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薦讀】學好中醫,要有一顆「中醫心」!!!

導讀:時代變化,進入現代社會;氣候變化,風雨寒暑變易;人體變化,體質發生演變;知識變化,科技突飛猛進;手段變化,進入數字時代;臨床變化,實驗檢查充斥; 藥物變化,西藥成藥湧現。中醫作為一門生命科學,必須與時俱進,適應時代變遷,兼容並蓄,推陳出新,創新發展,為人類健康做出新貢獻。但發展不能離宗,成長不要忘本,中醫理論內涵和文化特徵不能變。

中醫要不離宗不忘本,中醫人就要有「中醫心」,如果中醫心不變,就能將根牢牢深扎於博大精深的中醫土壤之中,以不變應萬變,保持特色,發揚優勢,永遠屹立於世界醫學之林。中醫人胸中要裝有中醫心,中醫心的內涵是什麼?何曉暉教授用十個心字加以概括。

仁心

仁心即善心、愛心、菩薩心、同情心、好心腸。「仁心」「仁人」「仁術」是中醫傳統醫德的三大要素,有了「仁愛之人」,才能將醫學真正變成濟世救人的「仁術」,才能成為「大醫」。要做一個好醫生,首先要做一個好人,心存仁義,富有同情心,如孫思邈《大醫精誠》所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 鑄就一顆仁愛之心,是學醫從醫的道德基礎。

癡心

癡心即愛好而至入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中醫必須愛中醫,一般的愛不行,要愛到入迷,「歷經苦難癡心不改」,百折不撓,至死不悔。癡心於中醫藥學,聚精會神,專心致志。中醫著作博大巨集富,古樸深奧,難讀難懂,難學難精。故學習中醫三心二意不行,朝三暮四不行,必須全心全意地學習,專心致志地鑽研,聚精會神地實踐,日積月累才有成效。何曉暉教授先是學西醫的,對中醫從不愛到愛,從愛到癡,所以才能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學有所成。

信心

信心就是對中醫科學性和中醫療效的堅定信念。現在一些年輕中醫缺乏對中醫療效的信心,自己沒有學習掌握好中醫辨證論治的本領,臨床療效不理想,卻不去檢討自身的差距,反認為中醫沒有用,喪失對中醫的信心,從而把主要精力轉向鑽研西醫,臨床治病以西醫西藥方法為主。如何才能堅定對中醫的信心呢?關鍵還是多臨床,多實踐,一是去拜名中醫為師,他們的神奇療效會讓你肅然起敬,信心倍增;二是要親身去臨證探索,在大海中學習游泳,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積累經驗,提高療效,增強信心。信心比黃金還重要,堅信中醫才能熱愛中醫,迷戀中醫,獻身中醫。

雄心

雄心即遠大理想。《左傳》雲:「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是謂之三不朽。」古往今來有抱負的讀書人都將「立德、立功、立言」作為最高人生理想。「有志者事竟成」,學中醫就要雄心勃勃,志存高遠,立志做一個名中醫,把救死扶傷作為終生追求的目標,實現為人類健康建功立業的遠大夢想。有理想才會有動力,有動力才能不懈努力,不斷進步。

恆心

恆心即持久不變的意志。只有雄心遠遠不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既要志存高遠,更要腳踏實地。做好中醫,需要長期的知識積累和經驗總結,久煉才能成鋼。中醫具有成才慢的特點,年輕的中醫,會常常遭遇療效差、受冷落,甚至長年坐冷板凳的尷尬,多少人經不起此階段的考驗,悲觀失望,半途而廢,或改變行業,或轉向西醫,甚至對中醫產生偏見。「世上無難事,只要有恆心」,持之以恆方能走出困境,「柳暗花明又一村」。

靜心

靜心即平靜、安靜的心態。有人說醫生是苦行僧,從某方面反映了醫生「甘於寂寞」的工作特點。當今外部世界五彩繽紛,吃喝玩樂引誘迷人,年輕人不甘寂寞,易於浮躁,急於求成,這樣的大環境不利於年輕人專心致志學習中醫。寧靜致遠,習醫者要加強性情修養,「高下不相慕」,榮辱不驚,財色不惑,保持平和平靜的心理狀態。

虛心

虛心即謙虛好學、心胸寬廣。孔子曰「學而不厭」「三人之行必有我師」,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終成一代醫聖;李時珍「漁獵群書,搜羅百氏」,終著成《本草綱目》。今有青年醫生「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驕傲自滿;也有一些人心胸狹窄,自我炫耀,嫉妒同行,如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批評的「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偶然治差一病,則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謂天下無雙,此醫人之膏肓也」。學無止境,做到老,學到老,謙虛才能進步。謙和辭讓,虛懷若谷,敬重同行,是一個好醫生必備的精神風貌。

慧心

即智慧、聰慧,悟性高。古人雲:「醫者意也。」「非聰明達理不可任也。」中醫經典文字古樸,深邃玄奧;後世著作汗牛充棟,眾說紛紜;臨床病證錯綜複雜,變化莫測;用方用藥千變萬化,機圓法活。沒有聰慧,沒有悟性,是難以領悟和掌握的。「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通過刻苦學習,反覆實踐,積累知識,一定會變得有智慧,有悟性。有了慧心就會有慧眼,許多名醫大師臨證獨具慧眼,出奇製勝,起死回生,就是慧心使然。

匠心

即靈巧、巧妙,具有創造性的構思。創造是人類的最高智慧,中醫藥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不斷創新發展的結果。張仲景獨具匠心創立六經辨證,奠定了外感熱病辨證論治的基礎;葉天士匠心獨運創立衛氣營血辨證,確立了溫熱病的診治原則和方法。中醫要生存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進步與發展。要發展就必須不斷創新,創新包括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藥物創新。我們要在繼承前人學術財富的基礎上,大膽探求,大膽實踐,大膽創新,創造出造福於人類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藥物。

——本文摘自《何曉暉論治脾胃病》

本書全面總結了何曉暉教授的脾胃病學術思想,詳細介紹了何曉暉他其治療唇口病、食管病、胃病、腸病及肝膽病的臨床經驗。

全書以中醫理論為主導,以臨證心得為主題,以提高療效為主線,以臨床病案為主體,理論與實踐結合,繼承與發揚並舉,承前啟後,推陳出新,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及臨床參考意義,對讀者提高脾胃病診治水準頗有裨益。

本書創立胃質學說、腸質學說,發揮《內經》「脾營學說」和「胃主五竅」理論;創建「辨病-辨證-辨體-辨時」四位一體的脾胃病治療新模式和「脾胃病治療衡法」;效法經方,汲取時方,融入新識,創製系列脾胃病治療新方。

作者簡介

何曉暉,男,江西東鄉人,1952年5月生。江西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中醫師,博士生導師。1971年撫州衛校畢業,1978年上海中醫學院畢業,1983年中國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下同)結業。從事中醫工作47年。

長期堅持中醫臨床,精於內婦兒科疾病治療,擅長治療脾胃病,尤其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食道反流病、潰瘍性結腸炎、胃腸腫瘤等難治病的經驗豐富,譽滿江西內外。

全國首批中醫藥傳承博士後合作導師。首批江西省名中醫,首批江西省國醫名師。全國第三、四、五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曾任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江西中醫學院副院長。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江西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等。先後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西省先進工作者、江西省中醫先進個人、江西省衛生科技先進工作者、撫州市拔尖人才、撫州市科技標兵等稱號,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主編著作和全國教材12部,發表學術論文120篇。參加973課題2項,主持省部級課題6項,獲獎3項;獲發明專利3項。

END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何曉暉論治脾胃病》,作者何曉暉,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封面圖片來自攝圖網正版圖片庫。-0423,歡迎投稿嘮嗑。

覺得不錯請點贊!

點閱讀原文,一鍵下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