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戰爭藝術:史上第一個對於預備隊給予足夠重視的戰術

原著 :〔拜佔庭〕莫裡斯一世

譯者 :王子午

一提起羅馬軍隊,人們首先想到的無疑便是由重步兵組成的羅馬軍團。這些步兵身著全副鎧甲,左手持矩形或橢圓形的大盾,攜帶兩支重標槍(Pilum),排成著名的三線隊形,接敵時首先投擲標槍,然後拔出短劍與敵軍進行白刃搏鬥。作為古典時代最為卓越的步兵戰術和最為精銳的重步兵部隊,自公元前3世紀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後直到3世紀危機到來前這長達四百餘年的時間裡,除少數幾次例外,整個地中海世界幾乎沒有任何力量能夠與羅馬軍團的重步兵們匹敵。

羅馬軍隊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的國王時代,當時羅馬尚處於國王統治時期。此時整個羅馬不過是一個城邦,而“軍團”(Legion)一詞的含義也代表著整個軍隊。從此時直到公元前107年的馬略改革為止,能夠加入軍團成為一名軍團步兵(Legionary)在羅馬法律中是一種特權和義務,因此除第二次布匿戰爭等特殊時期以外,只有財產達到一定水準的公民才能加入軍隊。那些沒有羅馬公民權的盟邦軍隊,則組成所謂的輔助部隊(Auxilia)伴隨羅馬人一同作戰。

在公元前315年以前,很可能是在意大利的希臘殖民地影響下,羅馬人使用的戰術與希臘人相同,均為縱深為八排的多裡亞方陣(Dorian Phalanx),但意大利多山的地形並不適合方陣行動,導致軍團多次被擊敗,甚至連羅馬城也曾因此被攻陷,進而促使羅馬改用了著名的三線戰術。在這種體系中,按照法定義務服役計程車兵依年齡分為散兵(Velite)、青年兵(Hastati)、主力兵(Principe)和三線兵(Triarii),在一個軍團中,四個兵種各編成十個中隊(Maniple),散兵、青年兵和主力兵每個中隊為一百二十人,三線兵中隊則為六十人,另外還要再加上三百名騎兵。青年兵和主力兵裝備相同,使用矩形大盾、投槍、短劍作為武器,身穿鎖甲或者皮革、亞麻胸甲,在戰場上以相對寬鬆的隊形作戰。三線兵作為經驗最豐富、最精銳的預備隊,依然採用方陣步兵的裝備,使用長矛作為武器。散兵作為輕步兵,不穿盔甲,僅以輕盾護身,並使用標槍在重步兵前方先行攻擊敵軍,之後便會撤退到後方。

在公元前315年之前,羅馬軍團使用著和希臘人一樣的方陣戰術,但意大利崎嶇的地形並不適合方陣行動

除三線兵仍然作為方陣步兵以密集隊形參戰以外,青年兵和主力兵在接戰時都會使用相對於方陣而言更為寬鬆的隊形,其目的在於發揮士兵們的個人武勇,而不像方陣那樣將所有力量都寄托於全軍協調一致的單獨一次衝擊。羅馬軍團步兵們每人佔據五尺見方的空間(方陣步兵為三尺),以方便他們投擲標槍、揮舞短劍。在接近敵軍時,他們會首先投擲自己攜帶的重標槍,之後再拔出短劍衝上前去與敵軍短兵相接。誠如《羅馬史》作者特奧多裡·蒙森所言:“羅馬人將重標槍與短劍配合使用,其所產生的作用與近代戰爭中使用火槍與刺刀是極相近似的。標槍的投擲用來為刀劍的肉搏戰做準備,正好像先發射一排火槍,再用刺刀衝鋒一樣。”關於這一點我們之所以花費筆墨引用蒙森的著作,原因在於即使到了莫裡斯的時代,羅馬重騎兵依然保留著既能使用弓箭發射火力,又可以利用騎槍發動衝鋒的雙重效用。

作戰時,三條戰線以棋盤格陣型列成,戰線中各中隊之間都會留出一條相當於一個中隊寬度的空當,而後排的各中隊便面對著這個空當布置。最初按照規定,青年兵被固定為第一線部隊,後來,青年兵和主力兵二者誰居於第一線通常依指揮官的判斷而定。但無論如何,當首先接敵的第一線士兵感到疲憊或敵軍發生混亂後,第二線部隊要麽接替第一線部隊繼續作戰,要麽對敵軍施以決定性打擊。三線兵則作為最後的預備隊,只在前兩線無法支撐時才會參戰。

羅馬軍團使用的三線戰術,可以說是戰爭藝術歷史上第一個對於預備隊給予足夠重視的固定戰術。這種戰術給羅馬軍隊帶來了其他重步兵無法比擬的靈活性,而較為寬鬆的隊形也使他們能在幾乎任何地形上作戰,而不像方陣那樣一旦脫離平整地面便無所適從。這些優勢使其足以壓倒包括希臘方陣步兵在內的一切對手。而這種重視預備隊的思想,直到莫裡斯在《戰略》中為重騎兵們所規劃的雙線戰術中,也仍然一脈相承。我們甚至可以說,《戰略》中所記載的騎兵戰術,不過是重步兵的三線戰術在重騎兵身上得到復活。

軍團時代早期的三線兵(左)和主力兵(右),可見其中的三線兵仍然在使用長矛作戰,而他們在戰場上也擔負著方陣步兵的責任。主力兵以及與他們裝備相同的青年兵則成為使用重標槍和短劍的新式重步兵

在此有必要提及,關於這種三線戰術,20世紀最傑出的軍事理論家、戰史學家,英國陸軍少將約翰·富勒曾在其著作《愷撒:男人、士兵和僭主》(Julius Caesar:Man, Soldier, and Tyrant)一書中提出疑問,對第一線各部門間是否真的會留出那麽大的空當表示懷疑。畢竟,若第一線留有總長相當於整個戰線一半寬度的空當,士兵們無論如何精銳,也還是無法組成一條足夠堅固的戰線以在白刃戰中壓倒對手。因此在他看來,軍團的三條戰線在進入戰場時,會以每人佔據三尺見方空間的密集隊形排列為棋盤格隊形。第一線在散兵從空當退到後方而自己又尚未與敵軍接戰時,展開成疏開隊形,通過放寬行列來增加每個中隊的正面寬度,填滿空當組成一道完整的正面,並以這種隊形與對方接戰。第二線和第三線部隊則會在其後方繼續保持密集隊形,各部門之間留有相當於一個中隊寬度的空當,以方便第一線在失利的情況下向後撤退尋求掩護。

由兩個軍團組成的一個三線陣型示意圖

關於這一點,譯者也感到十分懷疑。對於羅馬軍團的敵人來講,他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空當來打擊第一線各部門的側面,無論羅馬士兵如何擅長單打獨鬥,一個中隊也不可能在正面承受重壓的同時去應對側面的威脅,除非第二線部隊在第一線與敵軍接戰後立刻便對那些穿過空當的敵軍發動進攻,否則第一線便很難支撐下去。倘若如此,第二線作為預備隊的意義便又完全不存在了。另外,以方陣密集隊形戰鬥的三線兵,各中隊的正面寬度在棋盤格陣型中卻與青年兵、主力兵相同,也足以印證後二者在與敵軍接戰之前也同樣採用著密集隊形,戰鬥前必須先將隊形疏開。因而在譯者看來,富勒的觀點不無道理。而我們之所以要在此處提及這一點,是因為讀者們在閱讀後文時便會發現,莫裡斯在描述騎兵雙線隊形中第一線為連續的完整正面,第二線留有空當供第一線撤退之用時,幾乎與富勒上述關於軍團步兵的假設完全相同。

本文摘自《戰略:拜佔庭時代的戰術、戰法和將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