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個孩子就有一個想過自殺,教育的關鍵,是培養心理健康的孩子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昨天,我丈夫說她侄女靜靜今年考上了重本大學。我一聽挺高興的,為這女孩感到開心。之前過年回家的時候,就看見這女孩在勤奮地複習,空閑的時候還幫大人做家務。聽說靜靜能力還不錯從小到大都是優秀班乾部、十佳標兵。

可是丈夫卻高興不起來,嘆了一口氣說:"她說不想去讀。現在整天躲在房間裡,出來也不說話。都不知道怎麼了,突然會這樣。"

我有些驚訝:"是不是對自己考得不滿意?"

丈夫說:"不知道唉,聽說她還想過自殺。現在孩子不容易教啊,真害怕我們自己的孩子。"

我抱著丈夫思考著:現在的孩子怎麼了?最近新聞裡還常常報出一些孩子跳樓自殺的新聞,像前段時間17歲孩子因為母親的指責直接下車跳橋身亡的事情就令我十分心痛。我們教育出了什麼問題嗎?我們應該怎麼培養心理健康的孩子?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全球大約有1/5的兒童和青少年出現過心理問題,2020年以前全球兒童精神障礙會增長50%。我國兒童青少年精神健康狀況非常令人擔憂。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這是一個不可小看的數字,我國兒童青少年人數約2億人,也就是說20個孩子中有3個孩子可能有心理問題。更有資料顯示5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孩子想自殺。孩子們的"心"生病了,有時候這個"病"就像一些不被察覺的癌症,我們發現的時候已經癌症晚期。因此,孩子們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以及一些心理問題、行為問題,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潛在的危險和災難。

另外,大數據表示,人際關係障礙、學校恐懼症、抑鬱症和學習障礙是兒童和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 人際關係障礙:

指妨礙正常、良好的人際關係建立和維持的一切因素。比如因為說謊、暴力、欺詐、孤僻、自卑等原因,孩子與周圍人關係不佳,常常獨來獨往或者傷害其他孩子。

· 兒童抑鬱症:

孩子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能力下降,自我評價低,記憶力減退,自責自罪,對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不感興趣,容易激惹,有時出現自殺念頭或自殺行為。

· 學校恐懼症:

指患兒特別害怕上學,以至於逃避去學校的一種情緒障礙,比如一上學就撒潑。

· 學習障礙:

在聽、說、讀、寫、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包括閱讀困難、書寫困難、數學困難等。

因此有心理家提示,當孩子出現注意力分散、多動、易衝動;對網路或某種癖好成癮、類似吸毒;多門主課不及格、閱讀計算困難;精神緊張、焦慮不安、無事自煩;孤獨自卑、憂鬱苦悶、懶於交往、情緒低落;不易入眠、多夢易醒等癥狀時候,我們就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些家長可能就說孩子調皮、乖僻是因為他們還小,以後長大懂事就不會有事的。其實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問題的發展也像感冒一樣,有一個逐級演變的過程。剛開始呈現的僅僅是癥狀,或者是對家庭教育方式的警示,或者是孩子面對問題的自我保護模式

也就是說家庭教育方式或者社會問題威脅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社會問題我們明白,但在家庭教育方式方面可能是很多家長沒有注意到的。

專家表示: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或心理問題如:逃學、撒謊、網癮、頂撞父母、離家出走、動輒自殺、打架傷害、參與搶劫等"發病期"多在12歲前後至18歲前後。但是,這一年齡段的行為問題和相關的心理問題都源於12歲之前,而且源於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方式。

大概很多人沒想到,我們家長一直疼愛的孩子卻被我們逐漸"傷害"甚至"殺害"。

其實就拿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普遍存在三類人:毫無責任心和社會能力的"巨嬰"、別人認為很優秀但自己不認為的空心人、精緻利己主義。

"巨嬰"是家長溺愛孩子或者隻讓孩子除了學習什麼事都不用管,這也是不少家長會說孩子長大了也不懂打電話給家裡關心家人、放假回家也不幫忙做點事的一部分原因。但是"巨嬰"不受社會的保護後必然產生挫敗等情緒,又缺少正確的情緒疏導方式,最終心理出現問題。這就等於家長間接傷害了孩子。

"空心人"是指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或者活著沒有意義,這是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忽視了對孩子自我的塑造,比如一些家長會說:"你要好好學習,以後家裡就靠你了。"再比如一個農村孩子考到重點大學去到新城市沒有了之前的優越感,而且從沒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在不斷挫敗下覺得自己無顏面對家人就自殺了。

"精緻利己主義"以自己的利益為主,隻關注自己的感受,甚至為利益不顧一切手段。這明顯就是忽略了心理教育的後果。

無論是哪一類人,他們曾經都被家長忽視了心理健康,只被注重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有時候家長們不僅高壓關注孩子而且加以"言語傷害",最後傷害了孩子自尊、讓孩子失去自我、失去多方面能力。

有了以前傳統的教育方式的感受,一些家長們不想自己孩子也受到這樣的"傷害",就十分關注孩子情緒、呵護孩子感受,於是另一種狀況出現了:孩子還是動不動就哭甚至一說就哭、做錯事了就怪別人、甚至輕易說出離家出走或者自殺的話,孩子的心理十分脆弱。

孩子心理健康不可忽視,教育了成績優異的孩子不如教育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既然我們的教育方式影響孩子餓心理健康,我們就要開始反省改正自己的教育方式。

如果我們能及時調整(自省或求助),也許很快就從讓孩子不良情緒或不當行為中走出來。反之如果積極調整,不敢面對現實,就很可能讓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問題繼續下滑,最終導致嚴重的行為障礙和情緒問題,從而影響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或學習狀態。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既能做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又能保證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 首先,我們要明確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

父母對於自己責任的定位會直接影響對孩子的關注點。父母關注什麼、堅持什麼,孩子就會朝那個方向發展。父母忽視什麼、放棄什麼,孩子的發展就與會之背道而馳。像我一個朋友隻關注孩子的學習,覺得孩子只要肯寫作業、上補習班只要成績好,父母就會滿足孩子全部願望也不讓孩子做家務照顧生病的自己,結果孩子現在不願意回家也不願意上學。

所以我們不能單純強調或過分誇大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否則孩子必然會出現人格和人性的缺失。我們還要更關注孩子毅力、與人交往能力、責任心等等性格成長和習慣培養,這些非智力因素會彌補智力方面的不足,並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

  • 其次,幫助孩子建立合理的心理預期。

簡單的說就是"限定"孩子渴望發生什麼不渴望發生什麼。父母尊重孩子,也應該要求孩子尊重自己;父母體察和理解孩子,也應該要求孩子體察和理解自己。因此父母生病的時候應該讓孩子照顧,父母疲勞的時候應該讓孩子分擔家務,父母傷心的時候應該讓孩子寬慰,父母生氣的時候應該讓孩子紓解。

這樣的引導可以讓孩子體味到細膩的情感,還會懂得生活中除了滿足與快樂還有不順利與不如意。這樣的訓練會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對未來產生不同的心理預期,並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 接著,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要合情合理並且和顏悅色。

做到這樣,孩子就絕對不會因為父母堅決的態度而產生心理創傷。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雖然小孩子分不清是非,但他們會根據父母的神情和行為對事態的發展做出預期。所以如果父母輕易放棄,他們就會得寸進尺;如果父母堅持原則,他們就只好偃旗息鼓。例如當四歲孩子任性時候,要單獨並且堅決對孩子說"不可以這樣做",同時不要打他罵他也不要和他說道理因為他還小,也不要走開讓他感受你堅持原則的態度。

最後,我們要培養孩子六方面心理社會能力幫助孩子心理成長。

這心理社會能力就好比孩子對自己生活的自理能力,包括了自我認知能力、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緩解壓力的能力、換位思考的能力、應對能力、自律能力。

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一點一滴愛的呵護,更需要家長們提高對此的重視。我們的教育,要跟隨時代的發展而改變,不能停留在隻對孩子智力和學業的教育,也不能只看到孩子的身體健康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孩子"心"生病了,要向心理諮詢醫生或者醫院求助並積極配合治療,但也要記住你的愛和理解最能幫助你的孩子;如果孩子"心"沒生病,記得要好好呵護。

我是奶嘴媽媽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