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十個脾胃常用反佐葯

《神農本草經》曰: 「葯有陰陽配合。」葯對又叫對葯,是醫生臨床處方時,在中藥「四性五味」「七情」理論的指導下兩味藥物的合理配伍,以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應。一般認為相畏、相反配伍能增強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屬配伍禁忌,但對於某些疾病仍可配用,故並非絕對禁忌。何曉暉教授應用衡法治療脾胃病時,廣泛而巧妙地應用 反佐葯對,在此介紹6組最常用的反佐葯對。 0 1 半夏-黃芩

為寒熱葯對。特點是辛開苦降,平調寒熱。


半夏辛溫,散結除痞;黃芩苦寒,泄熱消痞。兩葯寒熱並用,為治寒熱互結之痞證之要葯。《傷寒論》中半夏瀉心湯、小柴胡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均以半夏配伍黃芩,辛開苦降,平調寒熱,調和陰陽,廣泛應用於寒熱錯雜、升降失調的胃腸疾患。


0 2 黃芩-生薑

為寒熱葯對。特點是清散相兼,寒熱並調。


《本經》謂黃芩與生薑相反,但歷代醫家應用甚多,如小柴胡湯、生薑瀉心湯等。黃芩苦寒,清泄膽胃之熱;生薑辛溫,發散肺胃之寒。兩者相伍,表裡同治,寒熱並調,散泄兼施,以調和膽胃,治膽胃不和之胃痛燒心、噁心嘔吐。


0 3 黃連-乾薑

為寒熱葯對。特點是辛苦相伍,寒熱同理。

黃連味苦性寒以泄熱開痞,乾薑味辛性熱以溫中散寒。兩葯相伍,一寒一熱,一升一降,一散一斂,能調中焦寒熱,理脾胃升降,達和胃降逆、散結消痞之功。《傷寒論》中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黃連湯等和胃消痞之方均是以黃連與乾薑相伍。


0 4 黃連-吳茱萸

為寒熱葯對。特點是辛開苦降,平調寒熱。


苦寒黃連與辛熱吳茱萸為伍,此為左金丸,辛開苦降,調治肝胃。黃連既瀉肝火,又清胃熱,肝火瀉則不得橫逆犯胃,胃火降則其氣自消。但黃連苦寒,收斂氣機,鬱結難解,佐以辛熱疏利之吳茱萸,既能使肝氣條達,鬱結得開,又能製約黃連之寒,使瀉火而無涼遏之弊。左金丸中黃連與吳茱萸用量比例為 6∶1,主要功效是清瀉肝胃之火,但可根據證候寒熱輕重來調整兩者劑量比例,達平調寒熱之功,如黃連量大於吳茱萸名寒左金、吳茱萸大於黃連名溫左金、兩藥劑量相等名平左金。


0 5 知母-桂枝

為寒熱葯對。特點是寒熱並治,潤燥相濟。

脾為陰土喜燥惡濕,胃為陽土喜潤惡燥,胃病日久,病機錯雜,可見兼寒、兼熱、兼濕、兼燥,寒與熱同在,濕與燥同存。知母味苦性寒質潤,能瀉胃熱,清胃燥;桂枝味辛性溫質燥,能散胃寒,祛胃濕。兩葯相配,相反相成,同理中焦陰陽失調。

0 6 大黃-附子

為寒熱葯對。特點是寒熱相配,溫通並用。

大黃與附子配伍,共為溫下代表方溫脾湯、大黃附子湯的君葯。大黃大苦大寒,瀉下通便,攻逐積滯;附子大辛大熱,溫裡散寒,補益脾陽。寒積腹痛,因脾陽不足,寒積中阻所致,若單用攻下,必更傷中陽;純用溫補,則寒積難去。大黃與附子相伍,溫通並用,溫下以攻逐寒積,常常用於腸梗阻、慢性腸炎、慢性痢疾、尿毒症屬寒積者。

0 7 木香—黃連

為寒熱葯對。特點是寒熱同理,止瀉止痢。

木香配黃連,名曰香連丸,是治濕熱痢疾之名方。木香味苦性溫,氣味芳香,能疏肝氣,和胃氣,理脾氣,是宣通上下、暢利三焦氣滯之要葯。黃連味苦性寒,氣薄味厚,能清心火、瀉胃熱,祛濕熱,是瀉火解毒、調治胃腸吐瀉之聖葯。木香辛溫,健胃消食,行氣止痛,理氣止瀉;黃連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厚腸止瀉。兩葯配伍,一溫散,一寒折,調升降,理寒熱,共奏行氣化滯、清熱燥濕、和胃止嘔、理脾厚腸、止痢止瀉之效,主治胃腸濕熱所致的嘔吐、腹瀉、痢疾等。

0 8 石膏—細辛

為寒熱葯對。特點是寒熱、升降、收散相伍。


石膏味辛甘,性大寒,質重氣沉,入肺、胃經。入胃經以清熱瀉火,治胃火亢盛,火炎於上之牙齦腫痛、口渴、燒心等;入肺經以清泄肺熱,止咳平喘。細辛味辛,性溫熱,氣浮性烈,入肺、腎經。上行入肺經,散在表之風寒;下行走腎經,祛腎中之陰寒。細辛又有較強的止痛之效,能通絡止痛。石膏氣味寒涼,清熱瀉火,善清胃腑之火;細辛性溫香竄,發散風寒,善止胃絡之痛。兩葯一寒一熱,一升一降,一表一裡,一散一斂,共奏清胃瀉火、通絡止痛之功。何曉暉教授常以石膏與細辛寒熱相伍,治熱蘊於胃所致的胃脘灼熱疼痛,或胃經蘊熱上炎所致的口舌生瘡、牙痛、牙齦腫痛等。石膏用量15~40g,細辛用量1~3g。

0 9 大黃—升麻

為升降葯對。特點是升降伍用,相反相成,涼血止血。

大黃為苦寒瀉下之聖葯,其氣味俱厚,走而不守,能蕩滌積聚,瀉火涼血,清熱解毒,逐瘀通經,利膽退黃,被廣泛用於胃腸疾病的治療。升麻為升提陽氣之佳品,其體輕升散,能昇陽散鬱,清熱解毒,疏風透疹。大黃以沉降為主,升麻以升散為要,兩葯配合,升降相兼,相反相成,能增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大黃與升麻相伍,善治出血諸症。治清竅吐血、鼻衄、齒衄者,大黃宜酒炒,以借酒性上升,逐瘀熱於下。治下竅便血、尿血、崩漏者,升麻宜炒炭,以增強升清止血之效。

0 1 枳殼-升麻

為升降葯對。特點是升降相助,調諧脾胃。


脾胃納運相助,升降相因,若脾胃虛弱,中焦失健,則清陽不得上升,濁陰不得下降,常出現脘腹痞滿、噁心嘔吐、納呆食少、大便秘結或大便溏瀉等症。升麻主升脾之清氣,枳殼主降胃之濁氣,兩葯合用則能燮理脾胃之升降,使升中有降,降中有升。補中益氣湯以升提脾氣為主,若加用枳殼15~30g,則升中寓降,療效可明顯提高。濟川煎中以枳殼下氣寬腸而助通便,佐少量升麻以升清陽,清陽升則濁陰自降,寓意妙哉。

本文摘自《何曉暉論治脾胃病》

全書以中醫理論為主導,以臨證心得為主題,以提高療效為主線,以臨床病案為主體,理論與實踐結合,繼承與發揚並舉,承前啟後,推陳出新,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及臨床參考意義,對讀者提高脾胃病診治水準頗有裨益。

本書創立胃質學說、腸質學說,發揮《內經》「脾營學說」和「胃主五竅」理論;創建「辨病-辨證-辨體-辨時」四位一體的脾胃病治療新模式和「脾胃病治療衡法」;效法經方,汲取時方,融入新識,創製系列脾胃病治療新方。

作者簡介

何曉暉,男,江西東鄉人,1952年5月生。江西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中醫師,博士生導師。1971年撫州衛校畢業,1978年上海中醫學院畢業,1983年中國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下同)結業。從事中醫工作47年。

長期堅持中醫臨床,精於內婦兒科疾病治療,擅長治療脾胃病,尤其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食道反流病、潰瘍性結腸炎、胃腸腫瘤等難治病的經驗豐富,譽滿江西內外。

全國首批中醫藥傳承博士後合作導師。首批江西省名中醫,首批江西省國醫名師。全國第三、四、五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曾任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江西中醫學院副院長。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江西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等。先後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西省先進工作者、江西省中醫先進個人、江西省衛生科技先進工作者、撫州市拔尖人才、撫州市科技標兵等稱號,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主編著作和全國教材12部,發表學術論文120篇。參加973課題2項,主持省部級課題6項,獲獎3項;獲發明專利3項。

「閱讀原文」或掃描,把書帶回家。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何曉暉論治脾胃病》,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作者:何曉暉。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圖片來自攝圖網正版圖片。-0423,歡迎投稿嘮嗑。

覺得不錯請點贊!

大家都在看↓

點閱讀原文,一鍵下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