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初入園 6大不妥做法,家長一定要戒除!

孩子初入園,有些已經喜歡上了幼稚園;但有的還沒有完全適應。家長要警惕一些不妥做法可能會給剛入園的寶寶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本期小編例舉家長不宜做的6件事,希望幫助寶寶更好地適應幼稚園生活。

1

主動滿足

孩子沒有提出要求,家長就事先滿足了孩子的「無理」要求。

如主動給孩子買各種小零食討孩子歡心;帶孩子去本來不想去的地方,如在淘氣堡長時間的玩;以前自己吃飯入園後反而追著喂飯……

案例放學來接寶寶的時候手裡提著一大袋小食品,主動獻給孩子。

正確做法:主動與孩子聊天,在這個過程當中陪伴是最主要的,如果孩子有吃小零食的需求,適當滿足一下也無妨,但是不要主動的滿足孩子本沒有提出的要求。

2

緊問不捨

放學了就拉著孩子的手問這問那,哭了沒有,有沒有人欺負你,中午吃的什麼,罰站了嗎?

孩子一天的緊張生活剛剛過去,需要心理上的放鬆,媽媽不要沒完沒了的提問,你想知道的答案可以更多的與帶班老師詢問。

孩子是無意識短暫記憶,剛入園的孩子是記不住吃了什麼,發生了什麼的。

最重要的是不要誤導孩子,你問有沒有欺負你,孩子就會在想,是誰欺負我來的,這就是誤導。

有時候孩子腦海中想像的事情都是沒有實際發生的,這是孩子生理髮展的階段,所以不要用負面的引導性語言。

案例寶寶,你臉上這個印子是怎麼回事啊?誰抓的?快說!

正確做法:寶寶臉上有個小印記,是要裝扮成超人嗎?你擺個超人的動作給媽媽看看啊!(這樣一來孩子就會和爸爸媽媽說說幼稚園的事)

多和孩子溝通正向的東西是最好的,如交到好朋友了嗎?今天開心的一件事是什麼呀?

3

周末瘋玩

為了減緩孩子一周入園的焦慮,身體和精神上讓孩子放鬆,在周末的時候就大玩特玩,淘氣堡,爬山,玩水,兩天都不閑著,而且都是大體力活動。

這種方式有些欠妥,一是因為剛上幼稚園的孩子本身身體機能處於一個過渡時期(吃的和家裡不一樣,規律也不一樣,容易上火。)二是心理上極端的緊張與放鬆懸殊太大不利於孩子的正常過渡;三是承諾會給孩子造成思維定式,覺得到了周末就一定會去……覺得上五天幼稚園就是為了換取某種條件。

案例怎麼我家孩子周末好好的,周一一到幼稚園就生病了呢?

正確做法:多採取一些靜態的活動,如孩子喜歡玩的軌道車,爸爸媽媽多陪伴他一起玩,語言上有實質性的交流;多和孩子去公園散散步,放鬆放鬆心情;多到爺爺奶奶家走動走動,體會親情和安全感……

4

哄著不哭

為了減緩入園焦慮,全家人一起上陣哄著孩子不哭,給予承諾,覺得孩子不哭就是萬事大吉。

殊不知孩子需要情緒的宣洩,而哭泣是有利於身心發展的利器,適當的哭泣可以減緩孩子的入園焦慮,所以在孩子哭的時候不是一個勁的哄著他,也不是大聲呵斥(為什麼別人不哭,你有什麼可哭的……)

正確做法:是輕輕拍著孩子的後背告訴他,媽媽知道你不想離開媽媽,不過媽媽要上班,寶寶上幼稚園和小朋友玩,媽媽一定會來接你的,放心吧。

而幼稚園小朋友初始入園哭泣型也分為好幾種,有歇斯底裡一陣型(媽媽走的時候),有墨墨唧唧全天型(聲音不大,一陣一陣想起來就哭一),有沉默不語默默流淚型(一般比較內向的孩子)……

5

送別磨嘰

送孩子的時候比孩子還黏糊,半天摟著孩子說這說那,本來想安慰孩子,讓孩子建立安全感,實則更增加了分離的難度,大部分孩子在被老師接過去之後哭一陣子都會被教具遊戲等吸引過去了,而且還有老師的安撫,即使媽媽停留的時間再長,說的話再多,孩子還是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

正確做法:在送的過程中就和孩子多聊聊,等到見到老師的時候幾句話就可以離開了,一定要「狠心」,越快速離開的媽媽,孩子過渡越快,因為知道了每天的流程和媽媽的底線。

但是不要把孩子放在某個玩耍區域偷偷的走掉,這樣不好,容易讓孩子有被丟棄的感覺。

6

家園不一

幼稚園在最初的一個月基本都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和日常常規的訓練,如自己主動進餐,會脫褲子小便,餐前要洗手,吃完知道把盤子歸位等,但是回到家裡,父母又是老一派做法,完全棄幼稚園的做法於不顧,而且有的老人更加變本加厲的慣著孩子,以至於孩子在幼稚園一個樣,家裡一個樣,更不利於孩子在集體中生活。

正確做法: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並且能夠做到堅持,很快你就會看到寶寶入園的成效有多大,如果兩面派,當著老師面答應的好好的,背後我行我素,那麼很快你就能看到自己寶寶和別家寶寶的差距有多大!

親愛的家長,「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孩子不但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容易形成習慣。

入園之初,相信孩子能行,相信有愛心有專業的老師。

學會放手,孩子會更茁壯。

進行識別和關注

讓我們一起為孩子靜待花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