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報告稱二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 消費意願上漲

  尼爾森:2018年二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 消費意願仍在上漲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劉璐 8月20日,尼爾森發布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二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13點,較上一季度降低2個點。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速為6.7%,較一季度下滑0.1個百分點,但上半年同比增速仍維持在6.8%。

  尼爾森中國區總裁趙新宇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形勢趨於複雜的環境下,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在二季度略有降低,但中國經濟的新韌性依然穩固。

  “中國經濟的結構和生產效率穩步優化,中國經濟的轉型更新不斷開拓新的增長太空。”趙新宇說。

  尼爾森消費者信心指數是衡量消費者對於就業前景、個人財政以及消費意願三個方面的指標。消費者信心指數高於100則為積極,反之則為消極。

  東部地區領漲

  尼爾森報告顯示,構成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三要素——就業預期(75點)、個人經濟情況(68點)、消費意願(60點)均保持高位,較去年同期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其中,就業預期漲幅最大,較去年二季度的68點,躍升7個點。消費意願同樣經歷了較大漲幅,在去年二季度56點的基礎上增長了4個點。

  “中國經濟連續12個季度穩定運行在6.7%-6.9%之間,對就業帶動效應不斷增強,同時,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市場主體不斷湧現,創造了大量新的就業崗位。在經濟平穩發展的同時,中國政府針對消費領域的短板連續發力,不斷提升供給的‘質’和‘量’,助推消費更新,通過優化消費環境提振消費者的消費意願。”趙新宇說。

  從不同區域來看,東部地區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一季度的124點躍升至126點,持續領漲消費者信心指數。其中,個人經濟狀況從上一季度的81點升至84點;消費意願從一季度的72點增長至73點,就業預期與上一季度持平,為82點。

  趙新宇認為,東部地區產業結構優化更新的紅利不斷釋放,其經濟穩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會更加凸顯。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湧現,不僅拉動了經濟的增長,還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新的消費體驗,消費者的消費意願提升。

  從不同級別城市看,三線城市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一季度的112點增長至116點,增長最為顯著;二線城市及農村繼續保持高位運行,分別為113點和114點;一線城市和四線城市保持穩定,分別為111點和110點。

  雖然一線城市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但其消費意願維持穩定,為64點,與一季度持平。尼爾森數據顯示,對比去年,一線城市中59%的消費者家庭支出增加,遠高於全國的平均值46%。

  趙新宇指出,創新驅動正在成為中國經濟轉型更新、新舊動能轉換的主要抓手,在新經濟為代表的創新驅動下,一線城市經濟高速增長。同時,供給品質顯著提升,供給創新正在不斷釋放其消費潛力。此外,受益於一二線城市經濟輻射能力不斷增強,三線城市經濟發展提速,消費更新趨勢顯現,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和更新的消費體驗。

  新零售拉動一線城市消費模式轉變

  伴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智能機器人、AR試妝鏡、無人貨架等新技術產品正在塑造新型零售業態(新零售)。

  尼爾森報告顯示,一線城市對新零售的認知度較高,並拉動消費模式的轉變。一線城市中聽說過和去過新零售商店的消費者佔比分別為54%和33%,其中去過店裡的消費者遠高於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均為25%)。在一線城市中新零售模式對消費者的購物行為產生顯著影響,其中,42%的消費者認為消費更便捷、35%的消費者認為這替代了傳統零售方式、29%的消費者的購買頻次增加了。

  新零售為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的產品和體驗。尼爾森數據顯示,新零售相比傳統門市擁有食材更新鮮(51%)、離家/公司近(39%)、食材更優質(28%)、排隊少(27%)、進口產品多(21%)、服務態度更佳(20%)等優勢,為消費者帶來極致便利、環境舒適的購物體驗和優選品質、更新品類的產品品質。因此,生鮮、進口產品為新零售門市帶來更多流量,其中51%的消費者選擇購買水果蔬菜、49%消費者選擇休閑食品,購買進口產品的消費者佔比達56%。

  對比一線城市中新零售與傳統管道消費者婚姻狀況及消費習慣,尼爾森發現,新零售門市的消費者單身人群比例為33%,高於傳統管道的17%。同時,消費者更愛高頻少量購買,數據顯示,新零售店面中消費者到店月消費頻次為2.6次,單次消費金額為162元,均低於傳統門市。

  在購物體驗方面,新零售更注重打造多業態融合的場景式購物體驗,其中30%的到店顧客會選擇餐飲現場烹飪服務,63%的消費者會選擇堂吃。線上線下的融合互動行為體現於購物全流程,而且80%消費者到店消費過程中使用過APP。

  “一線城市作為經濟、文化及創新中心,其消費者對消費更新提出新的需求,這就從某種程度上催生了新經濟和新業態,新零售便是其中的代表。同時,新零售這一新業態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又反哺了一線城市的消費更新。”趙新宇說。

  以消費者為核心的新零售行銷

  新零售下創新模式由廠商主導轉為消費者為核心。尼爾森研究表明,快消公司面臨四大創新挑戰,分別為快速變化的消費者需求(67%)、很難創造具有足夠市場潛力的戰略產品(54%)、成本高但投資回報率較低(44%)、更快的上市速度(33%)。在廠商主導下的創新過程一般需要2-3年的周期,而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創新模式下商業機會僅有1-2周。

  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反導式銷售至生產的模式備受歡迎。其中,以社交電商為代表的C2M反導式銷售平台的優勢逐漸顯現,社交平台用戶通過社交拚團、低價等形式打造明星爆款,並可提前預知需求,就量生產,從而有效避免庫存、減輕原料供應等問題。

  趙新宇指出,新零售內在是數據之間的連接和賦能,在這一趨勢下,消費者大數據的研究與分析對廠商至關重要。

  “通過對消費者大數據的研究,不僅可以精準洞察廠商所面臨的痛點,還可以找到有效解決方案,從而達到優化行銷的目的。”趙新宇說。

責任編輯:陳合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