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個稅改革後,拿到手的錢變少了?這“鍋”社保不背

近日,朋友圈廣泛流傳著一張降稅前後到手工資對比表顯示,降稅後到手工資反而比降稅前少了。

該對比表顯示,以5000元月薪為例,降稅前,個人需繳納個稅45元,社保扣費按照最低工資1800元扣除,個人繳納社保330元,最終個人到手工資4625元;降稅後,繳納個稅降為0元,然而社保必須按照實際工資繳納,個人需要繳費920元,到手工資僅剩4080元。

按照最低工資來繳納社保到底合不合規,企業如何利用規則來降低社保繳費基數,降低社保繳費基數對個人是否有利等問題都是大家最為關心的焦點。

社保、個稅繳費應該怎麽交?

個人所得稅繳費是有明確的固定的公式,以即將實施的個稅法為例,應稅所得=年度收入-6萬元(起徵點)-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社保繳費同樣有非常固定的繳費比例,國家有明確規定,各地也有明確的標準,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

雖然各地可能會有一定的差異,但絕大多數職工工資都是處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300%之間,也就是處於“如實申報”的要求之下。

以北京為例,2017年度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為101599元,月平均工資為8467元,其社保繳費基數的上限是25401元。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下限按照北京市2017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3387元/月)確定;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繳費基數下限按照北京市2017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5080元/月)確定。

一些企業在社保繳費上鑽空子

對於很多企業而言,尤其是中小型民營企業來說,為員工高標準繳納社保成為了一種“負擔”,因為在社保繳費中,企業的繳費比例一直是佔到大頭,且無法獲得看得見的收益。

以社保中最大頭的養老保險為例,職工個人繳納工資的8%,在經過階段性降費後企業一般繳納個人工資職總額的19%。在五項社保繳費中,企業支出的比例大概是職工工資的30%左右,意味著職工月入10000元,企業需要承擔3000元左右的社保支出,這也造成了很多企業開始鑽空子。

足額繳納社保對個人是利還是弊?

從工資條上來看,足額繳納社保意味著每個月從個人收入中扣除的錢會更多,個人每個月拿到手的錢會更少。但是,這筆账並不能簡單地這麽算。

以基本養老金為例,養老金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账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账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账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從公式上不難看出,基本養老金多繳多得的原則體現得較為明顯。

同樣是5000元工資,在本市職工上年月平均工資3000元的情況下,按照個人工資增長率5%,職工平均工資增長3%的增長幅度,甲乙二人同時從25歲開始工作並繳納養老保險,直至在60歲退休。其中,甲按照5000元全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乙按照最低標準1800元(3000×60%)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在兩人工作的35年時間裡,甲比乙每年多繳納3072元,35年共多繳納107520元,但是,在退休之後,甲比乙每年多領養老金27746元,這意味著甲在退休之後不到4年的時間就能將此前比乙多繳納的錢全部領回來。

房連泉認為,在養老金的領域待遇公式中,按照多繳多得的原則,退休後領取的時間越長,最終多繳納的個人能夠領取的退休金總額肯定也會越高。

記者 | 李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