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好茶要懂得如何儲藏!建議收藏

不發酵茶類

包括白(如:壽眉、銀針白毫〕、黃(如:君山銀針〕、綠(如:龍井、碧螺春〕茶類。不發酵茶含高量的維生素及活性的營養素,極容易受到破壞,所以儲存的要求也極高。不發酵茶最容易受到光曬、潮氣與氣味的影響及破壞。一旦遭曬、受潮,茶葉便要變色、變味、變質了。而茶葉極敏感,要是隨便亂放,接觸異味,茶葉便會吸收這些氣味而影響、破壞自身的味道了。

基本上,儲存綠茶必須:防曬、防潮、防氣味。在浙江一帶,珍貴的雨前茶(穀雨前採摘的茶葉〕與明前茶(清明節前採摘的茶葉〕都收在石灰中。原因是石灰乾燥,能吸收潮氣,不使茶葉受潮。要不然,上好的春茶一到仲夏便要色香味俱變了。

如果茶葉數量不多,估計在幾個月內便會用完,只需置於蔭涼通風之處便可。當然,儲存器必須密封,免受異味熏染。儲存器最好是錫罐,以免受日曬。市面上出售上等茶葉時附帶的紙皮質茶罐、茶盒也可用。只是,茶罐裡頭包茶葉的錫紙包必須保留,茶葉才會更耐收。最忌用裝咖啡精用的玻璃罐。既受光曬,又遭受咖啡精的氣味侵襲。要是茶葉數量多,又準備飲用超過一年,便必須藏在冰櫃之中。飲用之前酌量解凍。翌年,茶葉依然鮮嫩如綠葉。

半發酵茶

半發酵茶即烏龍茶類,又可稱為青茶。它既有不發酵茶的特性,又有全發酵茶的特性。所以,儲存青茶必須像儲存綠茶一般:防曬、防潮、防氣味。不過,青茶既然經過發酵的過程,則又比綠茶耐用了。不藏冰櫃的話,綠茶可保用約一年,青茶則二、三年。

青茶又有輕焙、重焙之分;輕發酵、重發酵之分。大致上,輕焙、輕發酵者,較近似綠茶。所以,壽命較短,久藏的話得藏冰櫃。一些如台灣的高山烏龍,是微微發酵的,壽命便如綠茶般脆弱。有的青茶,如武夷山之岩茶,人們有時故意久藏。待兩、三年香氣漸漸消失之後,便有了醫療作用。當地人剝柚子皮而取柚肉,然後將岩茶塞入柚皮中,再用針線縫回柚子狀。整粒裹了茶葉的柚子皮掛在通風處陰乾,據說有醫療作用。這種茶叫柚子茶,也是儲存茶葉的一種方法。半發酵茶與不發酵茶的儲存方法,基本相似。不過,由於青茶壽命較長,儲存要求便可鬆懈些。根據青茶的輕重焙、輕重發酵而酌時儲茶,便能保存青茶的新鮮了。

全發酵茶

全發酵茶有紅茶與黑茶。這種茶經過完整的發酵過程,已無綠茶的特性、特質。茶葉的本質與味道已轉換成發酵之後所特有的味道。這種味道,越久越醇,價值越高。所以不需要防潮、防曬。不過,將它密封還是必要的。免得受異味侵襲。既然不需要防潮、防曬,便不需要收入冰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