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王和約》:斯巴達為何會向波斯求和?

公元前387年,科林斯戰爭已經持續了8年之久。此時的斯巴達派出安塔西達斯作為使者前往波斯求和。

戰爭初期,斯巴達對於科林斯戰爭的態度一直選擇積極備戰,但是隨著戰爭的拉鋸,斯巴達人逐漸認識到,本國的軍事力量和資源已經難以應對科林斯和小亞細亞這兩支戰線的消耗,尤其是在斯巴達失去了愛琴海的控制權之後,斯巴達人為了不讓自己本國的利益進一步喪失,於是選擇了與波斯議和。

一、議和的具體原因,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

首先,還是斯巴達國內對戰爭支出的難以維系。克尼多斯戰役的失利致使斯巴達在愛琴海的控制權喪失,隨其一同失去的則還有來自於該地區的每年1000多塔蘭特的貢金。控制權的喪失導致貢幣的喪失,貢幣的失去則導致了斯巴達國內經濟的惡化,斯巴達國內經濟的惡化則無法維持外部戰爭的損耗。

其次,科林斯戰爭陷入僵局,而斯巴達在這場戰爭中的形勢逐漸處於劣勢。戰爭的曠日持久導致斯巴達聯盟內部城邦逐漸疲於作戰,而反斯巴達聯盟一方的城邦由於得到了法爾那巴佐斯的支持,儘管同樣對戰爭產生厭惡,但卻一直在積極擴充實力,相比之下,斯巴達聯盟一方的弱勢逐漸暴露了出來。

最後,雅典逐漸表現出重新恢復霸權的趨勢,這令斯巴達人感到了恐慌。自從雅典向斯巴達宣戰時起,雅典就開始著手於戰略防禦的重建工作,在科林斯戰爭中,雅典大將科農掌握了波斯人的腓尼基艦隊,在斯巴達海軍失利後,科農威逼利誘愛琴海諸島再次歸順雅典,並且在法爾那巴佐斯的資助下,科農還組織重修了雅典的城牆,使得雅典的勢力在逐漸恢復。

這一系列的舉動明顯威脅到了斯巴達的霸權統治,斯巴達人雖然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戰勝了雅典,但是對雅典的忌憚依舊存在,此時大權在握的斯巴達人是無法容忍霸權從他們手中流逝的。這樣一來,與波斯締結和平契約就成為了斯巴達此時的首要目標。

二、而此時的波斯帝國也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使其改變了最初針對斯巴達的策略

第一,雅典利用科林斯戰爭之便逐步恢復昔日霸權,這令波斯帝國對其行為感到不滿。科林斯戰爭時期,雅典表現出了海上霸權重新崛起的趨勢,隨著雅典實力的不斷恢復,開始重新爭奪在小亞細亞地區的權益,雅典在這一地區的舉動觸犯了波斯帝國的利益,不禁又讓波斯人想起了伯羅奔尼撒戰爭之前的雅典帝國及其帶來的威脅。

第二,波斯帝國此時內部多處發生了叛亂,國內局勢動蕩不安,這就使波斯暫時無暇顧及希臘大陸內部爭鬥,但波斯帝國又不想失去科林斯戰爭為其帶來的利益。而此時,在波斯帝國內部混亂之際,波斯人得知雅典人不僅在波斯與塞浦路斯的戰爭中派兵支持塞浦路斯,之後還與波斯帝國的一名反叛者進行結盟。雅典欲恢復霸權的野心此時在波斯人那裡暴露無遺,這無疑加快波斯人對斯巴達人的態度和政策的轉變。

第三,波斯帝國對希臘大陸內部政策的轉變,是在其長遠的思考與謹慎的選擇後,進行的裁決。因為此時在波斯帝國看來,斯巴達與雅典比較,雅典複興後的威脅會比現在的斯巴達還要大。現在的斯巴達在經歷了科林斯戰爭中的消耗和失去了對愛琴海的控制權後,即使在希臘大陸內部依舊保持霸主地位,但對波斯帝國而言,斯巴達已經無法再與其爭鋒;而雅典一旦複興,又會走上公元前5世紀時期海上帝國的老路,古典時期波斯被雅典打敗時的戰爭場景還歷歷在目,波斯人又怎麽肯重蹈覆轍呢?更何況,如今的雅典在利用波斯的財力勢力恢復國力後,又做出支持波斯反叛者的舉動,雅典這樣的行為怎麽能夠讓波斯國王接受呢?這樣一來,波斯自然會選擇與斯巴達締結和平契約。

三、波斯國王的敕令——“大王和約”

公元前386年,波斯總督提裡巴佐斯向那些反對戰爭,渴望和平的希臘諸城邦發出命令,要求他們前來參加集會。當希臘諸城邦的使者集合之後,提裡巴佐斯向他們宣讀了波斯國王的敕令:“國王阿塔薛西斯認為,亞細亞所有諸邦均應歸屬於我,克拉左門奈和塞浦路斯二島也亦應歸屬於我;而其他希臘諸邦,除列母諾斯、音布羅斯和斯基洛斯外,不論大小均須保持獨立;這三個地方與往昔一樣,依舊歸屬於雅典人;但是,倘若你們雙方之中的任何一方有不遵從此敕令者,我,阿塔薛西斯,將與那些遵從此令的城邦一道,用艦船,用金錢,從陸上,從海上,向其開戰。”

集會之後,各國使者立即回國去向各邦的最高權力機關進行匯報和等待指示。所有的城邦都要進行宣誓,要堅定不移地遵守條約的內容,但是,底比斯人卻提出要求讓他們以波奧提亞人的名義來進行宣誓。阿格西勞斯毅然拒絕了斯巴達人的請求,並警告他們必須按照條約的內容宣誓,每一個城邦必須保持獨立。可底比斯的使者卻說,這些指令不是下達給他們的。阿格西勞斯的回應則是:“去問問你的人民吧!將此事告訴他們,如果他們都不答應宣誓的事情,那他們則將被排除在條約之外。”於是,底比斯的使者啟程回國了。

由於和底比斯人的積怨已久,阿格西勞斯沒有任何的猶豫,再向監察官提出申請,並得到同意後,立刻進行了獻祭。此次獻祭結果是吉兆,於是,阿格西勞斯便立刻率兵出征泰格亞。來到泰格亞之後,他立即命令專門負責召集同盟者的官員前往各國號召他們來幫助作戰。但是,還沒有等到他從泰格亞出征,底比斯人就派使者來送信告訴阿格西勞斯,他們同意各城邦獨立。於是,斯巴達人班師回朝,底比斯人在斯巴達大軍壓境的威脅之下,被迫接受了此次條約,允許波奧提亞的諸城邦獲得獨立。

這道敕令被人們稱為“大王和平敕令”,按字面意思可以譯為“大王和約”或“安塔基達斯和約”。自伯羅奔尼撒戰爭最後數年直到4世紀初的這段時間裡,波斯基本上主導了希臘諸城邦的戰和關係,“大王和平敕令”就是一個標誌性的文件。

但是,只要仔細來看大王和約的內容就可以知道,它的性質與其說是“和約”,還不如說只是波斯國王對希臘諸城邦發出的一道敕令,因為內容裡所涉及“雙方”,指的並不是希臘與波斯雙方,而是希臘大陸內交戰的“雙方”。

四、“大王和約”的影響

“大王和平敕令”的生效,使得波斯帝國獲得了長久以來都希望得到的小亞細亞名正言順的統治權,而斯巴達也借助此“和約”體面地宣告戰爭結束,並且在科林斯戰爭之後,斯巴達的霸權正式達到了頂峰,成為了和約在希臘大陸的維護者。

斯巴達以守護和約為借口,成功解散了像比奧提亞同盟這樣的聯盟,因為這些聯盟的存在是對和約中城邦自治原則的公然違背。因此,可以說此和約是斯巴達人犧牲了所有希臘城邦的利益,和波斯進行利益交換,借波斯之力對希臘諸城邦進行威脅恫嚇和狐假虎威,已達到維持和鞏固其自身霸權的目的。這則“和約”對希臘諸城邦的關係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保羅卡特裡奇《斯巴達人:一部英雄的史詩》

蔣保《試論波斯對伯羅奔尼撒戰爭的介入》

劉震《斯巴達國王阿格西勞斯二世軍事行動研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