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於宋元小說話本,你了解多少?

宋元話本是中國小說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魯迅稱之為“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1](P319)。學術界一般認為,現存宋元話本主要有兩大類,即小說和講史,而又以小說成就為高。現行的一些文學史、小說史都列有《宋元話本》的專章或專節,一些專題論著也對宋元話本作了較高的評價。這些論著所論述的主要是小說話本,經常被論者作為例證的有《快嘴李翠蓮記》、《碾玉觀音》、《志誠張主管》、《鬧樊樓多情周勝仙》、《簡帖和尚》、《錯斬崔寧》、《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等篇目,而這些所謂的宋元小說話本實際上沒有一種是靠得住的。

人們常說的宋元小說話本,主要出自《京本通俗小說》、《清平山堂話本》、《熊龍峰四種小說》、《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等話本集。其中,《京本通俗小說》已為馬幼垣、馬泰來、蘇興等學者證明為繆荃孫根據《警世通言》、《醒世恆言》所製作的偽本[2],鐵證如山,可以從信,這裡置之不論。其他幾種本子,《清平山堂話本》刻於明嘉靖年間,《熊龍峰四種小說》刻於明萬歷年間,《古今小說》刻於明泰昌、天啟年間,《警世通言》刻於明天啟四年,《醒世恆言》刻於明天啟七年。所有這些集子,沒有一種刻於宋元時期。

在明刊本中是否保存了宋元話本?這是我們要討論的主要問題。不錯,馮夢龍編的“三言”,確有幾篇小說注明為“宋人小說”、“宋本”、“古本”等字樣。即主觀主人的《拍案驚奇序》也說:“獨龍子猶氏所輯《喻世》等諸言,頗存雅道,時著良規,一破今日陋習,而宋元舊種,亦被搜括殆盡。”從上述記載來看,“三言”中應該有宋元小說話本。問題是,馮夢龍所搜集的“宋本”、“古本”究竟是什麽本子?它是否保持了宋元話本的原始面貌?

在討論這一問題之前,我們得區分一下兩個概念:說話藝術與話本小說。說話藝術是說話藝人在勾欄瓦舍表演的藝術形式,話本小說則是供人案頭閱讀的文學作品。宋元時期,是說話藝術的繁榮時期,而不是話本小說的繁榮時期。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周密的《武林舊事》所記錄的名單均為說話藝人的姓名,而不是話本小說的作者。羅燁《醉翁談錄》所載的一些“小說”名稱也是說話的題目,而非話本小說的名稱,在這些題目之前,都有“說”、“言”、“論”等字眼。《醉翁談錄》中常為人們引用的一段,即“說國賊懷奸從佞,遣愚夫等輩生嗔;說忠臣負屈銜冤,鐵心腸也須下淚。講鬼怪令羽士心寒膽戰;論閨怨遣佳人綠慘紅愁。說人頭廝挺,令羽士快心;言兩陳對圓,使雄夫壯志”,也是肯定說話藝術的高超技巧而不是話本小說的感人力量。我們尚沒有看到宋元人關於話本小說的評價文字。

既然宋元時期只有說話藝術的繁榮,而沒有話本小說的流行,當時的書商也就不會大量刊印話本小說。作為說話藝人所用的底本的話本,只能靠藝人手抄,在藝人中流傳,這恐怕就是今天沒有宋元時期刻印的小說話本流傳至今的主要原因。元代出現了一些平話刊本,可能是平話太長、手抄不便的緣故。從這些平話的內容來看,也只能是藝人用的講史提綱,而非供閱讀的文學作品,因為它尚不具備獨立的欣賞價值。

明代早期搜集、刊印宋元小說話本的洪楩、熊龍峰、馮夢龍等人,他們所能搜集到的本子,只能是在說話藝人中流傳的抄本,或者乾脆是根據說話藝人的講述整理的。馮夢龍在編“三言”時,有些篇目注明了來源,如《古今小說》第十五卷《史弘肇龍虎君臣會》結尾處說:“這話本是京師老郎流傳。”所謂“老郎”,就是說話老藝人,這一話本就是從說話藝人手中得到的。《醒世恆言》第十三卷《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在敘述故事後說:“原系京師老郎流傳,至今編入野史。”這說得很清楚,這篇小說,原是說話藝人口頭講述的故事,到馮夢龍才編成小說,而《史弘肇龍虎君臣會》正是人們所認定的宋人話本,《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則是人們認定的元人話本。從“三言”中僅有的兩種注明來源的話本看,馮夢龍所得到的宋元舊本實際上就是說話藝人講述的故事。我們可以推想,其他沒有注明來源的所謂宋元舊本亦當如是,洪楩、熊龍峰也只能如此。

從說話藝人手中乃至口中所得到的宋元話本,是否保持了宋元話本的原貌?答案是否定的。話本的流傳方式是師傳弟受,老藝人教給弟子的是一些故事梗概和具體的講述技巧,一些具體細節主要靠說話人在表演中間臨場發揮,為了講得新穎和生動,以吸引更多的觀眾,他必須對原有的故事進行花樣翻新,師徒講述的同一種小說,肯定大不一樣,即使同一藝人在不同時間所講述的同一小說,也不會完全一樣。可以想象,經過幾百年,無數藝人講述、且有意識翻新的宋元話本,到明代人手中,能否還叫宋元話本,答案不是很清楚了嗎?

現存這些所謂的宋元話本,不僅經過了無數說話藝人的講述、加工,而且明人將它們搜集起來編輯成冊的時候,又根據自己的文藝觀點作了大量的修改乃至重寫。明中葉以後,隨著通俗小說的勃興,一些文人、書商大量搜集、編寫、刊印各類小說,不少人把眼光注意到小說話本上面,他們一方面從說話藝人手中找來加以整理,另一方面從他人的刻本中拿來改頭換面。這些小說話本,多為民間藝人所作,作者無考,誰都可以刊刻、誰都可以修改,無著作權可言。今天雖然沒有原始的宋元小說話本,無法與明人整理本來進行比勘,就從明代不同時期所刊刻的小說話本的比較中,也可以看出明人對小說話本的修改情況。現存《清平山堂話本》二十九篇,有十一篇見於《古今小說》和《警世通言》,均作了較大的修改。《清平山堂話本》開篇第一種《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馮夢龍收入《古今小說》,更名為《眾名姬春風吊柳七》,並作了改寫。原作寫柳耆卿看上了歌妓周月仙,而周卻戀著黃員外,不肯從柳。柳耆卿便利用縣宰的地位,吩咐舟人在渡船上強姦了周月仙,設此毒計得到了周。馮夢龍認為這篇小說“鄙俚淺薄、齒牙弗馨”(《古今小說序》)。在改作中,他將此情節移到富人劉二員外身上,並加上批語“此條與《玩江樓記》所載不同,《玩江樓記》謂柳縣宰欲通周月仙,使舟人用計,殊傷雅致,當以此說為正”,還增加了柳耆卿出八千身價,為周月仙除樂籍,讓她與黃秀才團圓的情節。小說的主要線索改為柳耆卿與謝玉英的戀愛故事。這種改寫顯然是為了維護“風流首領”(《眾名姬春風吊柳七》)柳耆卿的形象。《清平山堂話本》卷三有《五戒禪師私紅蓮記》,寫五戒禪師私淫少女紅蓮,破了色戒,好友明悟禪師詠詩勸省,五戒坐化辭世。明悟擔心五戒來世滅佛謗僧,墜落苦輪,便圓寂追趕五戒而去,五戒轉世為蘇軾,明悟轉世為佛印,仍為好友。蘇軾不信佛法,因有佛印監著,因此省悟前因,敬佛禮僧,二人俱得善道。《古今小說》第三十卷即收此篇,題作《明悟禪師趕五戒》,主要人物和情節基本相同,但篇幅大為增加,不僅篇首加了一大段入話,中間還增添了佛印遇仁宗剃度出家等情節,後面詳細地描述了蘇軾被彈劾下獄,在獄中夢遊孝光禪寺,重見紅蓮,頓悟前世破戒、今生受苦,方信佛法輪回之理。改作較原作故事清楚、描寫細致,也反映了馮夢龍迂腐的果報勸善思想。從《清平山堂話本》與《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重篇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明人在整理小說話本的時候是毫無顧忌、隨意修改的。馮夢龍是這樣,洪楩、熊龍峰也會這樣,只不過我們沒有更早的刻本與之對照罷了。

古代白話小說的發展,有兩條線:一是宋元小說話本發展成明清的短篇話本小說;二是宋元講史話本(即平話)發展成明清長篇章回小說。在沒有宋元小說話本刻本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宋元平話到章回小說的演變對宋元小說話本與明代話本小說的差異作一些合理的推測。現存元刊《全相平話五種》中有《三國志平話》和《武王伐紂平話》,是明代章回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和《封神演義》的祖本,而它們的藝術價值不可同日而語。

《三國志平話》現存元代至治年間建安虞氏刊本,是現存平話中比較優秀的一種,也是羅貫中創作《三國志通俗演義》的藍本之一。好些重要的情節如“桃園結義”、“三戰呂布”、“三顧孔明”、“赤壁鏖戰”、“孔明斬馬謖”等在《三國志平話》中均已出現,整個故事框架在《平話》中也基本成型。但《三國演義》在藝術上的成就,遠非《三國志平話》所及。篇幅上,演義較之平話增加了近十倍,內容更加豐富,描述更加細致。兩相比較。可以看出,《演義》中除因襲了《平話》中的部分對話之外,還增補了不少細節:華佗診視、刮毒的過程,關羽的鎮定神態,觀者與華陀的反應等,寫得繪聲繪色。“三顧茅廬”一段,差異更大,平話中只有寥寥幾百字,文字粗糙。《三國志平話》是元刊平話中的優秀之作,與章回小說的距離尚且如此,其他元刊平話與章回小說的差異更大。

據此,我們可作合理推測:宋元時期的小說話本與平話都屬於宋元話本,它們在敘述故事、刻畫人物方面的成就,應處於同一水準。而明代話本小說則與章回小說在小說藝術上基本處於同一高度,它們的主要差別在於宋元話本多敘述故事,且僅陳梗概,不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明代小說多描寫,在故事之外,多了細節、對話乃至心理描寫,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個性鮮明。就如我們不能將《三國志演義》、《封神演義》認定為元代小說一樣,我們也不能將明刊小說話本認定為宋元話本。

上面我們論證了明刊本中的宋元小說話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宋元話本,因此我們不能根據這些作品來分析宋元話本的思想與藝術,尤其是不能據此來分析宋元話本的細節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語言藝術等。而事實上,以前編寫的小說史、文學史就是這樣做的。試想,如果沒有《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流傳至今,馮夢龍改寫時也不加評點和說明,我們根據《眾名姬春風吊柳七》來分析宋元話本中柳永的形象,肯定會得出一些不合實際的結論,而《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還不是宋元刻本。明代天啟刻本與嘉靖刻本就出現如此的差異,不同朝代的本子差異會更大。《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經過改寫,誰敢保證其他明代刊刻的小說話本就沒有加工改寫過。

我們說不能根據明刊本來分析宋元話本的思想與藝術,並不是說這些話本毫無價值。事實上,這些明刊宋元小說話本,至今仍然擁有廣大的讀者。即使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這些小說也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從現存的幾十種明刊宋元小說話本,我們可以大體了解宋元小說話本題材的分布狀況,得知婚戀題材與公案題材是宋元小說話本的主要內容。就某一篇作品而言,我們也可以據此了解這一故事產生的大致年代以及主要人物與故事梗概。往往就是這些宋元話本,明代不同時期都有改刻,我們據此可以了解這一故事的演變情況,還可以通過不同版本的比勘,分析改寫者的創作思想。

參考文獻

[1]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A].魯迅全集:第9卷[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2]馬幼垣,馬泰來.京本通俗小說各篇的年代及其真偽問題[A].中國小說史集稿[C].台灣:時報出版公司,198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