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艾灸治療腿疼應該灸那個穴位

生活當中的保養對我們來說特別的重要,如果不注意了後就會出現毛病,特別是腿部在冬天的時候最容易受寒或是著涼,時間久了後癥狀就會顯現出來,一般主要是會出現腿部疼痛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一般不容易治療,最有效的還是進行中醫的治療,一般我們可以通過艾灸來治療,效果也是很不錯的,下面就讓我們艾灸培訓學校的老師來給大家介紹幾種艾灸治療腿疼的方法吧!

1、直接灸

是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若施灸時需將皮膚燒傷化膿,愈後留有瘢痕者,稱為瘢痕灸。若不使皮膚燒傷化膿,不留瘢痕者,稱為無瘢痕灸。

(1)瘢痕灸 又名化膿灸:施灸時先將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用火點燃艾炷施灸。每壯艾炷必須燃盡,除去灰燼後,方可繼續易住再灸,待規定壯數灸完為止。施灸時由於火燒灼皮膚,因此可產生劇痛,此時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圍輕輕拍打,藉以緩解疼痛。在正常情況下,灸後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膿形成灸瘡,5-6周左右,灸瘡自行痊癒,結癡脫落後而留下瘢痕。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哮喘、肺結核、瘰癧等慢性疾病。

(2)無瘢痕灸 施灸時先在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於粘附,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點燃施灸,當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時,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麥粒大的艾炷施灸,當患者感到有灼痛時,醫者可用鑷子柄將艾炷熄滅,然後繼續易位再灸,按規定壯數灸完為止。一般應灸至局部皮膚紅暈而不起泡為度。因其皮膚無灼傷,故灸後不化膿,不留瘢痕。一般虛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2.間接灸

是用藥物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如生薑間隔灸、隔鹽灸等。

(1)隔薑灸 是用鮮薑切成直徑大約2-3厘米、厚約0.2-0.3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將薑片置於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再將艾炷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當艾住燃盡,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規定的壯數,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常用於因寒而到的嘔吐、腹痛、腹瀉及風寒痹痛等。

(2)隔蒜灸 用鮮大蒜頭,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然後置於應灸俞腧或患處,然後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規定的壯數。此法多用於治療瘰癧,肺結核及初起的腫瘍等症。

(3)隔鹽灸 用純凈的食鹽填敷於臍部,或於鹽上再置一薄薑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圖149。多用於治療傷寒陰證或吐瀉並作,中風脫證等。

艾灸培訓學校溫馨提示:上述就是艾灸治腿疼的方法,這樣的方法一般對於各種原因出現的腿疼效果都可以的,不過在做的時候我們也要根據自己腿部疼痛的原因進行針對性的艾灸治療,雖然我們也可以在家裡自行艾灸,不過由於操作不熟練等原因,有時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古法手工艾條,20支起批發。扶貧項目、品質保障,良心好艾。

八年專業艾條生產商,歡迎來艾草基地工廠考察洽談艾條訂製和貼牌生產。

艾灸百科網:www.aijiubaike.com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