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育兒分享:父母嘮叨對孩子的傷害

當父母遇到孩子的問題,或是認為孩子一定要記住的事情,如果多次進行重複,這對已有自我概念的孩子來說,等於忽視孩子的感受和他們面子。過時的教育方式不會有什麼效果,不僅自己白費口舌、勞而無功,還必然引發孩子的負面情緒,或出現家長眼中的「不聽話」。

在許多時候,家長看到孩子的問題,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現,不全是錯誤。如果家長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而是自己不停的說,那孩子那怕有滿腹的話,在這種情況下也說不出來。就算孩子說出一些,家長反以為是孩子狡辯。所以,人有兩個耳朵和眼睛,卻只有一張嘴,就是要大家多看、多聽、少說話,還有會聽!

一般情況下,給孩子適當的提醒是有必要的,可父母的無休止的嘮叨,就等於變相的單方面指責,絲毫沒有尊重和認同的意味。有時孩子明明自己可以做的很好,父母的嘮叨就等於把功勞拿走了,而當做錯時,父母的嘮叨又變成先見之明,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傷害。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嘮叨不僅傷害親子關係,也使父母的焦慮和壓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家長還像小時候那樣管教孩子,只能加深親子關係的裂痕,於是,本來應該成為避風港的家,在孩子眼裡反而成為「風暴」中心。等到了青春期,孩子會發生「出走」現象。父母嘮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不信任和帶有指責的表現,是家長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將自己的期望和不滿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長此以往,父母的不自信就傳遞給孩子,他們會承受巨大心理壓力,嚴重的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當孩子的負面情緒積累過多,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發展。

父母的絮叨,明顯表現出佔據了強勢地位,孩子就算想說也沒有招架之功,更別說有反抗了。如果父母過於控制孩子的生活,是一種很自私的表現,並非真的是為孩子好。可是,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孩子由於力量原因,可能暫時不會爆發,等到青春期來臨,也等於是火山要爆發了。

父母的嘮叨和農民用農藥一樣,過度使用就使蟲子產生免疫力了,孩子反覆聽到家長的同樣的話,一旦習慣就內心開始抗拒。當家長一說,就在腦中想方設法躲避,儘可能想著與當前嘮叨毫不相乾的東西,從而忽視掉父母的聲音。於是,家長在嘮叨時,經常可以觀察到孩子「走神」或「神遊」的情況。

家長不停的嘮叨和說教,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他們認為反正有人會提醒,便不會用心做事,而當問題出現以後,就會把責任推到家長身上,成為典型的外歸因。所以,長期被嘮叨的孩子,缺少責任感和獨立意識,變得懶惰、散漫,通常會唯父母是瞻,難獲得個性自由和全面發展。

父母嘮叨是父母自己對生活經歷的看法,甚至是有許多的偏見、誤解和不滿,這等於是向孩子轉嫁壓力。嘮叨的人從來不顧及他人感受,這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使父母的地位和形象完全被扭曲。當這種示範被孩子接收,孩子也會變得消極,並對其他人產生很多誤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