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期壓力下,容易做出不明智的決定

圖片來源:pixabay.com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的Ann M. Graybiel帶領的團隊研究發現:在權衡成本-收益做出決定時,連接前額葉皮層與紋狀體中紋狀質的腦環路會被激活,而慢性壓力則會嚴重損壞這一環路,導致成本-收益權衡的異常。

有效地評估成本與收益是一項核心的生存技能,對人類而言,這項技能有助於做出最佳且合理的決定。然而,在神經精神疾病(焦慮、抑鬱、雙相情感障礙、亨廷頓病、精神分裂症、自殺意念等)或者慢性壓力下,這項能力容易受損,從而引發荒謬的選擇、做出高風險行為,造成嚴重後果。

Graybiel等對大鼠和小鼠的研究發現:慢性壓力下,動物對成本-收益的評估出現異常,傾向於選擇高成本/高回報,而這並非最佳決定。

研究人員在T-迷宮(T-maze)的兩臂分別放置了純巧克力牛奶(高回報)+鼠類所厭惡的強光(高成本),以及稀巧克力牛奶(低回報)+暗光(低成本)。一組動物暴露於長達14天的足部電擊或約束性壓力,另一組動物作為對照,並未暴露於壓力。在面臨T-迷宮中的選擇時,壓力組比對照組動物明顯更常去選擇純巧克力牛奶+強光這種高成本/高回報的選項。

面對不同選擇,為什麼壓力組動物會選擇高風險/高回報呢?Graybiel等發現,壓力組動物前額葉皮質前邊緣區(prelimbic region of the prefrontal cortex,PFC-PL)神經元活性降低,而其對應的紋狀質(Striosome)投射神經元活性增加,紋狀體快放電(fast-spiking,FS)中間神經元活性下降、放電延遲。

對照組動物在面對不同選擇做決定時,會形成PFC-PLFS中間神經元紋狀質投射神經元這樣的串聯環路。在PFC-PL被激活後,FS中間神經元也被激活,而紋狀質投射神經元被抑製。而在壓力組動物,這徹底被改變了,PFC-PL活性降低,從而使FS中間神經元活性延遲甚至缺失,削弱了對紋狀質投射神經元的抑製,使其活性異常增加,要知道在對照組動物,這些投射神經元的活性是很小的。壓力組動物的這種改變類似於用光遺傳學手段斷開前額葉皮質與紋狀質的連接。

而慢性壓力帶來的紋狀質高活性改變,會給神經網路帶來一系列影響。正常情況下,在面對2個成本/收益相衝突的選擇時,紋狀質投射神經元處於低活性,從而導致紋狀體多巴胺能活性增加或改變,為動機衝突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而慢性壓力後,隨著紋狀質變得異常興奮,這一機制也面臨改變,再加上慢性壓力本身也會減少紋狀體多巴胺的釋放,所以壓力組動物傾向於做出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生的選擇:高風險/高回報。

研究人員認為,慢性壓力之所以會導致異常決策,其背後的機制可能就在於紋狀質這一環路的興奮-抑製性發生了改變,紋狀質變得比正常要興奮很多。

參考文獻:Cell 2017;171:1191-1205

好文薦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