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扭轉戰局,互聯網影業漸近舞台中心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尹太白

大浪淘沙,影視行業正面臨著重新洗牌。

譬如主要影視股中的華誼橙天嘉禾和英皇文化,股價均大幅下跌。老牌影視公司如華誼和光線,過去一年的業績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苦惱的還有一直徘徊在退市邊緣的樂視網。年報披露,樂視網及其下屬子公司在2018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5.58億元,同比減少77.8%,淨虧損超過40.95億元。

影視公司集體爆雷,淨利潤直線下滑,意味著整個影視行業已經到了最艱難的時刻,大公司尚且如此,小公司的生存現狀可見一斑。

突圍

步入2019年後,很多影視公司的頹勢還在延續。

但也有例外。

與傳統影視公司不同,互聯網影視公司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的洗禮後,不斷進化,慢慢走向了行業的核心位置,開始嶄露頭角。

就在5月28日晚間,阿里影業發布了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12個月財報,用“揚眉吐氣”來形容阿里影業的財報,可能最合適不過了。

根據財報顯示,阿里影業營收30.34億元,同比增長9%。淨虧損從此前的12.45億元收窄至報告期的人民幣2.54億元,同比大幅收窄10億元。

在三大業務版塊中,互聯網宣發業務版塊最引人注目,在報告期內獲得收入24.6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首次實現了全年盈利。

綜合開發業務收入1.11億元,增長率為174%,首次實現三位數增長。

內容製作業務收入4.59億元,本財年處於內容策略的調整期,一方面全部消化掉了歷史項目,另一方面也為新財年進行項目儲備。

在行業遇冷的大環境下硬生生實現了良性轉變,漲幅接近50%,這與阿里影業董事長兼CEO樊路遠一直以來構築的三大護城河密不可分。

綁定優質影企

阿里影業突圍之路走得並不順暢,甚至一度遭遇坎坷和質疑。

2016年12月,由阿里影業主控的首部電影《擺渡人》口碑票房撲街,出師不利。阿里影業也因此被外界調侃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可惜不懂內容”。

首戰失利讓阿里影業對內容的主投變得謹慎起來,從2017年開始,在經過一年多的試水以後,阿里影業對電影市場的判斷力不斷增強,押中爆款的命中率也大大提高。

除了阿里影業參與出品的《綠皮書》在第91屆奧斯卡上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等三項大獎之外,《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2》《西虹市首富》等電影均遠超外界預期。

在此之前,中國電影市場在2018年暑期檔創下了173.7億元的紀錄,而阿里影業參與投資及發行的影片就貢獻了將近一半的成績。

上一個財年,由阿里影業參與投資且票房過10億的影片就有8部,這其中包括春節檔票房冠軍《流浪地球》和季軍《飛馳人生》。

樊路遠曾明確提出過“新基礎設施+優質內容”的雙輪驅動戰略:一方面不放棄在影視上遊的布局,對優質內容投入“不設上限”,另一方面持續打造行業新基礎設施,用互聯網基因來改造和提升傳統影視行業。

早在2018年11月,阿里影業就提出了“錦橙合製計劃”,宣布未來5年將在賀歲檔、春節檔、暑期檔和國慶檔四大檔期內,以主投、主控或主宣發的身份,推出多部合製電影。

隨著成功的經驗越來越多,阿里影業對於優質內容的把控和投入也形成了一套系統的打法。

這套打法的和核心在於,阿里影業瞄準的其實是優質內容背後的公司,如奪冠春節檔的《流浪地球》,阿里影業看上的就是被稱為“爆款製造機”的北京文化。

2019年1月份,阿里影業與韓寒的亭東影業達成合作,隨後,阿里影業又和華誼兄弟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華誼將在5年內至少完成主控並上映10部院線電影的產能,阿里影業則對其享有優先投資權,其根本目的就是通過綁定優質內容公司來提高內容輸出能力。

與一流導演和高質量內容創作公司合製電影,是樊路遠構築的第一條護城河。

新基礎設施的協同

在阿里影業的“雙輪驅動戰略”中,行業新基礎設施是使這家互聯網影企前行的另一個巨輪,也是樊路遠構築的阿里影業第二大護城河。

阿里影業之所以能逆流而上,與樊路遠持續建設的新基礎設施所具備的強大的宣發能力密不可分。

在2019財年,阿里影業的大宣發體系搭建逐漸完善。其中互聯網票務業務有用戶觀影決策平台淘票票,面向片方則有一站式數字化宣發平台燈塔,面向影院則有影院數字化經營管理開放平台鳳凰雲智,搭建起了票務、決策、宣傳和發行的宣發全鏈路。

根據財報顯示,互聯網宣發業務的收入為24.64億元,同比增長13%,財務業績在報告期內首次實現了全年盈利。

廣為大眾熟知的用戶觀影決策平台淘票票是阿里大娛樂板塊中同樣不可或缺的一環。

淘票票為全國超過9500家影院提供了在線選座、購票服務,其覆蓋的影院票房約佔全國總票房的99.5%,覆蓋用戶數量達到2.9億。另據易觀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檔,淘票票的日均啟動次數達到589萬,居電影在線票務平台第一位。

同樣能打的還有票務平台貓眼。擁有六大娛樂消費入口,貓眼幾乎可以享受到整個中國互聯網的頭部流量,娛樂電商服務和廣告服務也因此高速增長,實力不容小覷。

在票補力度減弱和流量紅利見頂的情況下,貓眼也開始轉戰內容製作領域,除了試水電視劇、網絡劇、電影、綜藝節目等內容製作,貓眼還深入到電影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發行的影片包括《捉妖記2》《後來的我們》《李茶的姑媽》等。

實際上,貓眼也已成長為排名領先的國產電影主控發行方。

不過,內容製作也是一把雙刃劍。對於貓眼來說,高投入成本會使得本就虧損的貓眼對於資金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一旦投入成本和回報不成正比,將勢必會加大貓眼的虧損。

和貓眼不同,淘票票已經成為了阿里大娛樂各個板塊之間產生協同效應的重要連接點,協同和全產業鏈布局是阿里獨有的優勢,而阿里影業的大宣發平台,可以拿到所有獨家和首發預告片,這些預告片可以在優酷播放,然後引流到淘票票,實現到線下院線的轉化。

相比騰訊影業和愛奇藝等主要在內容領域發力的互聯網影視公司,阿里影業依托於全鏈路新基礎設施和阿里大數據資源,可以更加高效的服務觀影用戶。

自製是核心

自製劇集內容是構築阿里影業的第三條護城河。

樊路遠認為,自製能保證版權收益,而版權將是這個行業未來最值錢的東西。

一部熱播劇,如果沒有版權就無法播放,長此以往,用戶流失率將會持續升高,而為了拿到熱播劇的獨家播放權,視頻平台燒起錢來毫不手軟,如此一來,導致版權價格水漲船高。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專業內容業務群總裁王曉暉曾表示,自製劇既能控制成本,又能實現內容的獨特性,差異化應該成為視頻網站最重要的目標。

樊路遠在很早之前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在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的時候,自製劇顯然是一條更能體現出核心競爭力的道路。

作為大娛樂板塊中的舉足輕重的巨頭板塊,外界對優酷的質疑不是沒有道理的。背靠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資源、資金、人脈都不缺,但業績卻不容樂觀。但實際上,優酷的能量被大大低估。

早期的火爆網絡的《老男孩》是優酷聯合出品的“11度青春電影系列”,開啟了微電影時代,《萬萬沒想到》等迷你系列劇也曾風靡一時,一度引爆網絡。

2017年,優酷首次提出“超級劇集”概念,《軍師聯盟》《春風十裡不如你》《白夜追凶》等網劇口碑和播放量雙豐收,其中《白夜追凶》成為當年最火的網劇。

目前經過大娛樂各板塊的打通協同,優酷的劇集自製已經轉入阿里影業,成為未來內容製作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阿里影業2019財年業績報告寫道:今年以來,阿里影業劇集自製業務成為又一大亮點。經過全新的資源配置,阿里影業深耕優質內容製作,力爭在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時,為用戶生產更多優質內容。

目前已陸續儲備了十餘部項目,涵蓋不同題材和用戶人群,預計將於2020年起陸續播出。

據一位業內朋友的分享,在阿里影業2019財年的業績發布會上,多位高管表達了對劇集製作的信心。

據悉,未來阿里影業劇集工作室的隊伍建設,會與更多專業人士合作,再加上雲尚製片等基礎設施來提升效率、控制成本,為內容保駕護航,互聯網思維+專業人士,將打造出“具有阿里影業基因的內容團隊”去從事製作。

“阿里大娛樂有資源、有人才,會在影視劇這個方陣裡迅速成為排頭兵。”一位負責劇集的高管這樣表示。

從頂層設計上,這也完全說得通。阿里影業董事長兼CEO樊路遠,同時也是優酷總裁、阿里巴巴大娛樂的輪值總裁。

隨著未來大娛樂各業務版塊持續實現“化指為拳”的協同,劇集和阿里影業無疑會有更多產出,為影視劇市場輸送更多優質內容。

結語

樊路遠逐漸擺脫了“外行人”的標簽,並為阿里影業構築了綁定優質影企、建設新基礎設施和專注自製內容這三大護城河。

得益於多元化市場的探索,阿里影業已在投資、製作、宣傳、發行、放映和衍生品的各環節上分別推出了相應的產品平台,完成了從上遊內容生產、互聯網整合行銷、IP商業化綜合開發等三大基礎設施模塊的布局,對影視全產業鏈形成了閉合和貫通。

阿里影業CFO孟鈞表示:在過去一個財年中,阿里影業主營業務不僅穩定增長,而且開始為公司貢獻利潤和現金流,為下一步新的內容和衍生業務布局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或許,屬於阿里影業和互聯網影視公司的時代不會太遠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