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病房樓裡的書吧看閱讀的營養與力量

3年前,一家近千平方米的大型書吧,悄然走進一家醫院的病房樓,在「黃金位置」營造出書香怡人的雅緻氛圍。

從病房樓裡的書吧看閱讀的營養與力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排排原木色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柔和溫暖的燈光,生機盎然的綠植,舒適的靠背椅和吧台,裡面還有幾台柔軟的大按摩椅。這是福音書吧在二樓的一角。患者和家屬只需走上幾步,就能暫時告別等待的無聊與焦慮,看幾頁紙質書,喝一杯熱水,舒緩緊張的心情。

如果肯多走幾步,來到三樓福音書吧的主區域,近千平方米的空間,6000餘種圖書,富有格調的裝飾畫,鋼琴、長沙發、各式座椅穿插其中,更是能令人的思緒從疾病中抽出,轉而投向書籍帶來的安詳與慰藉中。

在住院部住院的數千名患者,以及前來陪護和探望他們的家人朋友,都能走進這個開放的空間,享受寧靜放鬆的閱讀時光。

從病房樓裡的書吧看閱讀的營養與力量

作為河南首家、國內面積最大的醫院內閱讀休閑書店,福音書吧當初的開辦可謂是勇氣之舉。

河南省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武素英介紹,福音書吧是醫院建「書香省醫」「幸福省醫」理念的載體之一,初衷是為了讓職工、患者和到此的社會各界人士,能有一個學習、休息、教育、培訓的空間。在這裡,醫院職工既可以進行專業學術上的探討,醫患之間也可以進行更密切友好的溝通。

從病房樓裡的書吧看閱讀的營養與力量

從病房樓裡的書吧看閱讀的營養與力量

閱讀的營養和力量

文 張田勘

千百年來,人們對膳食供給人的營養和能量有了深入的理解,即通過消化分解吸收和轉化,成為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礦物質)、纖維素和水等營養素,但是,對於閱讀如何把知識轉化為營養和現實技能卻知之甚少。

正如吃進的食物需要分解消化和吸收一樣,閱讀的第一步是需要理解。理解的基礎當然是能斷文識字,並且不止是一種語言,因為人是靠建立的語言文字系統,並把知識、經驗和信息貯存於文字和語言中,薪火相傳,而不是像動物那樣只能耳提面命、言傳身教地傳承知識。

要理解語言文字所記載的知識,當然離不開解析語言符號的大腦及其系統,這也正是閱讀融入生命,也把知識轉化為營養的獨到之處和必由之路。

閱讀的關鍵在於理解,這種機制在大腦神經機制中既是統一的,又有區別。大腦中的語言區是統管語言和理解功能的,這個區域至少有4個功能區。一是運動性語言中樞(說話中樞),在額下回後1/3處,又稱布洛卡區,如果受損,無法說話;二是書寫性語言中樞(書寫中樞),位於額中回的後部,此處受損,則書寫困難或不能書寫;三是視覺性語言中樞(閱讀中樞),位於頂下葉的角回,如果受損,則失去對文字元號的理解(失讀症);四是,聽覺性語言中樞(聽覺中樞),位於顳上回後部,能調整自己的語言和聽取、理解別人的語言,如果受損,則說話不利索並且不能理解別人說的話。

顯然,閱讀理解主要涉及閱讀中樞(讀書)和聽覺中樞(聽書)。這兩種閱讀和語言理解的機理和差異日益受到關注和慢慢破譯。叉頭框P2基因(FOXP2)就是首先被發現的對人類閱讀理解極為重要的語言基因。

閱讀能把知識轉化為現實技能、身心健康和精神力量。

FOX基因是一個基因家族,它所表達的FOX蛋白是一類具有螺旋-轉角-螺旋的轉錄因子,由於與克隆的果蠅叉頭基因(fkh)具有高度相似的DNA結合區,因而命名為叉頭框基因,或叉頭基因。它編碼的蛋白即為叉頭框蛋白。FOXP2位於第7號染色體上,但它們的蛋白產品在基底神經節表達。

這個基因是在一個稱為KE家族中發現的。在這個家族的三代人24名成員中,一半的人無法自主控制嘴唇和舌頭的運動,發音和說話極其困難。而且,他們也存在閱讀理解障礙,不能正確拚寫詞語,難以組織好句子,弄不懂語法規則,因而很難理解別人說話和進行閱讀。

正常人的閱讀理解只有在FOXP2基因正常的基礎上才能進行,但是閱讀理解還涉及其他問題,如何才能有效和快速地閱讀和理解就是其中之一。原因在於,人的閱讀其實是分為讀書和聽書,分別由閱讀中樞和聽覺中樞管理和解碼,同時由於知識載體的改變,從遠古的龜殼、羊皮、竹簡,到現代的紙張,再到今天的數字書籍(載體),因而也可能影響到閱讀習慣和效果。

現在認為,聽書是淺閱讀,讀書是深閱讀,因為前者較少留出時間來讓人思考,因而通過聽書對知識和信息的理解是淺層次的;後者能夠慢慢思考並且會更加聚精會神,因而理解會比較深入。正如吃飯,聽書類似於不在口中充分咀嚼就下咽,缺少了唾液澱粉酶對食物的分解。

實際上,目前尚無讀書和聽書的閱讀質量研究對比,並不能證明聽書因為是淺閱讀因而質量不高,讀書是深閱讀因而質量高,說不定聽書還有比讀書更好的閱讀質量。其中之一是,聽書可以通過朗讀者聲情並茂的語音獲得情感帶入的理解和愉悅。

儘管過去的多項研究表明,在紙書(媒)和數字書(媒)並存和閱讀的時代,兩種形式的閱讀效果不分伯仲,但還是有研究得出結論,讀紙書(紙質閱讀)比讀電子書(螢幕閱讀)效果更好,前者對書中的知識理解得更透徹。

從病房樓裡的書吧看閱讀的營養與力量

進一步看,閱讀在理解之後,就要轉化為知識的消化貯存和轉換。閱讀理解之後的營養不像食物中的營養是作為多種營養素通過血液轉運到全身各組織器官供能和維持功能,而是隻貯存於大腦。大量的研究已經確認,大腦的記憶中心是海馬回,閱讀獲得的知識和營養就可能主要集中於海馬回的神經元。但是,事實上,由於大腦是通過無數的突觸把數以億計神經元聯繫起來,因此,知識和營養可能是貯存所有的大腦細胞和組織,以及更多的突觸之中,甚至連突觸中的聯絡信使——各種神經遞質,如乙醯膽鹼、多巴胺、神經肽y等,也貯存和攜帶了大量的知識。

隨之而來的是,大腦能獲取和貯存多少知識?實際上也就是,人能夠通過知識塑造自身到什麼程度,以及能通過知識把世界打造成什麼模樣。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既是無解,也可以說是無窮。通過閱讀,大腦可以貯存無窮無盡的知識,也就擁有了把人塑造得更完美和全能,把世界建造得更先進和更文明的力量和可能。

雖然至今對人腦的記憶容量還難以確認,但是根據人腦中神經元數量大約為1000億個,

更何況新的研究已經否定了人在出生後就不會生長新的腦細胞的結論,甚至證明到老年人腦還會長出新的神經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生物學副教授博爾德利尼(Maura Boldrini)團隊對28位14歲~79歲猝死者的大腦進行解剖研究後發現,健康男性和女性終生都在不斷產生新的神經元,老年人的海馬體(記憶、情緒和認知的重要部位)中也會繼續產生神經元,而且生成速度與青少年一樣。

人類大腦的信息存儲容量至少為1帕位元組,即1千兆位元組,僅此就可以裝下全世界所有圖書館的藏書內容,還有富餘地方。

這其實為人類過去所觀察和總結的一種普遍現象——活到老學到老提供了神經生理基礎。當然,人的潛意識,以及許多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微妙感覺和印象也是對知識的貯存,甚至應用。

閱讀獲得和貯存知識後最重要的是,要把這樣的營養轉化為能力,在塑造自身的同時,應用知識。那麼,如何把貯存的知識取出、展現並應用呢?雖然目前的研究有限,但還是能獲得一些解讀。

閱讀獲得的知識和營養在於,當需要學習過的知識時,能夠想起來,表現為相關的知識是否自動從腦海中「蹦」出來。當然更普遍的是,通過有意識地搜索將它們提取出來。

有了這個過程,就可以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分析、推理,然後不斷驗證,獲得靈感和創新,由此打造一個全新的優雅自信的個體,並由無數有知識的頭腦來改造和創造世界。

人們閱讀後會有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但所有的記憶都有可能消失和遺忘。不過,無論如何遺忘,都會在大腦細胞中留下印記。

文 張田勘

編輯 欒兆琳

校對 余運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