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陳志鴻:陰陽五行學說如何應用於中醫辨證施治

中醫陰陽五行學說認為:一個人的身體正常的陰陽是平衡的。陰陽互根,互相依存,陰為陽之內守,陽為陰之外衛。《黃帝內經》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神明之府也。」又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 決 離,精氣乃絕。」陰陽消長就會產生疾病。陰消則陽長,即體內積燥熱而傷陰昇陽。陽抑則陰滯,即體內染寒濕而挫陽揚陰。《素問遺篇刺法論》:"正氣記憶體,邪不可乾,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陽平衡則正氣樹立,邪氣就沒有入侵的機會。如果陰陽失去平衡,邪氣就會乘虛而入。若陰盛陽衰,則常出現下列癥狀:心律不齊、疲倦畏寒、哮喘病、消化不良、血壓偏低、風濕寒痹、敏疫力下降等等。若陽盛陰衰,則常出現下列癥狀:頭疼腰酸、心悸煩 燥、焦慮恍惚、抑鬱症、骨質增生、內分泌失調、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等。是故陰陽不協調就會產生疾病,診斷疾病不能離開分析陰陽是否協調這個重要環節。俗話說,解玲還須系玲人,很多陰陽失調的原因都來自於自身生活沒有注意節度和自我殘殺。如:處心積慮、機構算盡、慌恐過度、熬夜積火、惡念報應、元氣不 惜、淫慾無節、露風宿雨、冤魂纏絞等等。為什麼有些患者久醫不愈或者病情連發就是因為上述這些根本問題沒有得到有效地解決,導致積癆成災,甚至釀成不治之症。所以,很多疾病是人為惹出來的,治療疾病需要自己去糾正,單獨依靠藥物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五行失調也是產生疾病的原因。在一年四季中,每一個節季的五行旺衰都是不盡相同的:春生溫,主風;夏生熱,主火;長夏生暑,主濕熱;秋生涼,主燥;冬 生凍,主寒。身體受到五運六氣的影響,時運衝擊就是外邪入侵,它帶有五行的屬性,當我們的體內五行不適應於時運五行的時候,身體就會遭受其傷害。五行學說認為:金主肺、大腸,開竅於皮膚、營衛;木主肝、膽,肝開竅於筋、眼目;水主腎、膀胱,開竅於骨、毛髮;火主心、小腸,開竅於血管、嘴唇;土主脾、胃,開竅於肌肉、臉面。由於金主肺,肺主營衛,所以,外邪發起第一次圍剿就是「克金」,直接破壞營衛系統的上呼吸道,使肺臟灘上大事,所以,我們一生之中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多的。因四時的外邪各具有特點,春多傷風,宜疏風發表;夏多暑熱挾濕,宜消暑化濕;秋多患燥,宜清熱潤肺;冬多傷寒,宜辛溫解表、補氣止咳。感冒並不可怕,但是感冒治療不徹底可能會導致濕熱殘留於心包和胸膈之間,引起痰熱、氣管炎、哮喘、肺結核等慢性疾病。外邪發起第二次圍剿就是「毀土」和「伐木」,破壞脾胃消化功能和肝臟的造血功能。因濕熱處於半裡半表之間,故用藥不能太涼也不能太補,濕熱好比膏油倒入乾麵粉內,難洗又難曬,宜「培土健脾,疏木舒鬱」,治療要講究方法,不能顧此失彼,可以清除濕熱、調和肝脾、活血補血、滋陰養肝,四步同管收穫療效。筆者在三十年前不慎沾染上內濕熱,療程漫長,深有感悟。外邪發起第三次圍剿就是造成「水火戰克」、「水火互傷」。水主腎臟、膀胱泌尿、內分泌系統。火主心臟、心包、腦血管。水、火相關的臟腑都是人體實質器官。火的疾病主要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腦梗塞、暈眩綜合症、精神分裂症等。水的疾病主要有:糖尿病、攝護腺肥大、細胞變異、血液病、風濕病等。由於身體與外邪在長期的博弈過程中損傷了元氣,蘊藏在體內的濕熱已經慢慢地變成痼疾,所以醫生要引導病人尋根溯源,治本為主,攻守兼顧,補瀉結合。

實踐證明,大多數疾病是由於陰陽、五行不協調所致的。人若要不生病,就必須注意養生和提早防病,注意適當運動和煆煉,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和生活習慣。《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 「秋三月,此謂容平。氣象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黃帝內經》特別指出秋季養肺臟的重要性,說明肺臟在把好疾病進犯的關口時任務是十分艱巨的。

下面推薦幾種可以單方使用的中藥:

一、仙楂,五行屬土,能健脾,開胃,幫助消化。可以與屬木的疏肝藥物同時使用,不會滯氣。

二、白朮,五行屬土,能補脾胃氣,平肝火,化濕燥濕。可以配合其它補氣補血的藥物同時使用,不會破壞六味地黃丸等屬水的方劑。

三、茵陳,五行屬木,能去肝膽濕熱,治療黃疸肝炎肝硬化,幫助排膽汁。不會與屬土的藥物相妨礙。

四、丹參,五行屬火,能活血,軟化血管。不會與屬水之藥物產生沖戰。

五、黃精,五行屬水,滋陰而不膩,大補肝腎,治療頸椎腰椎疾病。可以與參芪補類藥物同時使用。不會妨礙屬火的藥物。

六、紫苑、五行屬金,滋補肺陰,潤肺止嗽,可以與屬火的藥物同時入方。

上面六味藥物若組成一個湯劑,是一張治療糖尿病的驗方。

(作者15歲開始學中醫,17歲研易,時間達40多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