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孔子姓甚名誰,這一稱呼是怎麽來的?為什麽又被稱為“孔老二”?

孔子本名為丘,字仲尼,他不僅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還是一位教育家。因為,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其學說深刻的影響了中國古代社會和中國人的思想觀。也因此,他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前幾年,一部名為《孔子》的電影上映,在上映前,關於這部電影被炒得轟轟烈烈。其中,學者鮑鵬山論述《孔子》這一話題,則被炒得最為火爆。在鮑鵬山看來:這部電影一共有六個不該犯的錯誤,其中一個錯誤就是把孔子的兒子孔鯉說成了“孔鋰”。

事實上,在過去的時候人們也曾做了大量普及孔子、推廣儒家思想的工作,比如:編寫《弟子規》。雖然,人們在普及孔子的過程中總是往好的方面說,從而,神化孔子,但總比辱罵孔子好得多。而電影《孔子》便是對孔子及其思想的普及,如果要評價其普及的效果,那我們就得對孔子有一定的了解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孔子的生活,了解一下孔子。

首先,孔子的姓:

早期,中國人的名字是由“姓”和“氏”組成的。所謂的姓,是指遠古祖先留下來的大姓,氏則是姓的旁支,相當於小姓,其大多取自於地名或者官名。之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小姓逐漸取代了大姓的位置,成為了人們最常用的姓氏。

如果,要論述孔子的姓,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子”這個姓。根據史料的記載,孔子的先祖是殷商王室的後代,在商朝滅亡之後,孔子的先祖被冊封為宋國權貴。到了孔子第六代先祖之時,孔氏家道中落,無奈之下,只好改“子”姓為“孔”姓。

後來,孔氏一族更是受到了宋國的另一位權貴的欺壓,為了躲避這位權貴的追捕和國家內亂,孔子的曾祖父便帶著全家一起遷移到了魯國陬邑。從此以後,孔氏就由宋國人變成了魯國人。

其次,孔子的名:

根據史書的記載,孔子本名為“丘”,即:孔丘。有民間傳言,孔子之所以名為“丘”,是因為孔子的母親是去尼丘山祈福之後才生下了孔子。為了報答尼丘山,孔子的母親便取尼丘山的“丘”字為孔子的名。此外,還有一個傳言,說:因為孔子剛出生的時候,頭頂兩側偏高,中間偏低,遠遠看去就像尼丘山,所以,取名為“丘”。其實,無論是哪一種說法,我們現在已難以辨別真假了,因為時隔已久無據可查。

再者,就是“孔子”這一稱呼的來源:

春秋時期,為了表示對學問高深之人的尊敬,人們一般以姓氏加一個“子”字來稱呼他們,比如:老子、墨子和莊子。因此,人們便以“孔子”來稱呼“孔丘”。

最後,就是孔子的字:

古代只有長輩才能直呼其名,如果,同齡人直呼自己的名字,那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因此,為表示對對方的一種尊重,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往往使用“字”。由於,孔子在家裡的男丁中排行第二,所以,父母便取他的字為“仲尼”。“仲”,兄弟排行次序二:仲兄;仲弟。“尼”古同“昵”,相近,親近的意思。

1974年,文學界掀起了一陣“批林批孔”的鬥爭。一些批判孔子的學者根據孔子的字,編造出了一個蔑稱給孔子,即“孔老二”。當時,這件事更是掀起了一陣社會風波,相信一些學者對此依然記憶猶新。

其實,年少之時的孔子長相俊美,身體健碩。他不僅精通詩書、禮樂,還十分擅長騎射,臂力更是驚人的強。根據民間傳言,孔子的身高有1.96米。據此,附近的鄉親們以“長人”來稱呼他。

據記載,在孔子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叔梁紇就因為染上惡疾去世了。所以,孔家因為失去了頂梁柱,走向了衰落。此外,到了孔子十七歲的時候,孔母也突然去世了,潦倒之際,孔子四處拜師學藝,以謀求生路。根據民間的傳說:孔子年輕時曾當過吹鼓手,每當有人家舉辦喪事時,孔子總會去幫忙吹鼓。

後來,孔子投靠了大夫季孫氏,並先後擔任了委吏、乘田等官職,對於自己坎坷的童年經歷,孔子是這樣評價的:“我出身於貧賤的人家,所以,我能吃苦耐勞。”

雖然,生活過得清貧且困苦,但是,孔子卻有著宏大的志向。在孔子十五歲的時候,他就潛心鑽研學術,請教名師。到了二十歲的時候,孔子更因為博覽群書聞名於魯國。後來,孔子的兒子出生,魯昭公特意遣人攜兩條鯉魚前來祝賀。為了紀念與魯昭公的情誼,孔子便把兒子的名字取名為“孔鯉”。

雖然,孔鯉不像孔子的學生那麽有才華,但他卻是一個胸襟寬廣之人。作為孔子的兒子,深知自己比不過師兄弟,卻從來不會嫉妒師兄弟,也決不埋怨孔子的一視同仁。相傳,一次孔鯉對孔伋說道:“你父不如我父。”對孔子卻說:“你子不如我子。”由此可以看出,孔鯉是一個樂天派。

孔伋不僅看到了別人的短處,也看到了自己的長處。而且,他懂得用自己的優點跟別人的短處相比,這也說明:在思想上,他是一個懂得變通的人,不愧是孔子的兒子。

參考資料: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家語·本姓解》、《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