則是學校缺乏有效激勵手段,一些中職學校甚至不能評定正高級職稱,挫傷了教師的教研積極性、主動性。

針對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我國開出了“雙師型”教師的藥方。未來,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主流,將是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並且這些教師將不再依賴從高校畢業生中招考,而是變為從企業公開招聘。對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人員)還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以充分調動更多企業人才從事職業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

怎麽教

產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也是擴招100萬“小目標”順利實現的關鍵。

本刊記者採訪發現,目前與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的職業院校,仍由學校主導研發課程,企業參與度不高,校企合作進展緩慢,合作效果有待提升。

黑龍江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王明福說,在政策、法律、財政、稅務等配套措施沒有跟上的情況下,企業很難主動對接。比如,由於在辦學性質、利益分成等方面缺乏明確法律依據,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與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探索建立的混合所有製學院也無奈進入發展的“瓶頸”。

多位受訪職業院校校長指出,新擴招群體包括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他們比青年學生的狀況更為複雜。他們可能已經成家、工作,不僅自身面臨生存壓力,還要承擔來自家庭的負擔。諸如對職業教育的認知夠不夠、上學意願強不強,學費由誰承擔、課程培養方案如何制定等一系列現實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哈爾濱市某職業院校負責人表示,以往面向鄉村能人開展的夜校,就曾遇到農民3月農忙不能開課、秋收之後才有時間上學等諸多實際難題。“面對新群體,一定要吸取多方經驗和教訓,充分考慮各群體實際情況,以免重蹈覆轍。”

此外,還需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面向市場優化專業結構。特別是要切實為企業提供實訓資金、稅收優惠,可根據企業在提供師資、培訓、頂崗實習等方面的投入程度進行分階稅收減免,真正實現校企雙贏。LW

刊於《瞭望》2019年第16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