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發現慢性腎病會出現能量衰竭感知障礙,控制蛋白攝入量終於有了機理解釋

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與九州大學通過聯合研究發現,CKD(慢性腎臟病)的各種因子如尿毒症毒素等,會造成活化蛋白激酶(AMPK)對負責細胞能量穩態的AMP(Adenosine monophosphate,腺苷一磷酸)出現感知障礙,從而導致腎臟陷入能量衰竭的狀態。相關研究成果於2018年11月16日發布在國際科學雜誌《Kidney International》的在線版上。

正常情況下,AMPK會察覺到AMP上升造成的能量衰竭並改善能量狀態,但患慢性腎病時,受尿毒症物質等的影響,AMPK對AMP的易感性降低,導致腎功能障礙持續惡化。研究小組為評估患慢性腎病的腎臟能量狀態和尿毒症毒素等代謝物的積累情況,對CDK模型小鼠的腎臟組織進行代謝學分析,綜合分析了代謝物的種類和濃度。

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是生物體內的能量來源,通過釋放能量形成AMP。研究小組確認,在慢性腎病患者的腎臟中,AMP/ATP的比例升高,這意味著細胞內的能量減少,能量狀態與正常的腎臟相比出現惡化。

研究小組著眼於作為能量感測器發揮著重要作用的AMPK,如果細胞內的能量減少,也就是AMP/ATP比升高,AMPK就會被激活,從而促進ATP的產生,改善能量狀態。但研究小組發現,在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腎臟中,即使AMP/ATP比升高、能量狀態惡化,但由於腎病造成尿毒症毒素積累以及體內環境酸性化等,出現了AMPK未被激活的「能量衰竭感知障礙」。

對此,研究小組向CKD模型小鼠投用了無需經由AMP/ATP感知機構、能直接激活AMPK的藥劑A-769662,發現可以激活腎臟的AMPK,阻止腎功能障礙進一步惡化。這表示,此葯有望成為根據「能量衰竭感知障礙」治療CKD的新方法。

另外,低蛋白飲食一直被認為是重度慢性腎臟病的有效飲食療法,不過此前並不清楚其分子學機制。此次研究小組發現,低蛋白飲食與A-769662一樣,都是不經由AMP/ATP就能強烈激活AMPK,從而抑製慢性腎病引起的腎功能障礙和纖維化。

利用此次的研究成果,今後有望實現能取代低蛋白療法的慢性腎臟病新療法。

文 客觀日本編輯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